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18-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行业环境与政策

一、2018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发展概述及2019年展望

2018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相较于2017年整体增长缓慢。全球原油加工量小幅上升,前三季度涨幅明显;炼厂开工率小幅增长,波动仍旧较大;炼油毛利波动明显,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成品油消费上,北美地区小幅增长,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地区增速放缓,价格涨幅明显;亚太地区增长稳定,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两国。

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原油价格“陡增猛跌”大幅波动及北美页岩油和全球电动车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2019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不确定性增加。首先,2019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增速放缓,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其次,2019年全球成品油需求量将稳步增长,各类油品价格将小幅下降;最后,2019年页岩油、电动汽车等技术革新继续发力,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行业。

(一)2018年全球炼油能力、开工率及毛利情况

1. 全球原油加工量小幅上升,前三季度涨幅明显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数据显示,相较于2017年的8019万桶/天,2018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小幅上升至8115万桶/天,增幅为1.2%。2018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原油加工量连续上升,从第一季度的8012万桶/天增至第三季度的8227万桶/天。随后,受下游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全球原油加工量有所下降,降至8184万桶/天。

全球三大炼油中心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其中,2018年北美和亚太地区原油加工量较2017年有所增加,分别从2017年的1909万桶/天和2315万桶/天增至2018年的1937万桶/天和2434万桶/天,增幅分别为1.5%和5.1%。其中,亚太地区的中国和印度表现较为突出,相较于2017年,2018年原油加工量分别增加了69万桶/天和16万桶/天,增幅分别为6.1%和3.2%。相反,2018年欧洲下游市场全面疲软,原油加工量也小幅下降,从2017年的1227万桶/天降至2018年的1212万桶/天,降幅1.2%。此外,受原油价格、增产协议实施等多因素影响,2018年全年中东地区原油加工量持续上升,从第一季度的699万桶/天持续增至第四季度的751万桶/天,全年平均原油加工量726万桶/天,相较于2017年增加22万桶/天,增幅3.2%。

2. 全球炼厂开工率小幅增长,波动仍旧较大

2018年1—2月,受极寒天气影响,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小幅下降,从1月的91.7%降至2月的89%,降幅2.9%。3—8月,受天气转暖、下游市场需求增多、出口量逐渐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国炼油厂开工率连续增至8月的96.9%,为2018年开工率峰值。自9月起,受到部分地区炼油厂停工影响,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小幅降至10月的89.1%。随后,受天气影响柴油需求增加,自11月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开始回升,增至93.8%,增幅5.3%。

2018年1—3月,受原油进口量减少、炼油厂维修等因素影响,以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英国等为主的欧洲炼油厂开工率连续下滑,从1月的94.1%降至3月的82.6%,降幅高达12.2%。4—8月,欧洲地区柴油需求大幅增加,促进炼油厂开工率波动增至8月的89.0%,为2018年开工率峰值。随后,受下游市场全面疲软、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产品库存运输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炼油厂开工率逐步下滑至11月的85.9%。

亚洲炼油厂主要由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大炼油中心组成。2018年1—11月,亚洲炼油厂开工率最高为1月的89.4%,最低为11月的80.1%,基本稳定在83.9%左右。

3. 全球炼油毛利波动明显,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

2018年1—5月,受季节性停工、下游市场需求强劲以及出口量持续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以西德州中级原油(WTI)计价的美国炼油厂毛利快速增长,从1月的10.3美元/桶增至5月的18.5美元/桶,达到2018年毛利峰值,且打破2017年毛利峰值(9月的16.0美元/桶)。6—7月,原油价格过高导致汽油需求下降,进而影响美国炼油厂毛利小幅下滑,降至7月的13.1美元/桶。8月,受到拉美地区炼油厂停工影响,美国炼油厂毛利小幅回升至16.1美元/桶,随后基本维持在15.7美元/桶的水平。

自2017年9月起,以布伦特原油计价的欧洲炼油厂毛利持续下降。受炼厂停工维修导致油品产量下降、柴油需求强劲等因素影响,欧洲炼油厂毛利自1月起开始波动回升,从1月的5.1美元/桶波动增至8月的9.0美元/桶,达到2018年毛利峰值。9—10月,受下游市场全面疲软、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产品库存运输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炼油厂毛利连续大幅下滑至10月的2.6美元/桶,创近年来毛利最低纪录。然而,从11月开始,受欧洲汽油出口利日尼亚的需求拉动以及法国炼油厂罢工助长柴油市场看涨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炼油厂毛利开始回升,11月平均毛利为6.4美元/桶,较上月增幅高达148.8%。

