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的诞生
契丹在中国史籍中最早出现的活动可见于《资治通鉴》,时间为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朝鲜人金富轼于1145年完成的该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史记》,也是目前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其中也已经出现了与“契丹”有关的人物和事迹。
《旧唐书·契丹》云: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对于和契丹情同手足的库莫奚民族,《魏书》如是说:“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库莫奚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新唐书》载:“契丹,本东胡种。”
关于奚族,早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常见“奚”字,《周礼》《说文解字》等典籍中将库莫奚表示为奴隶的一种。我们知道,夏、商、周时期,中国诸侯割据,而且处在奴隶制社会,奴隶长期存在。因此,部分当代学者认为,与契丹族同时出现的库莫奚族,族源应该是上古时期奴隶的后裔。
首次正经八百为契丹和库莫奚两族立传的是《魏书》,明确指出二族为宇文(北狄东胡系之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别种。在东部鲜卑中,宇文部与慕容部经常互相攻伐,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前燕国君慕容皝率20万大军对辽西的宇文部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宇文部5000余帐被强行迁至前燕国的昌黎地区,一来补充该国人口,二来永久性打消宇文部东山再起的可能。
宇文部的百姓有很多依靠辽西山高林密、水网纵横的特点,逃过了强制迁徙,有些人逃入更东边的东胡系远亲沃沮(朝鲜族的祖先族源之一)、挹娄(女真族、满族祖先),留下的部众逐渐形成了契丹族和库莫奚族。
关于契丹族名的来源,史上说法不一。当代学者也有不同见解,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契丹族建立的朝代“辽”的含义,则有比较清晰的解读。辽显然是契丹所使用的东胡族系语言和汉语的结晶。从汉语来看,辽者,一说源于地域名称,即契丹民族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辽水”,泛指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狭指辽宁省;一说源于汉字内涵,辽的原意是“远”的意思,后引申演化出广阔之意。按照东胡语言,辽的意思有“镔铁”“锻铁”之意,这是因为太祖阿保机和契丹民族的发祥地西拉木伦河、老哈河(都是辽河上源)盛产铁矿石,而契丹人以此为国号寓意顽强、坚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说过:“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事实上,直至今日,契丹族的发祥地——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部,仍然是中国铁矿石的重要产地之一。
冷兵器时代,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和朝代要想长治久安,人口(兵员)数量、士气、战马、粮草等因素均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是兵器。中国兵器最早期主要是青铜制品,这是由当时的矿业发现、开采和冶炼加工等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擅长青铜器制作的匈奴族才得以征服“西域三十六国”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并与拥有巨大财富和人口的汉族一争高下。
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伴随着兵器及其原材料的发现和进步,到了中古时期,随着铁矿的发现和使用,兵器制作的成本大大降低,谁对铁器生产和制作更熟稔,谁在战争的胜算就高一些。因此,能与隋朝、唐朝长期分庭抗礼的突厥人以及与北魏战争不断的柔然人,也正是因为突厥人占据了富产铁矿石的阿尔泰山脉。突厥人曾是柔然人的“锻奴”,长期为柔然人所不齿,但突厥人长期隐忍,在柔然人被中原人打得节节败退之时趁机崛起。
柔然人之于鲜卑人也如此。
当年,柔然曾被先进的鲜卑人称为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
在鲜卑人建立的北朝之碑志、杂曲中,往往将柔然人泛称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
“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车鹿会是柔然第一代见于经传的首领郁久闾的儿子,后者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因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下令全国军民如此称之。
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自称或作为姓氏,他们认为“柔然”一词是“聪明、贤明”之意,含有“礼义、法则”之义等。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认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蛇虫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其向西奔逃。
柔然作为曾经的鲜卑人的奴隶,在漠北逐渐掌握了冶铁技术,利用鲜卑全力南下入主中原之际,在蒙古高原崛起。不仅很快可以和北魏分庭抗礼,到后来居然迫使北魏不得不将都城从平城大同南迁至洛阳。
作为鲜卑人后裔的一支,同样在冶炼铁方面颇具优势的契丹人,定国号为与“镔铁”相近意思的“辽”,自然也是期许耶律氏的皇权与统治如铁一般坚韧和持久。
总的说来,直至公元4世纪中叶,当中国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陆续登场、进行了近千年的交流与融合时,契丹人还在健硕强大的东胡、鲜卑、宇文部的阴影下生活。
但是,身居辽西要地,见惯了刀光剑影的契丹人,注定要跨过大河,走出森林,追寻自己的理想。
东部鲜卑宇文部在被前燕国击败并强制迁往关内之后的数十年,留在辽西松漠间的部众,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和繁衍发展,到4世纪末叶时,又积累了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勇敢地走向中原,试图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与北魏鲜卑人比试比试。但是这次他们遇到的不是没落的中原王朝,也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游牧民族,而是国势正冉冉上升的北魏王朝。
拓跋珪的爷爷拓跋什翼键早先建立了东晋十六国中的代国,后代国被前秦所灭,拓跋珪侥幸与母亲贺兰氏脱逃。他自幼胸怀大志,16岁开始复国,分别击败了柔然、丁零、匈奴、铁弗匈奴、后燕等民族和政权,于386年将代国改国号为魏,即北魏。
宇文部遗众与北魏的冲突发生在北魏太祖登国三年(388年)。《魏书·太祖纪》云:“三年夏四月,(帝)幸东赤城。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班赏将士各有差。秋七月庚申,库莫部帅鸠集遗散,夜犯行宫。纵骑扑讨,尽杀之。其月,帝还赤城。”
《魏书》还记载:“(契丹与库莫奚)俱窜于松漠之间。登国中(约指太祖登国年间),国军(北魏皇家军队)大破之,遂北遁,与库莫奚分背。稍滋蔓,有部落。”
可见,库莫奚族的诞生要比契丹早,北魏征伐松漠间百姓的主要目标是库莫奚。
战争都是残酷的,但是登国三年之战对契丹来说又是幸运的。此战不仅大大削弱了库莫奚的实力,还催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契丹。此战后,宇文部遗众分为两大部分:库莫奚和契丹,前者主要游牧于相对靠近北魏的老哈河一带,契丹则在辽河的北源——西拉木伦河游牧。两个民族从此走上了相对独立却又亲密无间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