活在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唐结婚规矩多,六个步骤不能错——婚俗

唐朝的婚俗和今天大不相同,如果想在唐朝结婚的人要千万注意了。心想在大唐体验一回凤冠霞帔,对不起,大唐还没人穿这个,女生的礼服一般是钿钗礼衣和花钗礼衣等。无论皇后还是民女,都有自己的礼服。结婚那天要很早起来梳洗打扮吗?不用着急,唐朝人管“婚礼”叫“昏礼”,不是头昏眼花的“昏”,而是黄昏的“昏”。所以大唐的新娘子可以吃完午饭、睡个午觉,再开始打扮,到黄昏时分,结婚仪式才开始。那这样违反了宵禁制度怎么办?难道所有人都要住在新郎家吗?没关系,在宵禁制度中,婚丧嫁娶这类事务算是特例,可以不用遵循。如果你参加完喜宴回家,正好被宵禁执法小分队看见,那大大方方地说明情况就好了。唐朝结婚规矩很多,无论你是参加婚宴还是准备结婚,了解一点儿结婚的常识是必要的。

结婚六步骤,一步不能少

在大唐,想要结婚必须经过六个步骤。举个例子,如果打算今年四月结婚,那么三月份你就要去姑娘家商谈亲事。先请个媒人,带好彩礼去提亲。姑娘家如果同意婚事,趁热打铁,让媒人接着开始问名的步骤。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媒人问一下姑娘和姑娘亲人的具体情况。问名的过程中,媒人会了解到姑娘的生辰八字,然后双方便可以暂时告别了。

金镶玛瑙手镯一对·唐

⊙这一对手镯以红玛瑙雕琢而成,金兽面连接。在唐代金银首饰在婚礼中是必备品,是嫁妆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子出嫁时必然会将自己的常用首饰携带在身边,同时家里也会另外准备一份作为陪嫁品。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媒人拿到姑娘的生辰八字后,要请算命先生来占卜,看看姑娘的八字和男方的八字合不合。如果不合,这婚就没法结了,要不两人后面闹离婚总以八字不合为借口,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而已。如果合的,便可以进行纳吉这一步,告知姑娘父母双方八字相合,是天造的一对儿、地设的一双。这里口说无凭,还要把写着两人八字的庚帖给姑娘父母看过,算是口头订婚。所谓纳征,你可以理解为正式的订婚仪式,由你未来的岳父岳母主持,这时候就要给姑娘家送聘礼了。姑娘的父母收下聘礼,订婚仪式完成后,姑娘就是你的未婚妻了。

以上几个步骤,都是在一个月内完成,所以得抓紧,订婚以后,挑好黄道吉日,准备把姑娘从娘家接出来,正式成亲。

接姑娘是最后一步,叫迎亲。而在这之前还有一步,叫请期,需要媒人到你岳父岳母家把你们家选好的黄道吉日给他们看一下,方便姑娘家里做准备。在前面的五个步骤里,准新郎和准新娘是不怎么露面的,到了迎亲这一步,新郎、新娘才需要准备。

在古代,结婚基本都会按照这六个步骤来走。而大唐婚俗规矩,主要麻烦在迎亲这一步。大唐的男人想要顺利无波折地把姑娘娶回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需要经过一番折腾和考验,才能把新娘娶到家。这一点在现代也是这个样子。结婚这种事,对男人来说太顺利的话,女人总是会害怕他以后不珍惜自己。

娶个老婆不容易,大唐男青年结婚要挨打

在大唐的结婚现场,你会发现新郎穿着一身红衣,而新娘子却不是穿着一身大红嫁衣,而是青色或绿色。原来这是有规矩可讲的。大唐姑娘们在出席隆重场合的时候,要穿礼服,宽袖襦裙,不同等级的姑娘在不同场合,都要有一套合适的礼服。所以,婚礼时新娘穿的也是礼服,主要以青绿色为主。新郎和新娘站在一起是一红一绿,而不是一对儿红。

大唐的迎亲仪式主要是新郎来完成,新娘只要配合就好了。将近黄昏的时候,新郎就要到姑娘家去。这时候姑娘还在梳妆打扮,不要傻傻地等姑娘打扮好出来,女孩子出门不催怎么能行?念催妆诗,一首不行,就来两首,直到姑娘出来为止。所以大唐的未婚男青年要好好学文化,不会作诗是很难娶到老婆的。如果真的不会作诗,那就要提前找人写好背会,多准备几首,有备无患。为了娶回媳妇,刻苦做些功课还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在大唐娶媳妇,不要觉得念催妆诗太麻烦,因为念催妆诗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和今天的婚礼一样,新郎到了姑娘的娘家总是会被百般刁难。今天的娘家人藏东西、堵门、要红包等,想出各种方法为难新郎,而大唐的娘家人却“出手不凡”。尽管你一表人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礼物赔着笑脸,娘家人还是不会理睬,大棍子抡起来,对着新郎照打不误。这架势,好像自家姑娘是被这家伙骗走的一样,非把他打跑不行。