相较于美国和欧洲两大炼油中心,2018年全年亚洲炼油厂毛利波动幅度最小。1—6月,受产能过剩、出口进一步放缓等因素影响,亚洲炼油厂毛利大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从1月的8.0美元/桶增至6月的6.1美元/桶,降幅23.8%。7—8月,受印度等亚洲国家油品需求强劲、原油价格低位运行以及出口中东地区油品量增多等因素拉动,亚洲炼油厂毛利连续回升至8月的8.0美元/桶。随后,受部分区域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以及油价回弹等因素影响,亚洲炼油厂毛利从9月开始连续下降,降至11月的5.4美元/桶。

(二)2018年全球成品油消费量及价格

1. 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量小幅增长,价格大幅上涨

2018年前三季度,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量持续增长,从第一季度的2520万桶/天增至第三季度的2563万桶/天,随后有所下降,降至第四季度的2559万桶/天。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2546万桶/天,比2017年增加40万桶/天,增幅1.6%。2018年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仍旧以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煤油为主,日均消费量分别为912万桶/天、401万桶/天、267万桶/天和170万桶/天。

价格方面,除6月各类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外,2018年全年北美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小幅震荡,基本趋于稳定;相较于2017年,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2018年北美地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煤油价格均大幅上涨,分别为87.9美元/桶、82.2美元/桶、61.0美元/桶和86.5美元/桶。

2. 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增速放缓,价格涨幅明显

2018年前三季度,以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为主的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量持续增长,日均消费量分别为1395万桶/天、1419万桶/天和1478万桶/天,随后降至第四季度的1447万桶/天。2018年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1435万桶/天,比2017年增加5万桶/天,增幅仅为0.3%,相较于2017年的1.4%增速有所放缓。此外,2018年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以柴油、汽油和煤油为主,日均消费量分别为345万桶/天、113万桶/天和87万桶/天。

价格方面,欧洲地区成品油价格在8月达到峰值,随之大幅下降,11月又回升至年度最高值。与北美地区相同,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2018年欧洲地区柴油、汽油和煤油价格均大幅上涨,分别从2017年的66.4美元/桶、75.1美元/桶和66.8美元/桶增至2018年的87.0美元/桶、89.1美元/桶和88.0美元/桶,增幅分别高达31.0%、18.6%和31.7%。

3. 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量增长稳定,增长主要来自中印两国

2018年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量增长稳定,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印度。其中,2018年中国和印度成品油消费量持续增长,分别从第一季度的1228万桶/天和483万桶/天增至第四季度的1301万桶/天和502万桶/天,增幅分别为5.9%和3.9%;全年消费量分别为1271万桶/天和475万桶/天,相较于2017年,分别增加39万桶/天和22万桶/天,增幅分别为3.2%和4.9%。此外,2018年中国成品油消费以汽油和柴油为主,其中汽油相较于2017年有所增加而柴油有所减少。2018年印度主要以柴油、液化石油气和汽油为主,消费量分别为151万桶/天、82万桶/天和66万桶/天。

价格方面,亚太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在9月达到峰值,随后大幅下降,尤其是汽油价格。与北美和欧洲地区相同,2018年亚太地区各类成品油价格大幅增长,汽油、柴油和煤油价格分别从2017年的68.0美元/桶、66.3美元/桶和65.3美元/桶增至2018年的81.7美元/桶、86.0美元/桶和86.1美元/桶,增幅分别高达20.1%、29.7%和31.9%。

(三)2018年影响全球石油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石油流通行业不确定性增加

2018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增加了全球石油流通行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2018年全球政治格局正深刻转变。首先,美国开始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并采用贸易战打压中国,严重影响中美石油贸易正常流通;其次,美国重拾对伊制裁,短期内将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的稳定;再次,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如中印“石油买家俱乐部”、美国非常规油产量的提高以及全球电动汽车行业日趋商业化等,欧佩克“油价稳定器”的地位受到挑战;最后,美欧政治分歧加剧,能源合作风向有所调整,将引发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尤其体现在传统石油流通与新能源行业上。另一方面,2018年传统地缘政治仍旧错综复杂,如朝鲜半岛、叙利亚局势等。此外,2018年新的地区冲突也不断上演,如法国燃油税上调引发的“黄背心”暴乱活动等。

