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成长,永恒的母题——曹文轩少年小说论
黄金娟
九十年代以来,曹文轩相继推出了《草房子》《红瓦》《根鸟》三部少年小说,在评论界获得了“成长三部曲”的美誉,并且出现了儿童和家长共同阅读的现象,可谓创造了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史上的奇迹。众所周知,儿童文学一般是由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而作为创作主体的成人与作为接受主体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这正是儿童文学作家感叹儿童文学难写的原因所在。成年人不可能再次回归童年,将自己完全调整到儿童的审美意识水平进行感知、创作,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31]。曹文轩以其成长为母题的小说对此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
少年,动态的成长
成长一直是儿童文学热衷表现的母题之一,在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徐光耀《小兵张嘎》、邱勋《微山湖上》等。成长是少年儿童的生命存在状态,少年必须经过不断成长实现正常的社会化过程,逐步走向自我实现的未来人生。成长,是动态的,敏感多思的少年时代,正是生命的成长流程。无论是《草房子》中的桑桑、《红瓦》中的林冰,还是《根鸟》中的主人公根鸟,他们都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草房子》的开篇就向我们预示了这个倒叙的故事讲述的将是桑桑由童年走向少年的历程;从红瓦房到黑瓦房,读者看见的是少年林冰迈向青年时代留下的成长足迹;对于少年根鸟,作者更是着力于其精神蜕变前行的历史,展示了成长中脱胎换骨般的磨砺与艰辛。
从本质上来说,成长是一种不断地克服与超越的过程,每一个少年,都必将突破生理、心理的旧有状态而不断向前发展,达到生命形态新的平衡。对于少年来说,成长是一种质的飞跃:“儿童心灵的成长不是缓慢、均匀地随着日子的流逝而一天天渐进积累起来的,心灵成长的轨道上有一个个成长的关节,每个关节都是心灵急速飞跃的成长阶段。”[32]少年的精神成长是飞跃、是跨越,而这种飞跃与跨越往往需要一定的契机来促其完成。曹文轩的少年小说正是抓住了少年的成长契机,再现了少年动态的成长历程。
面临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与变故是少年生活中重要的成长契机之一。这种考验与变故可能来自家庭、自然与社会,它通过对少年意志、智力、情感、能力等的磨炼,给予他们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少年走出挫折感,经受住了生的考验,也就意味着他们成长的台阶上又越了一大步。
红门里的杜小康正是在经历由小康之家陷入困顿的过程中成熟起来。杜小康家原是油麻地的首富之家,那闪亮的红门是身份的象征。出身红门的杜小康不仅有着一副清清洁洁的仪容,还有着不同于油麻地孩子的贵族精神气质。意外的事故让红门变成了一个空壳,停学的杜小康陷入了深切的孤独之中,但他装出种种快乐的样子欺骗自己和别人。此时的杜小康正在经历严酷现实的考验,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一帆风顺的杜小康根本没有相应的心理承受力,便用孩子式的演戏方式来强调自己一如从前的快乐,以维护遭受重创的少年自尊心。此时,他内心的自我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而他与现实进行的对抗也同样是毫无力量的。杜小康真正的成长是与父亲在茫茫无际、荒无人烟的芦苇滩熬过茫然、孤独、饥饿、寒冷等等之后,虽然半年多的心血再次化为乌有,杜小康却收获了心灵的成长。在又一次的命运打击之下,他不再拒绝面对现实,开始脚踏实地地思考生存的可行性办法。此时,杜小康内心的自我真正地强大起来,没有卑微失意,不再需要虚假的掩饰,有的确是直面人生的勇气与面临困境时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曹文轩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一个少年在面临家庭变故中的精神成长写得令人刻骨铭心。
直面死亡的情境是少年成长中的一种特殊契机,它将促使少年开始对生命的首次沉思。死是生命的必然归宿,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人出生时并不知道死亡的存在,而人的无意识也是排斥死亡的。随着意识的发展,人将开始领悟生命的有限性,感受到死亡无所不在的巨大阴影,产生潜在的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人对死亡首次真正的深层思考与体认往往有一定的诱因,比如身边亲人的死亡形成的刺激,或是自己面临死亡威胁产生的危机感等。而人对死亡进行思索的结果最终会落实到生的层面,以新的姿态去继续生。因而直面死亡的情境却往往会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契机,桑桑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境。
