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及其制度安排
摘要: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后,金融不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主动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必须认知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具有脆弱性。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稳定性相辅相成。金融怎样发挥出核心作用,必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着力考察它们的经济状况。按这样的思维模式,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的逻辑链,相互关联的逻辑链主导金融制度安排。
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上。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探究当代金融资源配置的变化。
关键词:金融核心;金融脆弱性与稳定性;支持实体经济;信息技术;金融资源配置
在《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期上,我曾撰文《漫谈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及其制度安排》。该文除了论述“经济决定金融的理论基础”“金融意识决定金融活动空间”外,着力讨论的是“金融作用于经济的不同视角”,特别是探讨了“以全球或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经济决定金融的内容”“以一个地区作为考察对象,经济决定金融的内容”“以一个企业、家庭作为考察对象,经济决定金融的内容”。至于“金融反作用经济”,我在2002年3月出版的《金融经济学》一书中,曾概括为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也是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了金融的功能,而且均从宏观的角度立论。现在看来,这样的立论仍嫌粗略,所以,金融怎样反作用于经济还必须深入考察,特别是密切联系实际,求得理性认识。
一、考察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应有的逻辑思维
对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的认知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是基于货币的中介功能和货币资金是再生产过程的动力与持续的动力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货币的中介作用把生产要素联系起来,推动再生产过程的发展。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理论并未过时,它正在并继续发挥着作用。但仔细考察这一理论把金融置于被动的位置上,而且将其功能范围限于再生产过程,这就失之偏颇了。
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后,对于经济与金融关系的认知有了变化。这里,要深刻理解“现代经济”的含义、金融作为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说,不是金融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金融能主动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主动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核心”作用,涉及的因素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核心就是增大金融的供给。金融能不能成为核心,怎样发挥核心的作用,取决于供需双方。金融能不能成为核心,一方面取决于金融业实力强不强,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成员对金融业的依恋度。影响金融业的实力的因素首先是信誉,其次是承受力,重要的是对风险的承受力(其中包括资本率)。社会成员对金融的依恋度决定于人们的金融意识,一个人的金融意识强不强,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是货币收入状况,外在因素主要是别人的示范效应。从逻辑关系来说应该有: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政策→收入水平→流动性资产→金融交易→金融中介→金融业发展。这七个变量和函数,首先是前者决定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后者反作用于前者)。通俗地说,人们有了钱才可能形成金融依恋度。金融依恋度取决于金融意识。金融意识强不强取决于拥有多少流动性资产,自己拥有了流动性资产,怎样保值增值,看别人是怎样做的。
金融“核心”有主动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含义,同时还必须认知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具有脆弱性。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着更易失败的本性,又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在一定的经济周期阶段容易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现在常通用的是广义金融脆弱性概念。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稳定性相辅相成,其稳定性发挥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其脆弱性发挥着对经济的阻滞作用。在我国,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稳定性并存。为什么强调:金融要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着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着力支持“三农”和普惠金融的成长,就是因为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要知道现代经济一切活动的背后,都有一只强大的金融之手在支撑;反之,近年来席卷全球的各类金融乱象,则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良性健康发展。要知道金融支持经济服务民生,最终是要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经济的、文明的成果,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无效益的。普惠金融着力搞活金融,着力于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能推动金融“活”和“稳”的高度契合。
二、考察金融怎么发挥核心作用应有的逻辑思维
金融怎么发挥核心作用,决定于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行为决定于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经济人的假设,有半经济人的假设。在当代,参与者如企业家的价值观受外部约束的条件多,而约束条件增多的原因,又受执政者意识形态和国际公约的左右。比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财富观”“生活质量取向”,等等。所以,金融要发挥核心作用必须考察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概括地说:从宏观上要考察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状况;从中观上要考察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从微观上要考察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考察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①怎样判断一个国家富不富有;②一国经济怎么发展;③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怎样提高。考察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包括: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如珠江三角洲企业为什么外迁); ③城乡差距(特别是农民、农业、农村的变化)。考察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的问题有:①一部分家庭是怎样富起来的(这里有机会均等不均等的问题); ②创造什么条件让更多的人获得财产性收入(这里有怎么让农民拥有可增值的财产问题);③怎样为社会公众分散、转移风险(金融机构要为社会公众分散、转移风险)。按这样的逻辑思维,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考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考察框架
