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季刊(2019年/第2卷/第3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政治经济学理论进展

世界劳动、世界市场与国际价值量的决定[1]

宋树理[2]

【摘要】本文在“国际等价交换”和“世界劳动价值论”两个基本假定条件下,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导方法,提出了不同货币流通制度下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国际价值量函数表达式。按照世界劳动总量按比例分配的逻辑,世界劳动总量先是根据第二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在出口商品的所有行业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而决定行业国际价值量;然后再根据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在出口商品的单一行业内部按比例分配,从而决定单位国际价值量。而世界市场的有效需求只能通过影响国际价格和出口商品量来影响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比例,进而作用于国际价值量的变化。这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关系和国际不平等交换机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国际价值量表达式 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 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

在单位出口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决定中,如果只考虑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而没有同时考虑第二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产生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不具有真正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整个社会所有行业平均的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3],“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一个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而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是世界范围内单一行业生产出口商品所投入劳动量决定的国际价值量,并不是所有行业生产出口商品所投入的劳动总量决定的国际价值量。前者可以称为“局部均衡”国际价值量,后者则是“一般均衡”国际价值量。二是,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不能反映世界市场的必需性:一方面,不能说明世界市场在国际价值量决定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也不能区分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和世界市场在国际价值量决定过程中的不同影响,从而会异化世界市场对国际价值量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不能揭示世界市场影响的国际价格即国际交换价值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或者说,不能提出国际价值量与国际价格的关系方程式,阐明国际价值是国际价格的决定基础。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下,依次推导物物交换经济、金属货币流通经济和纸币流通经济等三种国际贸易模式下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国际价值量表达式。再按照世界劳动总量按比例分配的逻辑,有效区分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对国际价值量的不同决定作用,说明世界市场只能通过影响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比例来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变化。并且,无论用何种国际货币来统一标价,国际价值量的表达式只是在国际价格的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别,并不改变商品内含的世界必要劳动量。由此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同样适用于国际生产和交换关系分析,且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国际不平等交换等经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