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二
拿到通成送来的书稿,感到非常高兴。他是我指导的2010届博士,毕业之后到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作,长期专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现担任该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主任。2014年,他出版的第一部专著《公务员工资收入地区差距研究》,对公务员工资领域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地区附加津贴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16年年初,因工作需要,他从工资福利研究室调任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开始承担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工作。应当说,本书既是他从事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他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开展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本书显著的特点是,谈工资而不仅限于工资、跳出工资来谈工资。正因此,本书定位为从治理体系角度研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既准确,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015年10月,我接受财政部的委托,承担亚行资助的“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邀请通成主持有关“中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即其中一项子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问题不仅是薪酬问题,更是管理体制、机构编制、财政保障等多方面问题的交织。因此,我提出要聚焦“工资治理”这一命题,来深入讨论我国公共部门的薪酬改革。我本人撰写的研究报告表述为“中国公务员工资治理体系研究”通成的研究报告题目也改为“中国公立医院薪酬治理体系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财政部、人社部和亚行的高度评价,并且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批示。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通成被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聘为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这也是对他多年来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极大肯定和认可。在这本书里,通成将工资治理的思想应用到整个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既进一步梳理清晰了“工资治理”的概念,又丰富了“工资治理”的内涵和外延,并探索构建出一套新的体系。
将“强化公益属性”作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并且紧扣强化公益属性来统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各个部分,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我国事业单位类型众多,非常复杂,各项改革难度巨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方向,因此,如何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这本书提出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落实到对事业单位的评价指标中,并将评价结果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领导人员薪酬等紧密挂钩,从而探索一条通过事业单位工资进行综合施治来实现强化公益属性的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不仅聚焦理论探讨,更关注工资管理实践。书中对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单位层面绩效评价等技术和操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好的构想和设计,对政府工资主管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总之,就工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而言,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衷心希望通成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事业单位工资问题,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也期望国内更多年轻的学者,投身这一研究领域,为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人才吸纳、维系和激励机制,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推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原院长、教授
曾湘泉
2019年8月9日于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