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续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阳有余阴不足与气化学说

气化学说,为中医研究人体神秘内在的依据之一,《素问》的破译公式是“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统称四归。托名丹溪先生所作《金匮钩玄》认为气的升降出入若妄动失常易化火,调气时盲目给予七气汤(青皮、陈皮、三棱、莪术、益智仁、肉桂、甘草),导致辛香散气、温燥伤气,使元气耗伤,浊气上升,气化受到摧残,“肾虚无法纳气”令其归源,病情转剧,反而形成火化。这一论言,除上承《阴阳应象大论》刘河间六气变火,重点仍然是坚持阳有余、阴不足的保守观点,刀圭界呼为孤芳自赏。 魏柳洲秉此思想,于所编《续名医类案》按语中写入之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治肝横木旺、肾水亏损、泛酸肋痛、口干舌红,阴虚化火证,即继承了本派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