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2 作者形象研究在国内

“作者形象”作为文艺学界的一个重要术语,在中国最早是由白春仁教授推介的。在《文学修辞学》一书中,白春仁教授从对鲁迅《一件小事》的结构层次,即辞章、形象、涵义、作者四个层次的分析着手,指出作者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审美主体。“创作主体在作品中的自我表现,是切切实实的物质的存在,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到作品中转化为对特定审美现实的评价态度和对语言艺术的驾驭原则。”[45]“作者层的存在可说是无孔不入……举其大端有两点。一是作者对艺术现实的品评态度贯穿作品的始终,自然连带而来他的情感好恶。二是作者对语言艺术的态度,同样体现到作品的艺术特色中,不容异议。”[46]白春仁教授非常重视作者层的驾驭全局和沟通作品内外的关键作用。白春仁教授详细梳理了维诺格拉多夫对“作者形象”研究的来龙去脉,同时形成自己关于该理论的独特观点。在他看来,作品诸要素为何这样处理,而不那样处理,都可以在作者形象中找到理据。“作者形象”对作品修辞体系具有统摄作用,而在叙事作品的整个修辞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作品的叙述结构,作者形象就深藏于叙述结构之中。换句话说,也只有在叙述结构中才能真正把握作者形象的本质。对“作者形象”的把握不但可以从传统的文艺学的角度入手,即把握作品中的作者态度和立场、文学脸谱或称文学面具、叙述语言的结构,还可以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观察作品的语言(辞章)结构、叙述结构和格调、叙述主体和文学脸谱、作者的感情态度、多声结构和评价语层。所有这些都可归结为两点,即作者对艺术世界的评价态度和他的语言艺术观。“作者形象”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作者”的形象,此“作者”也非现实生活中的“作者”其人。“作者形象是一个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综合范畴,简单地说是作者对所写世界的评价态度和作者对民族语的态度。”[47]总之,“作者形象”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48]

王加兴教授是白春仁教授的学生。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前者对后者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弘扬,在某些地方使该理论更为体系化。1995年,王加兴的《论维诺格拉多夫的作者形象说》一文在《中国俄语教学》第3期发表。该文探讨了作者形象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作者形象说的本质和特性;二、作者形象的表现形式。该文初步体现了王加兴的作者形象观。1996年,王加兴又分别发表了《试析俄罗斯文艺学中的作者论》和《论作者形象与风格的关系》两篇文章。前文进一步从理论上剖析了作者形象说,比较了维诺格拉多夫作者形象说和巴赫金作者论的异同并指出,两位学者由于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同一对象,因此,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是必然的。但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才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相互补充和深化的作用。后文先分析了维诺格拉多夫所确立的作者形象与风格的关系,随之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流派风格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作者形象的两大功能:在作品结构中具有统摄一切风格因素的功能,在文学发展史上起着创立和丰富风格的作用”[49]。可以看出,王加兴对作者形象理论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1999年,王加兴的另一篇文章《从视角结构看〈黑桃皇后〉的作者形象》发表在《解放军外国语学报》第3期。王加兴从作者形象的表现形态入手,从视角结构分析了普希金(А.С Пушкин)《黑桃皇后》中的作者形象。在这篇文章中,王加兴指出,作者形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态:“第一,指整部作品中叙述人的叙述结构,用维诺格拉多夫本人的话讲,就是作者的一种语言面具;第二,体现为作者和人物的视角结构,指作品中作者和人物各自的视角、各自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50]总的来讲,作者形象表现为作品中叙述人的叙述结构和作者与人物的视角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王加兴对作者形象理论的阐释更为系统化,他的这一系列关于作者形象的论文的主要思想及内容大都体现在其专著《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及《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研究》中。[51]

除了白春仁和王加兴两位教授对作者形象所做的系统研究之外,国内涉足作者形象问题的还有黄玫教授。她在《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5期发表了《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一文。该文较为详细地比较了两位学者对“作者”范畴的界定及各自的阐释。黄玫指出,维诺格拉多夫主要从文学修辞学的角度出发,而巴赫金主要从哲学美学出发,但两者都认为,作品中不可能没有作者的存在,他是审美的主体。但这一作者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作者其人,而是化解于作品中的作者的情志、立场和功能。两位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尽管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是理解作品整体结构的钥匙。”[52]在黄玫教授看来,两位学者对待作者问题,一个强调“独白”,一个强调“对话”,但二者本质上是殊途同归。

