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效率与时空演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河南省与全国对比分析

一、河南省与全国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1.经济总量对比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1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0309.5亿元,比2017年增长6.6%。由图3-13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且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004年的5.56倍。但可以发现,我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起伏不定,2007—2009年急剧下滑,2010年开始增长,增长率为18.25%,之后增长速度先降后增,2018年增长率为9.69%。对比图3-13和图3-2可以看出,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与全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一致,从2004年和2018年增长倍数来看,河南省增长幅度与全国总体增长幅度大致相同,但稍微高了一点,说明河南省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从图3-14可以看出,在2018年生产总值中,广东省、江苏省具有较高的生产总值,且明显领先于其他省市区,主要是由于较强的生产制造业使这两个地区产生经济优势,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西藏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最低,且明显低于其他省市区,经济实力较弱。河南省位居第五位,排名比较靠前,说明河南省的经济实力比较靠前,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图3-13 2004—2018年我国生产总值及环比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2005—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3-14 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生产总值分布图

资料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2.区域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根据2018年统计公报,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4734亿元、366001亿元、4695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5.8%、7.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7.6∶40.5∶51.9调整为7.2∶40.6∶52.2。

从图3-15我们可以看出,2004—2018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相对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幅度较小,且波动幅度较为平稳,第二产业增加值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先降后增再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发展趋势。从表3-30可以看出,我国15年间三大产业布局发生的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2.92%调整为2018年的7.19%;②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45.90%调整为2018年的40.65%;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41.18%调整为2018年的52.16%。

图3-15 2004—2018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增加值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2004—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3-30 2004—2018年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数据由2005—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对比图3-15和图3-3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与全国总体产业结构变化大致相同。河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但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13年开始一直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显著,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效果与全国相比不太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