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研究的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口老龄化
对于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方面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加,并且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以国际标准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社会结构呈现老年状态,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在1986年出版的《人口学辞典》中对人口老龄化下了定义:“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81]”从国内外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所谓人口老龄化隐含着老年人口增长之意。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相对的解释,既可以理解为人口年龄结构此消彼长的变化结果,即可能是由于出生率较低而导致的少儿人口数量下降;还可以看做是由于医疗、经济等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平均寿命增长,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而导致的,总之只要引起老年人数的扩张就意味着老龄化[82]。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开始,老龄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上升。曲海波就我国老龄人口的发展趋势概括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5个特点:第一,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起伏变化;第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速度超过欧洲各国并且仅次于日本;第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第四,在今后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中国老年人口将始终占据世界首位;第五,中国在经济条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83]。
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口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养老问题、生产力问题以及政府管理中退休问题、财政问题等等。从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至今,这些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研究的热点。
二、城市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最早对“社区”进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社区的含义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而在我国原本没有社区一词,在1987年,我国民政部门首次提出“社区”一词,是由英文“community”一词翻译而来。从社区一词产生以来,众多学者对“社区”展开了研究,并普遍认为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所以,社区可以被定义为:人们通过互动形成多样化的社会关系,在共同认同的社区文化下,从事不同社会活动的地域生活共同体[84]。
而城市社区是相较于农村社区而言的,城市社区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国外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较早,根据发达国家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影响社区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政府以及社会三方力量之间的协同,二是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根据各个国家具体情况的差异,每个国家社区建设的形式有所不同。美国的社区自治程度比较高,社区内实行民主管理。而我国社区的治理历程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政府推动和社区自治结合型以及自治型三种形式。不同治理模式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得以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服务意识;第二,权责不明,社区、街道、政府之间权责不明确;第三,居民对社区的认可程度还需提高。要解决以上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原有的传统养老模式的功能在不断退化,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由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兴起,由最初的试点城市到现在的广泛推广已经发展了十几年。
国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主要是来自对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思考。英国的社区照顾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方式。“社区内照顾”是由家庭、邻里以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群体对老年人进行照顾;“由社区照顾”是指由社区内的专业养老机构提供服务[85]。国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区、街道、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服务于社区内的老年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这一模式与英国“社区内照顾”的方式较为相似。随着社区居家养老而产生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提供的各项养老服务。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调动社会的各方力量,形成的以家庭为核心的,融合社会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而打造的最能满足老年人需求、最符合老年人意愿,同时还能够保障老年人尊严的养老服务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同于在家养老也不同于机构养老,而是将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当中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之中,保证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而这种形式是由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多元主体共同协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养老模式,主要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从目前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可以仍旧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当中,老年人生活的社区通过各种社会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因此,对于深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而不愿意离开家庭到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老年人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既可以继续在自己家中接受家人照顾,又可以享受到各类服务的愿望,并且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既可以减轻政府对社会养老建设的投入,还能够减轻老年人的家人、子女对老年人生活照料上的负担,实现了一种“双赢”。
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符合老年人传统思想的养老服务模式。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