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简介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创办于2000年,每年一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起和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年度高层学术论坛。论坛宗旨是,针对当年的重大宏观经济现象,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为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智库”作用。
论坛创办十余年来,分别以中国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与投资政策为主题,对中国公共政策、住房政策、服务业和开放性经济的发展及更为宽泛的“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论坛不仅向社会提供权威决策部门的政策解读,而且还有来自学术界资深学者的深层分析。与会者中,除中国大陆学者外,还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国问题专家。目前,论坛已不仅仅涉及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更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决策参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第十一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于2010年12月3日在北京召开,该届论坛的主题为“宏观经济与价格改革”。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大发展机遇,但同时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也面临通胀预期明显增强、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深化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国内外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深化价格改革以及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对完善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本届论坛以“宏观经济与价格改革”为主题,主要议题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金融危机后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的问题与出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定价权”四大板块。论坛邀请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专家、领导和国内外知名智库学者等,共同研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价格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问题。本届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准确判断和把握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价格改革,增强中国在国际能源资源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优化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效果,并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