按这样的思维,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逻辑链应当是: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政策——经济发展了,谁得利;收入分配政策与收入水平——政策制定对哪个阶层有利,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流动性资产——有了钱怎样形成资产,含其中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与金融交易——金融交易决定金融意识;金融交易与金融中介——人们有强烈的金融意识才能推动金融中介发展;金融中介与金融业发展——各种金融中介的互动,才能推动整个金融业发展;衡量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证券化率。《人民日报》有文章说:2006年我国证券化率仅为42.8%,发达国家基本超过100%。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美国直接融资比重高达88%,而我国仅为2%。
三、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上
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上。对于这方面的理性认知应当有:①实体经济不只是第一、第二产业,还应该包括第三产业即服务业;②支持实体经济是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③支持实体经济,金融要与多方配合。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上,这是因为:①实体经济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人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载体即使用价值,只能由实体经济供给。②实体经济是价值的创造领域,在这一领域人类的有效劳动创造价值,而有效劳动体现在实体经济劳动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但其劳动严格说来与创造价值无关或不创造价值。③实体经济领域中创造价值的增值部分成为一定时期这个社会的新增价值,所新增的价值是这一时期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金融领域的分配比如向银行借款还本付息,必须以国民收入为底线,超过了底线就违背了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转化的原理。进一步说,超过了这个底线就要产生国民收入的畸形分配,就要抬高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其中包括融资成本。
当代,金融的主导作用,感性地集中地体现在单位和个人所持有的资产的定价和波动的幅度上。定价合不合理,价格水平稳不稳定,资产价格会不会崩溃(资产价格崩溃必然导致金融危机),牵挂着各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利益分配,关系到金融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危及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安全。所以说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且是现代社会的核心。
还必须强调的是“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各地区均不例外。“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提出来的,是他继提出“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后又一次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定位为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同“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其逻辑关系是一致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它肯定了在当代经济社会中金融的地位和作用的主动性和主导性。
在当代经济社会中,金融的主动性和主导性,体现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和风险防控等方面。这些方面,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认知的,一个地区的状况怎么样,在一个地区做到了金融活经济活,一般说来就能实现金融稳经济稳。
四、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
金融运作归根结底是收集、储蓄、处理和交易信息的业务,在当代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金融的这些业务不受地理区域限制,让全球各地的人参与、享有和使用金融服务,学术界称为金融的包容性(inclusive financially stem)。金融的包容性具体体现在金融的可得性、可负担性、全面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中。可得性是指客户不论他处于什么阶层、地位,经济条件如何,都能够基本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根据需要即时获得金融服务;可负担性是指有金融需求的每一个人对金融服务的价格都能够承受;全面性是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能够包括各类客户,特别是能够包括未享受和未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人群;商业可持续性是指金融机构在运营中在财务上能够自给自足,自求发展。包容性中的这“四性”,必须有合适的技术支撑,在当代其技术支撑就是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涵盖互联网、人工智能硬件、大数据云计算等诸方面。我们说网络信息是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撑,就是让这些方面的技术在开辟触达客户、服务方式、渠道融合以及风险控制等领域,发挥传统金融不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相对于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而言,互联网具有用户和渠道入口的巨大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金融机构可有效突破地理和空间限制,提升他们触达及连接用户的能力。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产管理和风险定价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客户触达及获取方式上,主要通过网点辐射、路演和线下广告这些途径,其所覆盖的领域有限,获客成本高,容易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互联网的功能是把握或激发用户需求,创造服务场景、发现和重塑客户关联,同时提高有效资源的周转效率和服务客户频次,实现客群、渠道、产品、交互及周转频次等多维度相互叠加的全面价值发掘和创造,即抓住并黏住客户,创造反复提供服务、延伸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覆盖面、加速服务循环的机会,找到双方乃至多方的共赢点。
相对于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能力而言,在支付清算方面,由于网络支付具有能够满足用户存、取、借贷、理财、记账等多元化需求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主流的使用方式,这就要求银行积极推动数字账户快速融入社交、旅游、消费等生活场景,提升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在融资借贷方面,由于“去中介化”的网络融资理念已逐渐被社会理解并接受,银行需要重新搭建融资平台,对接投融资需求,重构借贷业务模式以获取新的竞争力;在理财服务方面,技术成熟降低了理财服务的门槛,促使网络理财放量增长,银行可借助机器人投顾变革传统的服务方式、提升运营效率,进而将服务客户扩大至大众市场。
相对于传统的银行支付渠道而言,由于互联网占领了大量的用户入口,银行就必须构建以网络支付为基础,以移动支付为主力,以实体网店、手机银行、电话支付、自助终端、微信支付为辅助,多渠道融合的服务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银行风险控制而言,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依靠其线下的海量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并依托线上所掌握的情况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估和鉴别,能够较准确地对客户评定信用等级,掌握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以及由此能够细分客户群,使得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可能产生的风险得到控制。
