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传](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71/30035271/b_30035271.jpg)
家學淵源
與整個寧波重教之風相應,按照父母的安排,屠呦呦開始了求學之路。女孩也要去讀書,這與屠家對子女教育一貫的重視密不可分。
1935年,5歲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兒園,一年後,進入寧波私立崇德小學初小,成為一名小學生。11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鄮西小學高小,13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器貞中學初中,15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長得還蠻清秀,戴眼鏡,梳麻花辮,一個寧波小娘的樣子,這是老輩的家鄉人,對屠呦呦青蔥歲月的印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AE14/165162504052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4_1455.jpg?sign=1739191771-ZWfCGEiuAhEHoDiaqrJfZydmZ2NEUcBD-0-ece58ab17d02c7373928935725b29eb1)
屠呦呦的父親屠濂規、母親姚仲千。
屠呦呦的父親屠濂規生於1903年,是年為清光緒二十九年,九年之後,清王朝滅亡。因此,在已開風氣之先的當地,作為寧波屠家第二十世的屠濂規,接受的教育一直頗為西化,從鄞縣第一高等小學畢業後,又就讀於效實中學。對於子女,屠濂規也給予了與自身教育經歷相似的安排,屠呦呦的三個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樣從小就開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只是,屠呦呦的學生生涯,從1946年始中斷了兩年多。這一年,16歲的屠呦呦經受了一場災難的考驗——她不幸染上了肺結核,被迫終止了學業。此時,經歷了戰亂洗禮的屠家,生活已變得十分拮据。得了肺結核,對這個小女孩的考驗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經過兩年多的治療調理,屠呦呦得以好轉並繼續學業。這段患肺結核的經歷,在屠呦呦看來,正是自己對醫藥學產生興趣的起源。「醫藥的作用很神奇,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學會了,不僅可以讓自己遠離病痛,還可以救治更多人,何樂而不為呢?」
一代藥學家的原始起點,就是來自於這種「治己救人」的樸素願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DAE14/165162504052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36_1460.jpg?sign=1739191771-G7Jcv6k64w5QDZsWZsYgseHI1L1ljdSW-0-6a8e21e3f07bc0d89c6bc1f837c3f60a)
屠呦呦的哥哥屠恆學贈予妹妹的照片。照片背後題語:「呦妹:學問是無止境的,所以當你局部成功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認為滿足,當你不幸失敗的時候,你亦千萬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學問決不能使誠心求她的人失望。」(是年屠呦呦14歲)
家庭的熏陶,也讓屠呦呦對醫藥漸生興趣。父親屠濂規是銀行職員,平時則喜好讀書。家中樓頂那個擺滿古籍的小閣間,既是父親的書房,也成為屠呦呦最愛的去處。父親去看書時,屠呦呦也會坐在一旁,裝模作樣擺本書看。雖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醫藥方面的書,大多配有插圖,這讓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簡單而快樂的讀圖歲月。
作為父母唯一的女兒,她備受疼愛,曾讓許多同學羨慕不已的是:屠呦呦喜食香螺,在繁忙的求學生活中,媽媽總會親手做好醃香螺,捎給自己心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