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酸枣汤
【原文汇要】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17)
酸枣汤方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原文释义】
酸枣汤主治虚劳不寐。症见虚烦,不得眠。治当养阴清热,安神宁心。方中用酸枣仁滋养阴血以益肝体;芎辛香升散,以遂肝木疏泄条达之性;知母苦寒而润,既可清心肝已郁之热,又可防芎辛温香窜损伤肝阴;更用茯苓宁心安神;甘草和中。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酸棗湯”“酸枣汤”“酸棗仁湯”“酸枣仁汤”,检索并剔重后,得到1569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30篇、1426篇、45篇、68篇。初步分类:临床研究249篇(15.9%,缺少2篇文献未包括在其中)、个案经验241篇(15.4%,缺少1篇文献未包括在其中)、实验研究122篇(7.7%)、理论研究307篇(19.6%)、其他650篇(41.4%)。在个案经验文献中,酸枣汤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358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14类病症(证)系统、32个病症(证)(表6-19)。
表6-19 酸枣汤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证)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精神和行为障碍在病症种类与文献数量上均居首位(图6-11)。中医病证在文献数量上居于首位。各系统病症(证)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为10)的病症(证)有:焦虑症、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寐。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有12类病症(证)系统、71个病症(证)、358则医案(表6-20)。

图6-12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表6-20 酸枣汤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证)谱

续表

按文献病症种类和医案则数多少排序,西医病症系统中,精神和行为障碍均居首位(图6-13)。中医病证亦为高频病证系统。各系统病症(证)中,医案数位居前列(至少为10)的病症(证)有: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血压病、不寐。

图6-13 病症(证)种类及医案数量分布图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精神和行为障碍及中医病证均居前列,是共有的高频病症系统。在具体病症(证)上,不寐、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是共有高频病症(证)。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酸枣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A级1篇、B级31篇、C级107篇、D级110篇。详细情况见表6-21。
表6-21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证据示例】
1.中医病证
(1)不寐
A级证据1篇,B级证据15篇,C级证据51篇,D级证据64篇。
有限的证据表明:酸枣汤及其加减方对照西药治疗失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疗效优势(A)
周美群[1]的一项研究,评价酸枣汤治疗失眠的疗效与安全性。样本量为1209例。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自2000年截止到2010年。质量情况:偏低。试验组为酸枣仁汤及其加减方,对照组为艾司唑仑、地西泮等药物。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合并=3.12,其95%CI为(2.26~4.3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6,P<0.01),可认为酸枣仁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相对对照组而言有效。酸枣仁汤加减方治疗失眠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酸枣汤加减对照地西泮片治疗女性不寐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B)
佘玉清[2]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119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酸枣汤加味:酸枣仁30g,川芎10g,茯苓10g,知母10g,甘草6g。肝郁化火型加牡丹皮、栀子;痰热内扰型加黄连、栀子、瓜蒌;阴虚火旺型加地黄、百合或女贞子、旱莲草;心脾两虚型加党参、白术、当归;心虚胆怯型加生龙骨、生牡蛎。取上药先以清水400mL浸泡半小时,再煮取汁200mL,药渣再以清水300mL煎煮成汁100mL,两次共煮成300mL。混合后分早、晚空腹服用,每次150mL。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安定片(地西泮片)5mg,每晚睡前半小时服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33,95%CI(1.09~1.61),P=0.004,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围绝经期综合征
B级证据4篇,C级证据13篇,D级证据11篇。酸枣汤加减对照艾司唑仑片治疗更年期不寐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B)
周琴等[3]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112例。试验组58例,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酸枣汤加减: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熟地15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甘草6g。肝郁化火者加夏枯草、栀子、丹皮;心脾两虚者加党参、白术;眩晕耳鸣者加磁石、钩藤。痰热内扰者加半夏、竹茹、陈皮;心悸怔忡者加远志、五味子;烦热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上述方剂煎成汤剂200mL,每日2次,于饭后温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1~2mg,每日1次,睡前1h服用。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9,95%CI(1.04~1.60),P=0.02,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内不复发,单次睡眠6个小时以上。显效:症状改善,睡眠时间3~6h。有效: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复发,睡眠时间小于3h。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证据荟萃】
※Ⅰ级
酸枣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某些中医病证和精神和行为障碍,如不寐、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金匮要略》原文中以本方治疗心肝阴血虚之失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夜寐不安、兼见虚烦。不寐、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高频病症(证)的基本病机与主要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均支持中医病证和精神和行为障碍是其高频率、高级别证据分布的病症(证)系统。不寐已有1项A级证据,至少2项B级证据。围绝经期综合征已有2项B级证据。
※Ⅰ级
有限的证据表明:酸枣汤及其加减方对照西药治疗失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疗效优势。
酸枣汤加减对照地西泮片治疗女性不寐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
酸枣汤加减对照艾司唑仑片治疗更年期不寐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美群,史亦谦.酸枣仁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0):684-687.
[2]佘玉清.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女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04):14-16.
[3]周琴,黄晓春.酸枣仁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06):1165-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