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黏性的微观机制与货币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主要贡献

价格调整的微观经济学证据弥补了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在微观经验基础方面的薄弱,进一步丰富了宏观经济学理论。同时,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范式内展开对微观价格行为的研究将使宏观模型更好地拟合总量时间序列。特别是,对于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评估政策的动态效应提供了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理论框架。但微观证据与宏观动态模型所基于的基本假定之间有时会存在分歧,微观经济学证据常常与被校准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互不相容。本书试图以内在一致的方式展现价格调整的微观经济学证据将会改变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构,并进而改变模型的总量动态含义。

长期以来,用于政策评估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与用于取得经验证据的微观经济学模型之间并不一致,动态宏观经济学模型与微观经济学经验之间存在着鸿沟。然而,DSGE模型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一方面在DSGE框架下开展经验微观研究,微观经济学将被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经验微观经济学研究将为宏观经济模型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校准,丰富和推动DSGE的发展。本书将试图在一个融合微观与宏观的综合框架下,周密的研究价格黏性的经验证据,得到基于中国生活必需品微观价格和部门价格调整的典型事实;建立一个完全异质性的Calvo定价DSGE模型,并在危险率函数的统一视角下对时间依存和状态依存定价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估,调和微观经济学证据与宏观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分歧与鸿沟。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文献用DSGE模型来做中国经济的分析和预测,但对于这一框架的核心机制黏性价格却缺乏足够的研究,相关文献只是简单的引入Calvo时间依存定价模型,应用前人的研究来校准定价参数或者用Bayesian MLE方法来估计参数,例如刘斌(2008)估计的国内定价每期调整的概率后验均值为0.85,仝冰(2010)则估计为0.7121。本书对于中国版DSGE模型的开发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为:

(1)积极应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微观价格黏性进行经验研究。多元生存数据分析(Multivariate Survival Data Analysis)是近年来生物统计学的研究热点,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本书积极应用这些成果,采用生存分析技术对中国微观层面的定价行为进行研究。就本书已涉猎的文献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微观价格研究领域,国外部分文献虽然使用了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技术,例如Klenow和Kryvtsov(2008)用MLE估计得到价格变动的泊松率作为价格黏性的测度指标,但在文献中并未正式的引入生存分析的相关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把价格调整看作复发事件(recurrent events),个体纵向价格数据就可以用事件史技术来处理,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例如Fougere,Bihan和Sevestre(2007)基于法国的CPI微观数据用分段常数危险率模型(piecewiseconstant hazard model)和竞争风险久期模型(multivariate competing-risksduration model)检验了Calvo时间依存定价和状态依存定价机制是否与微观价格数据相符。最后,同一产品、同类产品或者同行业产品之间存在相依关系,导致价格调整在产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通过加入随机效应,脆弱模型(frailty model)可以估计价格调整危险率的异质性分布,从而为校准和模拟完全异质性DSGE模型提供经验证据。Matsuoka(2010)用指数-伽马共享脆弱模型(exponential-gamma shared frailty model)研究了日本CPI微观价格数据,发现调整频率在产品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脆弱模型在微观价格数据上的研究应该说才刚刚起步,而本书将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和探索。

(2)运用附加因子的向量自回归(FAVAR)和动态因子模型(DFA)分析总量价格指数和部门层面的细分价格指数的行为特征。FAVAR开创于BBE(2005),广义动态因子分析的早期研究包括Forni et al.(2000,2005);Forni和Lippi(2001);Stock和Watson(2002a,2002b,2005);Bai和Ng(2002);Bai(2003)。近期的研究包括Forni和Gambetti(2011)。这两种新的计量分析技术在突破SVAR维数限制的同时仍然可以使用传统的识别约束条件,能够处理更加丰富的信息,将更多宏观和部门经济时间序列纳入VAR中,从而得出更加符合现实经济环境的结论。Mac′kowiak,Moench和Wiederholt(2009)用动态因子方法估计了美国79个部门的细分价格指数对部门冲击和总量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BGM(2009)应用FAVAR方法估计了美国190个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 price series)对部门冲击和总量冲击的脉冲响应。Forni和Gambetti(2011)则运用包括112个美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结构因子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FAVAR和DFA的分析结果为理论模型的校准提供了参考基准,通过不断调校参数,本书可以得到与VAR更加匹配的DSGE模型。

(3)国内目前的DSGE研究通常引入的是代表性厂商,没有考虑到厂商定价的异质性。在Calvo定价DSGE和菜单成本DSGE模型中引入厂商价格调整的异质性,并以微观经济学证据校准模型,可以应对消除微观经济学经验和DSGE模型之间鸿沟的挑战。

本书利用交叉学科的前沿成果,丰富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并积极应用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进行了新的拓展,构建起基于最新微观经济证据的完全异质性的新凯恩斯主义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校准和估计为我们观察价格在个体、部门和总量层面的行为特征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有弹性的和逻辑一致的全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