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作者

当代语文学在谈到作者问题时分出了“具体”作者和“抽象”(或称“隐含”)作者,同时还把作者分为作品的作者和作品世界中的作者。作品的作者一般指的是现实生活中那个有血有肉的作家,作品世界中的作者指的是体现在作品诸多层面中的、作家进行创作时(即处于创作状态)的“第二自我”(韦恩·布斯语)。施密德给抽象作者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抽象作者是指出发出者语篇中所有标识符的所指。‘抽象’并不是‘虚构’。抽象作者不是被描述的角色(изображаемая инстанция),不是具体作者的有意创造,在叙述语篇中不能添加到其上任何一个词。他与叙述者不是同一人,但他是叙述者和整个被描述的世界进行虚构的原则。抽象作者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自己的语篇。他仅仅是所有创作行为的类人实体,是作品意向性的人格化。”[2]作者的观念、态度、意图通过抽象作者这个类人实体表现在作品中,或者反过来说,抽象作者是作者意向、态度在作品中的人格化。

众所周知,作者形象范畴是文学作品研究的重中之重,对它的研究毋庸置疑需源自作品本身。但是,创作主体即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也是切切实实的物质的存在,忽视作品内外的作者因素,就不可能构建出科学且完整的作者形象。本书所理解的作品外的作者因素指的是现实作者(作家)个人的履历、生平、作家创作风格、特点等现实因素;而作品内的作者因素指的是作品中潜在的无处不在的作者意识及作者世界观。显然,我们所理解的作品内外的因素与上文“作品的作者和作品中的作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并非是飘忽不定的影子,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