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中台产品的发展与演进
看完了几个互联网巨头的中台发展历程,我们再来梳理下“中台”这一概念走过的发展路程。中台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其产品演化已经经历了3个阶段,如图3-8所示。
图3-8 中台产品发展阶段
(1)第一个阶段:共享代码平台
这一阶段出现在“中台”概念还未兴起的初期。各大互联网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发现很多项目都有一定重复的部分,比如绝大多数产品都有登录注册功能、线上支付功能,所以为了方便就将以往的模块进行了公用,如设立公共的代码库,从而让各条业务线的开发人员在开发公用模块时可以直接使用公共代码库中的代码。
(2)第二个阶段:共享服务平台
在共享代码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仅仅将代码进行复用还是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开发效率,因为面对不同业务时还需要将代码剥离原有业务、进行二次修改并重新调试,这一来一回使迭代时间的提升非常有限。因此企业开始尝试将一些与业务耦合度低的基础服务(如消息推送、人机识别等)单独进行开发维护,让后面的产品线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公共模块。这些由基础服务组成的集合构成了中台雏形。
企业内部原来的开发模式也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A项目迭代时需要开发:A业务模块1+A业务模块2+A消息推送+A人机识别。
A项目抽离模块:A业务模块1+A业务模块2+统一消息推送+统一人机识别。
B项目启动时需要开发:B业务模块1+B业务模块2+统一模块接入。
大家可以看到,在做B项目的时候,每个单独项目组维护的模块由4个变为2个,在模块开发量上就减少了将近50%的工作量。
(3)第三个阶段:共享能力平台
这个阶段也就是当下中台所发展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将服务共享变为能力的公用,并将各业务数据进行了汇总。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也看到了,企业之所以维护基础服务,是因为这里的耦合度最低。当其他业务需要调用时我们不需要做过多的修改就可以直接利用,从而最大化地发挥了共享的作用。而随着这种方式的发展,大家开始思考是否也有办法将以往业务中的代码抽象、封装起来让别的终端使用。经过探索发现,可以以能力的形式,也就是将一个业务中的各个模块抽象为能力,将其提供给其他业务方。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公司中核心技术力量所设计实现的模块在公司各条业务线中得以应用,从而保证公司各条业务线中核心部分的体验能高度统一。这种方式也就实现了在业务相关性高的部分可以进行快速的复用。同时,我们可以将这种业务相关性高的部分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企业的统一的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