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灾害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灾害的分类

灾害根据发生的原因、反应规模、发展速度和发生地区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最多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原因进行的分类。

(一)根据灾害发生原因分类

根据灾害发生原因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又称技术性灾害)。

1.自然灾害 是指发生在地球表面系统中,能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包括:①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②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③洪水灾害: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④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⑤地震灾害:包括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⑥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⑦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人为灾害 是指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致灾过程和结果,包括:①人类不合理活动直接导致的灾害,如过度开垦、大气污染、水污染等;②人口机械性增长造成的危害;③人为自我致灾过程,即决策失误造成的灾害过程;④其他灾害,如大型交通事故(飞机、列车、汽车和沉船事故)、传染病的传播(非典、禽流感等)、煤气爆炸、战争、建筑物的倒塌、停电、恐怖活动等。

(二)根据灾害反应规模分类

根据反应规模可分为一级灾害、二级灾害和三级灾害。

1.利用灾害发生地区内部资源能够恢复原状的灾害为一级灾害。

2.规模比较大,需要邻近地区帮助才能恢复的灾害为二级灾害。

3.需要国家之间救助的大规模灾害为三级灾害。

(三)根据灾害发生速度分类

根据灾害发生速度不同所提供健康服务方法和期限也不同。

1.非常紧急型 需要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应对和患者的转运等,大部分见于人为灾害,要求投入具有高度熟练技术、反应敏捷的救援队伍和急救医疗队伍。

2.紧急型 见于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多在4~5天之内可决定灾害发展趋势。应对这类灾害特别需要平时的灾害应对训练。

3.长期型 如洪水、恶性传染病的传播、旱灾等,经过2~3个月或更长时间逐渐发生,要求救灾人员具有综合管理能力。

(四)根据灾害地区的特点分类

所有的灾害可分为城市型灾害和地方型灾害。

1.城市型灾害 是发生于城市的灾害。城市型灾害要考虑由于各种设施、人口密集造成人员伤亡的增多或因水、电和煤气等的供给中断而造成的医院瘫痪状态等。

2.地方型灾害 地方型灾害要考虑由于地区的偏僻而造成的通信和输送障碍,会影响灾害的应对,有可能影响及时的救护。

参考文献

1.赵美玉,王金道.灾害护理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

2.李永祥.什么是灾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核心概念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2-20.

3.陈力,杨喜珍,赵炜,等.灾害与灾害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8):625-628.

4.岳茂兴.灾害医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向.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5):1476-1479.

5.麻晓林.灾害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

6.吕传柱,张海涛.灾害医学的现状与展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33-936.

7.梁必骐.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防范.广东气象,2007,29(3):39-41.

8.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地质论评,2010,56(6):86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