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觉醒和行动:公平社会转型的微观基础[1]
——以建筑业农民工社会工作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郭伟和
摘要:建筑业农民工被形容为21世纪的“包身工”。在弹性、高薪的外衣包装下,掩盖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严重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问题——劳动合同缺失、劳动风险增强、工资持久拖欠等。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干预,促进建筑工人意识觉醒和权益保护,从而实现一种公平的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工作的独特使命。本研究基于一个劳工服务机构的工作案例,初步探索中国转型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进行持久的公民意识和阶级意识教育,推动工人的意识提升和工人组织发育,连接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倡导,推动建筑业农民工的权益表达和增权行动。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 分包体制 转型社会工作 劳工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