夏忠宪教授2011年发表在《俄罗斯文艺》上的《〈作家日记〉VS博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事策略与话语建构》一文中也有对作者形象问题的解读。她认为,就这部作品而言,“作者形象”是指“在《作家日记》中由第一性作者创造的,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叙事者形象(作者的不同面具),亦即作者对其自身的写照与塑造”。“作者形象”是作者的“第二自我”,与现实中的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往往有所区别。

彭甄教授是国内俄语学界为数不多的从叙事学角度对作者形象问题进行阐述的学者。他认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 ‘作者形象’实质上就是叙述者形象。在这部诗体小说中,‘作者形象’应修正为‘叙述者’形象。……‘叙述者’形象作为叙述角色,实质上是特定类型的叙事者形象。”[53]可以看出,彭甄认为,作者形象的实质即叙述者形象。这种观点相对来说显得有些片面,不能说明作者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结构”的本质。

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界与欧美学界对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反应大致分为认可和持不同意见两种。迄今为止,两种意见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中国及欧美叙事学界出现的所有这些争论都对韦恩·布斯所提出的“隐含作者”理论的延续性产生了很大影响,“隐含作者”在中国的接受也因此显得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学者对“隐含作者”各有自己的阐释角度,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认为:“隐含作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此类观点中又出现两个分支:一支强调叙述者在文学交流语境中的关键作用,但不自觉地忽视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关系在构建“隐含作者”中的作用,如刘月新提到,“读者接受作品时只应关注作品中的‘隐含作者’是否‘忠实’,将实际作者是否‘忠实’之类的问题予以悬搁”[54];汪小玲指出,“隐含作者的建构有赖于小说的叙事策略,尤其是叙述者的特点”[55];另一支对“隐含作者”概念作出一定的修正,既强调叙述者在叙事交流模式中的作用,同时又重视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密切联系,要结合真实作者的创作语境建构文本的隐含作者,如佘向军、尚必武与胡全生、乔国强、薛春霞、罗朝晖、崔小清等;佘向军从阅读角度谈“隐含作者”问题,他除了强调叙述者建构“隐含作者”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现实中的真实作者因素,强调读者必须结合作者的创作语境予以建构隐含作者,因为隐含作者毕竟与现实作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佘向军指出,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差异”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隐含作者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人格与作者的现实人格的主流方向不相符,这种不相符与‘文如其人’事实上是并不冲突的,只是因为我们对作者现实人格的丰富性认识不够而形成的一种误解。……二是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互补。所谓人格互补是指某些艺术家意识到自己在人格上的某种不足或缺陷,但又因先天等各种原因无法改变,不得已才借助艺术作品来弥补这种人格上的缺憾。”[56]因此他认为,在阅读小说时,对隐含作者构建既要注重文本内的叙述者因素,还要结合真实作者的创作语境,这样才能构建出一个丰富、完美的隐含作者。他的观点可以说是这一分支中较具代表性的。

第二类对“隐含作者”概念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如李建军、刘亚律、马明奎等。李建军认为,布斯与俄国同道对“隐含作者”或是“作者形象”本质及外延的限定如出一辙:都抛弃真实作者的现实语境,孤立地谈一个从作品中抽象出来的“形象”[57];刘亚律明确提出,“应该把‘隐含作者’剔除出叙述交流中,由于‘隐含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既无法抛头露面,也没有独立地位,只是作为观念性因素融进了叙述过程,因此必须把‘隐含作者’从叙述之源的宝座上驱逐出境,还其本来面目。”[58]

通过对“作者形象”问题的梳理发现,这一范畴是一个常提常新的术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其作出不同的阐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作者形象”是文学研究领域颇具生命力,也极具争议的范畴。要想挖掘其本质内涵,必须推陈出新,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通过新的视角挖掘作品的“作者形象”。刘娟教授指出,“认知语言学及言语交际行为理论已成为研究作者形象问题的新的理论基础。……关于作者形象的研究正在跨越传统研究领域。这不但有利于作者及作者形象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及作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59]她还认为,在构建作者形象时,同样不能割裂人物语言、读者与作者形象的关系。“既应关注人物的语言个性与作者形象的彼此联系,也应重视作家与读者的相互关系。”[60]只有从科学的、新的学术研究视野出发,才能正确把握具有许多新特点的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的作者形象,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1]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Наука 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ее задачи,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8.С.45.

