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没有绝对好的原生家庭
通过众多的案例,我们可以对原生家庭产生伤痛的原因略窥一二。遭受原生家庭伤痛的孩子,其父母身上都有些内在不成熟的特征。正因为这些父母的人格不成熟,所以会忽略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基本情感需求,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破坏着孩子内心的安全屏障。同时,没有多少家庭接受过系统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洗礼,因此很多抱怨父母不够好的儿女,根本不明白其父母经历了何种原生家庭模式,留给了他们哪些不好的烙印和问题。
在我的全息教练工作坊里,我们发现,有些家庭有世代流传下来的家族问题,比如暴力、冷酷、道德品行不良等。这些问题模式会代代相传,很难追根溯源,找到最终原因出自哪一代人。即便追溯到,人已作古,也无法把人揪出来问责。千万个家庭千万种模式,而这些模式就像变成了家族的基因一样,在不断被复制和被传承。因此,我们即便有源自父母的童年创伤,也不能直接去怨怼我们的父母,因为很可能是从我们的祖辈,或者是从更上面的祖辈那里延续下来的伤害。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每个家庭的孩子普遍众多,大人忙于生计,大部分孩子都是处于放养的状态,除了受父母言行的影响,就是接受父母的暴力惩戒,这谈不上真正的受教育。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空前逆袭。祖辈、父母集体呵护孩子,对孩子掏心掏肺,唯恐怠慢了孩子,却养育出许多巨婴型成人。
这两种模式,从结果上看,都是失败的养育模式。前者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可能引起孩子内心爱的缺失;后者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阻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健康发展。
如今进入了第三种家庭模式。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很多家庭又开始了多子女家庭模式。由于新一代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得到提高,国内图书市场涌现出大量的育儿类专业书籍,互联网也给家长们提供了即时获取育儿知识的渠道,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家长们科学育儿的意识和技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养育孩子从胎教做起,进入了科学的养育模式。但是,这并没有出现更多完美的家庭和孩子,反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空前压力,很多家庭产生了矛盾,孩子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
从以上三种家庭模式中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绝对好的环境,也没有绝对好的教育方式。即便是长久温和的养育,也抵不过父亲一次严厉批评给孩子留下的深刻烙印。这无不证明教育是个无比复杂的工程,因为人心是如此难以捉摸和揣测。
著名的钢琴家郎朗,为了实现父亲的音乐梦想,从小被父亲逼着苦练钢琴,完全没有任何游戏和玩耍的时间。郎朗9岁跟随父亲到达北京,打算扎根在京,发展音乐事业。然而事与愿违,在拜访第一位老师时,父子俩就遭到严厉拒绝。郎朗的父亲把在老师那里遭受的挫败感发泄到了郎朗身上,他扔给郎朗一瓶药说:“要么你将这些吃掉,要么就更刻苦地练钢琴。”郎朗以为是毒药,当时就被吓到了,他坚决地将父亲的药瓶推开,愤怒地说:“我凭什么要吃?”于是,父子俩又开始了在北京的音乐求学路。
你很难评判郎朗父亲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但是郎朗依靠自己的倔强和努力成就了比他父亲更精彩的人生。如今在面对那段往事,回忆数年来被父亲“逼迫”的弹琴岁月时,郎朗已经和过去和解,毫无怨言。这不得不引出另一句话,教育本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
原生家庭固然重要,但对于什么才是真正好的健康的原生家庭这个问题,却只有在理论上找到答案。
《原生家庭》这本书的作者建议,学会对自己负责,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
① 成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② 诚实地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③ 面对童年的事实;
④ 承认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⑤ 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⑥ 面对并且消除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⑦ 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他人时,改变自己的行为;
⑧ 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⑨ 重新获得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很多人是带着对过去的恨而生活的,当恨太多的时候,爱就无法进入,而一个没有被爱滋养的生命,要么走向枯萎,要么走向灭亡。若想要让生命重获力量,就要先放下恨,内心无恨,就是疗愈的开始。
有哲学家认为,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有些人会将自己留在童年期,一直陷在对父母的怨恨中,拒绝改变和成长;而有些人,为了追求饱满而幸福的人生,从童年的茧中奋力挣脱,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道:“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换句话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和成长的过程,童年的任何经历,都不是决定人生的枷锁,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可以在成长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认知,尽力为下一代创建一个无毒无害的原生家庭。同时,不要将上一辈的问题当作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