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培养孩子对老师的敬爱之心
古人云:“疾学在于尊师。”一个人要想很快学得知识,首先就要找一位老师,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不忘老师的教导之恩。父母一般都会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但却不是每位父母都记得叮嘱孩子要感念师恩。
远在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从小就聪明伶俐,特别喜好钻研学问。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任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的进一步深造。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天气非常寒冷,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正赶上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俩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进屋。
程颐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尽心尽力地教杨时与游酢,杨时也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他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且在跟随老师的同时,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
事实上,尊重老师并且懂得感念师恩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都不会差。因为他的内心对老师充满了敬爱之情,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这样的孩子也会赢得老师的喜爱。
那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感恩老师的教诲呢?
父母要做个好榜样
如今,个别父母喜欢挑剔老师,甚至在孩子面前说老师这里做得不好,那里教得不对。其实,老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是一回事,假如由于父母的挑剔影响了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孩子就会不再信服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可能就不注意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下降。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做出“尊师重道”的榜样。孩子看到父母对老师都如此敬重,他的心底自然也就对老师尊敬有加。
要经常告诉孩子感念师恩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就无法和后面的知识串联起来。教育也是同样的,如果没有启蒙老师将孩子领进知识的殿堂,他就无法继续深造,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此,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每一个教过他的老师都对他有着恩惠,要常感念师恩,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
鼓励孩子用实际行动感恩老师
每逢教师节,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给老师做一张贺卡,或者打一个电话,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在收到学生的祝福后,会感到很欣慰。即使老师已经不教孩子了,孩子如果仍想表达自己的祝福,父母应当给予鼓励。
一个能尊敬老师的孩子,也就能重视自己的学业。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对老师的敬爱之心,教他从内心深处真诚地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