桑桑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他隐隐从父亲忧郁愁苦的面孔和母亲压抑的哭泣中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骨瘦如柴的桑桑突然感到了死亡的来临,他首次陷入了对生命的沉思之中。这之后的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坚持将妹妹背上了高高的城墙,完成了妹妹看城的心愿与自己那个不经意的许诺。此时的桑桑已不同于彼时的桑桑,他曾经是一个为了一根玉米棒而费尽心机与妹妹周旋的少年。“对死的畏惧从反面促进对生的动力,它意味着人将承担起自己的命运,来积极筹划他有限的人生。”[33]桑桑在体认死亡中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的意义,这无疑是一个少年精神成长中质的飞跃。
曹文轩生动展现了少年精神成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根鸟》这部浪漫主义作品中,他更是赐予了少年根鸟各种成长契机,对其精神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象征式的表现。根鸟在寻梦途中,与自然的艰险、社会的邪恶、自我人性的弱点苦苦相拼,而这一切,又最终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曹文轩少年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就是一幅幅动态成长图,成长的背景不同,但不断向独立、坚强、自信以及真诚、善良、温情迈进的步伐是永恒的。对于少年来说,成长是他们的内在生命渴求,“少年儿童的心理动力,向着‘生长’的方向,而不是留恋于童年状态”[34]。因而成长是少年儿童生命的主旋律、真精神。曹文轩着眼于少年的精神成长,表现了他们在各种成长契机下不断克服与超越旧我的艰辛历程,这无疑是对少年生命真正精神内涵的准确把握。
作家,成长的回溯
曹文轩成长于江苏盐城,虽然他在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北大生活已近三十年之久,但他的作品——无论是前期的小说,还是近期的三部长篇,几乎都是以乡村少年为小主人公,而故事也大多以江南乡村为背景进行建构。“回忆童年的生活经历,回忆故乡的乡俗民情,回忆母亲的慈爱辛劳,……已成为儿童文学创作思维定势的一种定向路标与创作题材取之不尽的一口灵感泉眼。”[35]童年与故乡是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武库”,成长期的记忆与体验将成为创作的重要源泉。著名心理学家布洛曾经指出:审美需要距离。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作家回眸成长之时,过去的一切皆因时空转换、现实因素的剥离而呈现出令人心醉神迷的美感,而情感也在重新的回味与体验中带上了审美的性质。曹文轩的少年小说写作正是基于成长回忆中的写作。从其文本中散发的特有的苏北乡村气息以及融入的深刻早年自我生命体验看来,其创作的深层底蕴正是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回溯。
曹文轩的小说中萦绕着田园诗般的氛围,他笔下的景物往往有着诗歌意象般的美感与内蕴。柿子树、芦苇、百合、月光、草房,这些优美意象如珠玉般散落在小说中,使文本呈现出乡村世界独有的美感。在作家笔下,有多处关于大河的描写,在月光下、在黑夜里、在晨曦中,大河,总是感应着人物的心灵,呈现出无尽的美。
对自己少年儿童时代的深刻体验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创作的根基,安徒生奖得主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谈及自己创作经验时说:“因为我能历历在目地回忆起儿时的往事,我便以这一才能作为创作的资本……”[36]日本的儿童文学研究者上笙一郎给儿童文学所下的定义更加确证了这一点:它是一种将创作的可能性给予那些具有丰富的幼少年时代体验和儿童体验,并愿意通过自我检查努力将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幼少年时代体验和儿童体验发掘出来的人的文学[37]。
正如文学评论家曾镇南指出,《草房子》和《红瓦》中的主人公“叫桑桑也好,叫林冰也好,这两个人物所具有的作家本人的自传色彩,都是那样浓重鲜明”[38]。曹文轩在创作中大量调动自我成长中的情感、心理体验,揭示了少年在成长期微妙隐秘的心理、情感变化。在少年林冰身上,有着作家自己少年时代浓重的投影,他腼腆羞涩而又情感丰富,矛盾的感情特征使他面对自己心仪的少女陶卉有一种难以摆脱令人窒息的窘迫,进退两难的痛苦纠缠、折磨着他。在这里,作家将笔伸进了极具私人性的情感记忆的深井,展示了一个青春萌动期少年单恋式的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其亲历性的笔触使文本获得了令人灵魂战栗的美感和力量。正是为了传达自我成长中的生命体验,不同于一般的少年小说,采用单一的少年叙事视角,在《红瓦》中,作家有意识地以少年“我”的眼睛看取世界,同时让成年的“我”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回溯故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叙事氛围。