2018年,全球经济相较于2017年增速有所放缓。OPEC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3.7%,相对于2017年的3.8%下降0.1个百分点。2018年,全球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的经济增速均有所放缓,主要呈现以下态势:第一,以中印两国为首的亚洲各国经济体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第二,北美地区主要经济体经济稳定增长;第三,欧洲经济增长呈现疲态;第四,拉美地区经济复苏状况有所好转;第五,非洲地区多数国家的经济稳步上升。与此同时,2018年全球主要产油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如10月委内瑞拉通货膨胀率再创新高并受西方国家制裁影响;俄罗斯经济仍未出现缓解迹象;沙特受卡舒吉事件影响国内外压力空前巨大;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使得伊朗经济走向更加不确定;作为欧盟核心国的法国和德国经济问题不断等。2018年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局部经济矛盾都将增加全球石油流通行业的不确定性。

2. 国际原油价格呈“陡增猛跌”态势,加剧全球石油流通行业波动

2018年,受石油供需再平衡、宏观经济因素、地缘政治以及OPEC联合减产等多重影响因素推动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陡增猛跌”态势。1—2月,布伦特(Brent)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均小幅下降,分别从1月的69.1美元/桶和63.7美元/桶降至2月的65.2美元/桶和62.2美元/桶,降幅分别为5.7%和2.4%。随后,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大幅震荡上涨至10月的81.1美元/桶和70.8美元/桶,为2018年最高值,并创2014年12月以来的新高。而从10月中旬开始,受沙特阿拉伯石油产出国增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2019年全球经济被看衰以及股票市场混乱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下跌。截至2018年12月27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跌至52.7美元/桶和44.6美元/桶,创2016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因此,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石油流通行业的波动。以中国成品油价格为例,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影响,2018年全年中国成品油价格共进行25次调整,呈现出“13涨11跌1搁浅”的格局。尤其是从11月起,中国汽油和柴油价格均呈“五连跌”态势,分别累计下调1920元/吨和1850元/吨。

3. 北美页岩油和全球电动车共同发力,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行业

2018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宏观政治和经济环境、全球石油供需增加、技术革新等。其中,供应端的北美页岩油产业和需求端的全球电动车产业在2018年表现强劲,成为影响全球石油流通行业不容忽视的因素。美国页岩油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页岩油开采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2018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实现大幅增长。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2018年12月,美国页岩油产量飙升至794万桶/天,且预计2019年产量将进一步攀升。在此推动下,2018年美国石油总产量达2380万桶/天,比2017年增加231万桶/天,增幅高达10.7%。

2018年,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影响,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长依旧强劲。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2018年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总销售量180万辆,总保有量491万辆,与2017年相比增长57.9%。2018年12月,全球电动汽车累计销售量突破400万辆,且预计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突破500万辆。2018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13亿辆,而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机动车的1/250,但全球电动汽车增长速度日益加快,进而冲击全球石油流通行业。

(四)2019年全球石油流通行业展望

1. 全球原油加工量增速放缓,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相较于2017年,2018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和开工率均小幅增加,且呈现规模化扩张的基本态势。2019年,全球新建炼厂仍将呈现大型化和整体化的特点,且受到“供大于求”这一供需基本面的影响,全球炼油产能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2019年全球经济被投资者看衰,国际众多机构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期望值,如OPEC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由2018年的3.7%降至2019年的3.5%。在此形势下,2018年10月下旬起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2019年,尽管在OPEC减产等手段刺激下国际油价可能有所回弹,但很难再回到70美元/桶的高位运行。相较于2018年,2019年国际油价将大幅下滑,且预计整体处于60~65美元/桶之间。原油价格下降将促使炼油原材料价格降低,进而增加炼油毛利。因此,预计2019年全球炼厂炼油毛利将保持较好水平。

2. 全球成品油需求量将稳步增长,各类油品价格小幅下降

2019年,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影响,全球成品油需求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19年全球成品油需求量增至10008万桶/天,比2018年增加129万桶/天,增幅1.3%。2019年,全球成品油需求量增长主要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其中,中国成品油需求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1271万桶/天增至2019年的1305万桶/天,增长2.7%。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将进一步促使全球各类油品价格小幅下降。以中国成品油价格为例,在2018年“13涨11跌1搁浅”的基础上,2019年全年油价仍将小幅下跌,全年整体油价相较于2018年将有所下降。

3. 页岩油、电动汽车等技术革新继续发力,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业

2019年,预计美国页岩油产量仍将延续大幅增长态势。在此推动下,预计2019年美国石油总产量将达到2680万桶/天,比2018年增加300万桶/天,增幅达到12.6%。此外,2019年全球电动车行业仍将延续2018年快速发展态势,预计销售量增至300万辆,总保有量突破800万辆,从而进一步冲击全球传统石油流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