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方与时方接轨——治愈头发蒙、头不清晰1周案

逍遥散方证;舌肝郁线;小陷胸汤;泽泻汤方证

刘某,男,52岁。初诊日期:2014年5月30日。

主诉:头发蒙、头不清晰1周。

现病史:患者约1周前出现头发蒙,头不清晰,并伴全身不适。

刻下症:持续头发蒙,头不清晰,与体位无关,偶有头晕,无视物旋转,脾气急,全身自觉不适,纳、眠可,口干,大便日1~2次,大便稀,排便不畅快,夜尿1次。

查体:舌淡红,两侧有液线,苔黄厚腻,脉弦滑。血压(BP)140~150/80~90mmHg。

方证辨证

本案患者脾气急,大便日1~2次,大便稀,排便不畅快,舌两侧有液线(肝郁线),脉弦滑。特别是舌两侧有液线(肝郁线),是逍遥散证特异性表现,故本案患者符合逍遥散的方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泽泻汤的方证是:舌体肥大异常,头晕,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本案患者持续头发蒙,头不清晰,与体位无关,大便日1~2次,大便稀,排便不畅快,脉弦滑。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泽泻汤证。

病机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是仲景为痰热互结证而设。本案患者苔黄厚腻,脉弦滑。辨证当属痰热互结,符合小陷胸汤的病机,故合用之以化痰清热。

诊断:头晕,逍遥散证,小陷胸汤证,泽泻汤证。

治疗:方用逍遥散合小陷胸汤合泽泻汤。

水煎服,日1剂,出3袋汤药,分3次服用,早1袋,晚2袋。

7剂后,患者诉头发蒙好转约50%,口干已愈,大便日1~2次,不成形,有时水样便,大便后全身感觉舒服轻松。患者近3日监测血压,血压正常,血压(BP)125~135/75~80mmHg。原方当归改为9g,瓜蒌改为9g,黄连改为12g,炒白术改为14g,泽泻改为35g。

继续服用7剂,患者诉头发蒙已经完全治愈,现头清晰,全身舒畅轻松,大便日1次,成形。

按 语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说:“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逍遥散是为肝郁血虚脾弱证而设。本案患者脾气急,大便日1~2次,大便稀,排便不畅快,舌两侧有液线(肝郁线),脉弦滑。符合逍遥散的方证,故用之疏肝健脾。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笔者临床体会到泽泻汤的方证是:舌体肥大异常,头晕,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综观本案的四诊信息,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用之化水饮,升清阳。

笔者临床体会到泽泻汤的方证是:舌体肥大异常,头晕,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