成长,审美意识的交融
童年是生命的初始阶段,它为一个人的成长奠定了基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童年已预示制约着其今后的人生走向。从生命形态上看来,人已经告别童年,而从其生命本质上来看,童年以其特殊的方式存在于今天的生命形态当中。童年巨大的生命、文化内蕴吸引着众多的人类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等发掘其潜在的丰富价值。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往往有着一个经历独特的童年,儿童文学作家尤其如此。童年时期,人理性尚处于暂未发展的状态,故而周围环境、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往往以一种无意识渗透的方式,渗透沉积于人的无意识之中。而这无意识的接受对人的影响往往深刻而持久。成长岁月因而在人的生命轨迹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同时它的匆匆步履又在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所以说,童年情结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重要动因之一。如前所析,曹文轩小说中的成长母题正是对自我成长历程的追溯,在追溯中,作家完成了童年情结的释放与表达。在这里,创作已成为一种内在的生命欲求,因而它酣畅淋漓,得心应手,“那些曾经浸润了我的灵魂的爱、恨、忧伤、狂喜以及种种对存在的体味,使我在整个行文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信心。”[39]作家在对成长岁月的理性反观之中发掘过去的生命、文化内蕴,传递自我对人生的体验、感悟、思考。这是充满激情的写作,也是充满主体意识的写作,这样,长期束缚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创作的“儿童化”就自然而然失去了效用,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儿童文学作品也获得了具有深度模式的可能。
成长是少年的生命存在状态,少年必须经此而走向社会,他们渴望成长。但成长是一种跨越,它预示着精神的磨砺与蜕变,所以成长在充满希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焦虑与困惑。少年渴望在引导中前行,揭开成长的秘密。心理学认为,少年时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此时是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同一性意味着对与‘我’有关和他人有关的自我了解。”[40]它是一个人自我界定的方式。此时的少年酷爱照镜子,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要借助镜子与他人来确定自我形象,寻求自我认同感。如此微妙的心理需求常常为成人世界所忽视,少年因而在黑暗中摸索成长。可以说,少年小说是触及少年这一精神层面的最佳形式,少年在阅读中,通过角色体验和情感体验,加深了对同龄人的了解、沟通,这种体验为少年寻求自我同一性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他们可以借此获得归属感,确定自我的位置,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实现正常的社会化过程。曹文轩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少年形象,展示了他们精神成长的动态历程,由于作家以自我成长体验为基础把握人物,人物显得精神丰满而又真实可感,为少年寻求自我同一性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曹文轩少年小说中的成长母题,一方面,它动态地表现了少年成长的生命存在状态,满足了少年体验成长的心理需求,契合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它通过作家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回溯,传达出作家自我成长中的生命体验与感悟思考,释放了童年情结。成长母题因此而沟通了少年与作家,实现了作家对少年的精神引导,从而使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审美意识完美交融。
原载《小说评论》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