[2] Прохорова Т.Г.Постмодернизм в русской прозе,Казань 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н-т.,2005.С.7.

[3] Там же.С.7.

[4] Там же.С.283.

[5]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Наука 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ее задачи,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8.С.118.

[6]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2—13页。

[7] 本书“中国内”指中国国内,“国外”指中国以外的欧美及俄罗斯。

[8]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228.

[9]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Наука 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ее задачи,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8.С.11.

[10]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Наука 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ее задачи,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8.С.23.此处译文采用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11] 见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языке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Гослитиздат,1959.С.155.

[12]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113.

[13] Там же.С.118.

[14]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152.

[15]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C.287-288.

[16]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С.16.此处译文参考[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08-109页。

[17] Там же.С.16.此处译文参考[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70-271页。

[18]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С.166.此处译文参考[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19] Бахтин М.М.Автор и герой в эстети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нений в семи томах,Т.1,Философская эстетика 1920—х годов,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усские словари,Языки славясной культуры,2003.С.245-263.

[20] Новиков Л.А.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текст и его анализ,Рус.яз.,1988.С.12-20.

[21] Корман Б.О.О целостности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 по теории и историилитературы,Изд-во Удм.ун-та,1992.С.119-128.

[22] Корман Б.О.О целостности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 по теории и историилитературы,Изд-во Удм.ун-та,1992.С.199.

[23] Валгина Н.С.Теория текста,Логос,2003.С.59.

[24] Там же.С.61.

[25] Бабенко Л.Г.,Казарин Ю.В.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8.С.142.

[26] Шмид В.Нарратология,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3.С.41-42.

[27] Там же.С.53.

[28] Брандес М.П.Стилистика текста,Прогресс-Традиция,ИНФРА,2004.С.241.

[29] Брандес М.П.Стилистика текста,Прогресс-Традиция,ИНФРА,2004.С.245-247.

[30] Горшков А.И.Рус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АСТ,Астрель,2006.С.170-171.

[31] Горшков А.И.Рус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АСТ,Астрель,2006.С.179.

[32] 刘娟:《试论А.И.戈尔什科夫的俄语修辞观》,《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第3期。

[33] Болотнова Н.С.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9.С.312.

[34]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210.

[35] Болотнова Н.С.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9.С.312-313.

[36] Там же.С.314.

[37] Там же.

[38] Есин А.Б.Принципы и приемы анализа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Флинта,Наука,2010.C.17.

[39] Есин А.Б.Принципы и приемы анализа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Флинта,Наука,2010.C.17.

[40] Там же.

[41] Барт Р.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Семиотика:Поэтика:Пер.с фр./ Сост.,общ.ред.и вступ.ст.Г.К.Косикова,Прогресс,1989.С.388-389.

[42]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0页。

[43] [美]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吴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

[44] [法]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9-133页。

[45]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46] 同上。

[47]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48] 关于“作者形象”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参见白春仁的《文学修辞学》(第283页)。这一思想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后文将提出的“作者形象的复合结构体”假说正是在此基础上生发而来的。

[49] 王加兴:《论作者形象与风格的关系》,《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第5期。

[50] 王加兴:《从视角结构看〈黑桃皇后〉的作者形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51] 关于作者形象问题的探讨,可参见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王加兴:《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52]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5期。

[53] 彭甄:《叶甫盖尼·奥涅金:叙事者形象分析》,《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

[54] 刘月新:《试论“隐含作者”及其艺术生成》,《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

[55] 汪小玲:《论〈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与隐含作者的建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6] 佘向军:《论小说阅读中“隐含作者”的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7] 李建军:《论小说作者与隐含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8] 刘亚律:《论韦恩·布斯“隐含作者”概念的无效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9] 刘娟:《作者形象在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的功能与体现》,《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第5期。

[60]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