如果此时被打的是你,千万别发火,也千万别跑,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捂着脸等着挨打就好了。反正他们把你打残了,他家姑娘就会嫁个残疾人,娘家人是不会那么傻的,也不会那么狠的。其实这一切都是走个形式,娘家人是不会真的棍棒相加,把新郎打跑的。

妻妾

唐朝明令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可以有媵,庶人以上男性可以有妾,而且划分了等级,制定了人数。据《唐六典·尚书吏部》载:“皇太子良娣二员,正三品;良媛六员,正四品;承徽十员......”从制度上为男子的多妾媵生活提供了依据,在上流社会形成了广纳多蓄姬妾的风气。

达官权贵占有几十甚至几百女子,是当时的普遍现象。甚至有朝廷官员之间为独占官妓为妾而动用武力抢夺,闹得政见不合的现象。当然也有白居易拒绝“千金名马换小妾”的风流韵事。

挨完打,把衣服、帽子正一正,念几首催妆诗,等新娘从闺阁里出来。新娘出来以后,自己迎上前,引她到轿子里面,然后骑上马,意气风发地向着自家家门进发。

因为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街上行人都回家了,你不用担心交通堵塞,但总会有人出来挡你的路。这群人不是宵禁执法小分队,而是大闹婚礼的群众演员。在大唐,没有经历“障车”的迎亲不是完整的迎亲。人们挡住你的车马,向你表达一些对你今后美满婚姻生活的祝愿,然后你将备好的酒肉分给大家,见者有份。大家一起喝酒吃肉,高高兴兴地说几句吉利话,就会让新郎通行了。

如果是官员家娶媳妇,障车的民众会更多,障车的人一拨接一拨,而大户人家也会专门请人来应对一拨又一拨前来障车的民众,快速地分酒发肉,一一道谢,然后继续前进。

大唐没有红盖头,让新娘子露脸要吟诗

走走停停,新娘子总算是接回家了。接着,什么跨火盆、脚不沾地等这些影视剧里常常出现的画面,都会轮番上演。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大唐的新娘子从闺房出来的时候是以扇遮面的,而不是什么红盖头,这红盖头是从来没有的。当然,活得比较精致、讲究一点儿的女孩,可能会事先给自己准备个盖头的帕子,在未来夫君迎亲成功后,从闺房出来上轿时蒙在头上,免得自己的花容月貌给路上看热闹的人看见了。但婚礼全程挡脸这项工作,主要还是由姑娘手中的扇子来完成的。

正是典礼的时刻,新婚夫妇不是交换戒指,说什么生老病死的我愿意,而是夫妻对拜,然后结发。这个仪式在一个用青布搭成的临时大帐篷里举行,不要觉得搭帐篷寒酸,无论是谁家娶老婆,有多大的房子,在屋外用青色的布搭帐篷拜堂是一种习俗,这个专门用来拜堂结发的帐篷叫作“青庐”。

新郎、新娘拜堂以后,不是直接送入洞房,而是继续待在青庐之中,两人面对面坐下,准备开始下面的仪式。在仪式开始前,新郎又要作诗,目的是让新娘把一直遮脸的扇子拿开,让大家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但大多数人因为紧张、兴奋或者不会作诗等种种原因,要提前背好才能完成。此时作诗和前面的催妆诗目的性都很强,所以想不至于背错而闹笑话,新郎都要下功夫做功课。所以单从仪式上看,才子娶亲要比记性不好的土豪娶老婆容易多了。

却扇诗吟罢,新娘羞答答地把扇子移开,然后就开始做严肃的结发仪式。大唐男女都是长发及腰,新郎和新娘各自将头发剪下一缕,用线把两人的头发绑在一起,放在锦囊里。这个全程严肃,不能嬉闹不能说话。结发之前为了表示庄重,还要把手洗干净,跪坐直立。但如果你是再婚,无论什么原因结发这项要省略,因为在大唐每人一生只能结一次发,因此“结发夫妻”的意义非比寻常。

大唐结婚规矩众多,要是想详细了解婚礼流程,建议多参加几次婚宴。但前提是知道上面这些基础的知识,免得到了婚礼现场不知所措,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贻笑大方。

婚礼,在大唐叫作“昏礼”,所以受邀参加婚宴的嘉宾千万不要弄错时间。另外,影视剧里面大白天举行婚礼的习俗,肯定不是在大唐。

莫高窟壁画《婚嫁图》·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