总的说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金融服务模式具备成本低、效率高、速度快、门槛低、精准度好等特点和优势,使得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互利共赢,近年来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银行与四大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先后开展合作,更进一步证明了网络信息是银行包括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撑。
五、金融制度的安排必须探究当代金融资源配置的变化
(一)当代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已发生了变化
金融资源大体来说,是金融领域中能够作用于客体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它的主要内容是货币资金及有价证券。此外,社会成员之间的信用以及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信用也能够称为金融资源。我国的金融资源主要掌握在国家或政府手中,这不仅集中体现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独资银行以及国有政策性商业银行占领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而且表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也基本上是国家或政府控股。这种状况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我国金融制度的性质和体制设计决定的。也就是说,我国金融资源集中掌控在国家手中,具有垄断的性质。
但是,必须看到,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兴起,金融资源的配置已经在发生变化。
我国现阶段的现实是从事经营金融业务不仅是机构,同时还有自然人。其中既有依法合规准入的各种金融机构,也有非金融机构和主要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如蚂蚁金融、京东白条、众筹、共享单车押金、委托代理、借贷宝、风险投资基金(VC)、脱权投资基金(PE)、母基金(FOF)等。可以说,不论是机构还是自然人,从事经营金融业务活动的形式,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这些业务活动美其名曰:“金融创新”“金融业的新业态”,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对此,在这里我们存而不论。我们要指出的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这种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猛烈地冲击着我国长期以来稳固的金融体系,也巨量地分流了宝贵的金融资源,并将继续影响人们的金融消费和我国的金融生态。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国,党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所谓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和引领,就是要体现党的意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奋斗目标,实现“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庄严承诺,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生态美好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这当中,凝聚金融力量发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活经济活”的作用至关重要。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金融机构实现发展的重大挑战和机遇。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服务理念,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提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伟大实践中当先锋挑重担。
(二)当代金融资源配置的客体已发生了变化
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以来,金融资源配置的客体——金融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产流通企业融通资金的需要。也因为在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又主要是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推动的情况下,企业融通资金主要靠各个层次的商业银行。但必须看到,金融资源配置的客体金融业务服务的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①它要推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通常称为服务业如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业甚至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即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它要推动环境生态的恢复和优化。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价值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环境的诉求和偏爱。此外,人们要享受绿色的生活资料,以保证人们的健康和长寿,它表明金融资源的配置早已不能以商业价值去衡量而必须以人文价值去衡量。③它要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科技是生产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④它不仅要推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推动公益性、准公益性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业服务的对象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要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四方面的变化,总体上来说,金融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这样的功能要靠普惠金融去实现,去维护,去彰显,让人们能够有获得感。
(三)当代金融资源配置主客体双方关系已发生了变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重情义,恋旧情,知恩图报,铸就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当金融施行“以民为本”,当金融消费者有个性需求,而金融业对消费者又付出关怀时,金融业收获的不仅仅是新业务增长带来的利润,更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情感纽带,这种情感联系有助于树立金融机构在社会上良好的公共形象,为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社会基础。比如金融机构针对一些弱势群体推出“急人所难”的金融服务,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客户群,而更重要的是银行关怀弱者的人文理念。再如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推出助学贷款,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改变命运。这样,受益的学生就会因为这份特殊情感而成为这家金融机构的忠实客户和推介者。金融机构关怀的人越多,其回报的“泉水”也就会越多,就越有利于金融的长远发展。
这样的金融资源配置主客体双方关系的变化,需要在一定的金融领域建立、深化、弘扬,而这一领域应当是普惠金融。必须看到普惠金融的实践,正改变着金融领域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Z].新华社,2019-02-23.
[2] 海曼·P.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 [M].石宝峰,张慧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 曾康霖文集:基础与前沿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4] 曾康霖.漫谈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及其制度安排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