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要东要西都打先锋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到达会宁后,有一天发了一份电报叫李先念去。李先念带着骑兵连急速赶到会宁。到会宁时,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都在场。他们给李先念看中央发来的电报,分别是《同意迅速从靖远、中卫地区过河之意见》和《搜集造船材料及分工问题》等。内容是要红四方面军造船,过黄河,打宁夏战役。打宁夏战役为的是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共中央过草地以前就决定的。当时共产国际也愿意援助,200门炮都准备好了。

等李先念看完电报,徐向前说,三十军先过河,其他部队跟进。李先念连饭也顾不上吃,就迅速赶到靖远的黄河边上,组织部队搜集材料,赶造船只,准备渡河事宜。

10月24日晚上,三十军先头部队开始渡河,由于河面的情况没有侦察清楚,夜间又看不见,等船靠岸后,才发现还有一道河,原来是渡到了河中间的一个沙洲上了。时间来不及了,又渡回来。敌人丝毫也没有发现。第二天,李先念化装成老百姓,又沿河侦察,发现了虎豹口这个渡口。25日晚,再次渡河,一次过去一个营,渡河成功。随后,九军、五军和总部也渡过了黄河。由于敌军占领了黄河东岸和中卫一带,又派飞机轰炸渡口,这样就把渡河部队同在河东的红军主力隔断了。

渡过黄河后,开始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三十军先打一条山,扫除北进的障碍。这里打了10多天,等待红一方面军从金积、灵武渡河,一同进攻宁夏,夺取贺兰山中的一个绿洲—定远营,以便和苏联接通,取得援助。由于河东部队没有能粉碎敌人的进攻,战局起了变化。1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中止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日,命令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执行建立河西根据地和打通远方(苏联)的任务;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李先念被任命为军政委员会委员。

西路军骑兵部队一部

这样,红一方面军没有过黄河,河西部队再回来也困难了。于是部队向西前进。向西进时,西路军的肩上挑着两副重担,一副是要在河西走廊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一副是要打通新疆以取得援助。从当时的战争格局来看,开始河东主力在同胡宗南部作战,后来又发生了西安事变,为了策应河东和建立陕甘宁根据地,需要西路军在甘西建立根据地,在军事上配合河东主力行动,在地区上把河东、河西连起来。另一方面,当时红军装备和给养很差,为取得苏联援助打通新疆又十分必要。但西路军一停下来,马步芳、马步青的几万骑兵部队和几万民团就包围上来了。西路军只有两万多人,而且经过长征和过河作战,已是十分疲惫,要挑这样重的两副担子,实在无法胜任。但衣衫单薄的红军指战员们强忍着饥饿、寒冷、疲惫,向莽莽荒原进军。

对于深入河西走廊的红军西路军,蒋介石指使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围追“兜剿”。西路军广大干部、战士坚决执行中央命令,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西路军由于无根据地作依托,又无兵员、物资的补充,孤军作战,困难重重。特别是主力部队红九军在古浪受挫后,西路军主要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当时陈昌浩认为敌人主力已被击溃而盲目乐观。徐向前不同意,认为陈的说法是错误的,建议部队一直往西走,不要停留。当时,李先念支持徐向前的主张,他深深感到长此下去,有耗无补,处境被动,不是办法。他后来曾当面向陈昌浩建议,在给养十分困难又无法建立根据地的条件下,大部队长期在现地作战十分不利,要么向东打,要么向西打。李先念说:“在这里东不东,西不西,等着挨打,怎么行?要东去,我打先锋。要西去,我也打先锋!”陈昌浩却说:“你懂什么?多嘴!”拒绝了他的建议。

1937年1月下旬,李先念率部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在临泽县倪家营子与敌血战40多天,歼敌近万人。图为倪家营子战场旧址

西路军在临、高地区,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打了两个月。经过北上和过河西进后的连续作战,部队已几乎没有弹药;这时天寒地冻,夜间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许多指战员还单衣赤足;无论干部和战士体力都极其衰弱。虽然已是久战之师,筋疲力尽,但仍顽强战斗,前后共歼敌1万余人。终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能改变战略上的敌强我弱为战役上的我强敌弱,因而不断失利。1937年3月初,西路军再次从倪家营子突围。3月14日,转移到祁连山脚下的康龙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