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林登:民宿要追求灵魂感
【人物简介】林登,美国人,云南喜林苑品牌创始人。中国电影里第一个外国男主角,曾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年轻的摄影记者。
【坐标方位】云南大理
M:美宿志
L:林登
为激情,而不是金钱
M:您把家里的房子、资产都卖掉来中国发展,主要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L:有三个点我觉得最重要。第一是我对中国一直有着责任感。我走了那么多地方,我觉得很多国家、很多人对中国的认同和了解不够,所以我觉得我可以,也非常愿意来到中国,为中国出一份力,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美和智慧。第二是为了感恩。我觉得如果没有中国就没有我太太和我的孩子,如果我没有被中国“领养”,我就什么都没有。第三是因为我爸爸说的话。我爸爸经常提醒我和妹妹,要在工作中找到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我也把这个精神传承给了我的孩子们,所以现在我想让我的孩子们过来中国,看到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愿意去努力。
M:我们特别能理解这种精神,让孩子理解到财富来之不易,也让孩子见证父母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
L: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现在只是遵从父母营造的一种所谓成功平台的规定,片面追求高分数、上名校,从而整日埋头上补习班、兴趣班。我感觉这样孩子会缺少一种对于自身梦想、自我快乐的追求,完全是活在了爸爸妈妈给他编织规划的一种人生里。我觉得父母的要求不应该成为孩子所要追求的目标,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不一定只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可以遵从自己的本心,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寻求自己的梦想。
M:当时您到过桂林没有?您对中国的哪些城市比较喜欢?
L:去了桂林几次。除此之外我还去过很多地方,比如玉林、德天瀑布、福建、景德镇、广东……当时我在找适合做第一个喜林苑的房子,对建筑有一些要求,第一需要老房子,第二房子改动不要太多,在这些条件下去找了很多地方。后来我找到了喜洲,这里的建筑比较满足我们的需求,不用过多改动。
M:当时看到喜洲是直接决定下来的吗?
L:并不是,刚开始只是在这边的院子里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去了其他地方寻找,最后通过比较才确定了喜洲最合适。建立第一个喜林苑时,我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但是,我愿意尝试。第一个投资点是喜林苑,第二个是我们的国际教育基地,我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这上面,房子也卖掉了,还要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不过,我觉得激情很重要,希望我们的民宿行业更有价值。
M:开第一家店最困难的是什么?
L:前期的困难是我跟我太太都不了解中国的一些手续,不清楚中国的各种手续怎么办。
民宿要追求灵魂感
M:喜林苑花了多长时间来装修?开业初期生意怎么样?
L:装修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我们是2008年4月份开业,刚好是北京奥运会那一年。但那一年出现了金融危机,对外国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去旅游,过了18个月后才开始有一些生意,但不会满房。当时我还要出资去维持运营,员工有收入,我个人没有一点收入,到了2011年我的其他公司才有一些收入。后来我发现很多杂志、媒体都对我们的故事感兴趣,都会来找我,他们觉得一个美国人有这样的故事,能把一个国家级的文物变成民宿这件事情很稀奇,所以马上有《外滩画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来采访我。
M:喜林苑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L:这个名字是我们团队共同起的。一开始,因为这里是喜洲,所以就取了“喜”字,我的名字有一个“林”字,“苑”字因为是它本身就是个院子,是个花园。
M:有些民宿装修的时候,过度吸收西方文化,弱化东方文化的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L:我理解一些民宿会依靠设计感来吸引人,我也不会反对。有时候我觉得民宿的“民”应该是人民的“民”,一些民宿老板可以想办法把当地的文化、人民融入民宿里。做民宿,我们不能学习别人的表面,光学他们的洗漱用品是什么样的是没有用的。我们喜林苑的重点、卖点就是灵魂。我们的缺点就是我们的卖点,因为它是文物,不用一味注重设计感,灵魂就是来自我们的文化。现在注重新潮的设计,可是10年之后可能会过时,我很担心我们现有的传统文化会被以10年一个模式的形式破坏掉。我并不是要批评、冒犯任何一个设计师,我觉得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只是觉得以后我们民宿行业应该用更多的好想法把我们的软件提升。
我希望民宿要追求灵魂感,我认为在中国更有必要这么做,我们都应该当中国文化大使,起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我觉得民宿和酒店要分清楚,民宿如果没有灵魂,那它就是一个漂亮的酒店。光是在民宿里配一个几万块的浴缸,我觉得这对当地的贡献不够,而且也是有点小看当地的资源。其实民宿老板,硬件不需要投资那么多,把当地文化、人民融入我们的民宿,使其成为一个卖点,远比我们把电视、意大利牛皮沙发当卖点有想法。我觉得我们公司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M:洱海有很多地方为了保护环境,拆了1000多家民宿,这对民宿界是影响很大的,您对这个怎么看?
L:从“仁”的角度讲我当然是很关心,我觉得有一些人的初心和我一样,来大理追求他们的梦,在这个方面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个环境,这是为了大理必须做的事情,虽然可惜,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常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我肯定是要保证合法经营的,要让自己有安全感,也要让来这里的人有安全感。每个人旅游的目的可能都是不一样的,需求不一样,我们针对的客户群也是不一样的,我并不反对其他酒店的经营模式,我认为住宿业应该是多样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所有酒店、民宿都要一味地把自己固定在文化的圈子里。中国住宿业需要不同的模式存在,毕竟现在城市人压力太大,很多情绪需要释放。就像洱海,有问题了就尽快处理,让洱海快点愈合。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洱海好,大家的初心都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处理方式、沟通方式可以更柔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