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慢性肺心病最后会导致心力衰竭吗
心力衰竭是心脏代偿发展的最后一步。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当患者自身可通过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及加快心率等代偿满足人体需求时,患者不会有心力衰竭;但当不能再代偿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心脏每次跳动搏出的血量下降,右心房也进一步扩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这时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肝脏肿大的症状,甚至下肢水肿等。
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包括病因治疗、消除感染等诱因。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亦应早期干预,从病理生理层面延缓心室重塑过程。病因治疗的最大障碍是发现和治疗过晚,很多患者常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拖延时日,最终发展为严重的心力衰竭,不能耐受手术,而失去了治疗的时机。
另外,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使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因此,应鼓励心力衰竭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不同,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散步等。控制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症状。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在后面的治疗部分我们会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