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离不开的全栈运营高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结构化拆分工作

结构化拆分也是运营分析问题时最常用的手段。记得我刚刚做手游时,计划把游戏的脉络梳理出来,玩了一周后,我在小本子上把游戏的主要玩法、次要玩法、装备路径,用树状图的形式画了出来,游戏的全貌了然于胸,这就是结构化拆分的现实用途。

1.什么是结构化拆分

结构化拆分是将与事物有关的各个事件,按照层级关系,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工作方式。其拆分原则是,各事件之间相互独立,从最大的事件拆分到最小且无法拆分的事件为止,比如最高级——涨粉、最低级——转发活动。

2.结构化拆分的作用

结构化拆分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所有相关的工作内容。做运营的同学都知道,运营是个十分繁杂的工作,领导问你在做什么时,经常会一脸蒙圈,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通过结构化拆分,运营可以将自己做的所有事情,按照目的罗列出来,罗列完毕后,一眼就知道在做哪些事情了。有的事情耗时少,很重要;有的事情耗时多,不重要,比如数据录入,根据这个也可以进行工作内容优化,通过提升单位时间的产出来提升工作效率。

以用户运营为例,每天做的事情会有用户问题反馈、用户建议收集、QQ群维护、软文铺设等,事情与事情之间关联性不大,这是最底层的事件,继续往上走,它们都属于提升用户体验模块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提升用户分享产品又在同一个层级,这个划分也不绝对,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划分,最高级拟为用户价值,也有可能用户体验是最高级,都不存在对错。

提升个人对工作的认知。结构化拆分梳理完毕后,个人对工作内的所有模块都十分清晰了,如果不了解的,还可以通过询问同事获得信息。比如文章开头举的例子,如果将一个游戏给你,让你说出游戏的好坏,可能一时半会儿不知道从何入手。假设游戏是《王者荣耀》,我们玩几天后,把这个游戏做拆分,从大玩法拆分到小玩法,拆分后,我们对游戏的了解要比任何经常玩这个游戏的人还深刻。应用到工作中也是如此,对工作内容做拆分,就知道做的事情在公司大目标中所起的作用了。

结构化拆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全盘认知能力。结构化拆分看似简单,但要拆分正确、有意义,要求我们有全盘认知的能力。所谓“站在月球看地球”,类似这样的高度,当你拆分起来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我在做公众号时,也对其他同类型公众号框架进行过拆分,自己做的时候,基本上就知道大概玩法了。

举个例子,让我们拆分一个活动模块,大家都没有问题,活动模块下包含活动物料、人员、形式、跟进等。但如果让我们拆分公司的收入结构就有点困难了,因为不了解,或者认知不到。作为运营,提升自己的结构化拆分能力可以从小的运营工作拆分做起,慢慢提升,当能够把公司业务作以拆分时,就可以做运营经理了。

3.如何结构化拆分

(1)熟练使用各种工具

像我最开始做拆分时,不会使用工具,只能画到纸上,可给领导看的时候,总不能拿一页纸去说吧,尤其是我这种字写得还很丑的,真是惨不忍睹。做结构化拆分最常使用的工具有Excel、Word、脑图等。具体选用哪种,要看个人擅长和公司的要求。

我在不同的公司工作后,发现真的不一样。有的公司全部用Excel,有的公司全部用脑图,有的公司全部用PPT,几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也用PPT,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也不好用其他工具,甚至我在做数据展示时也选用了PPT。

我推荐使用Excel,里面有个工具是SmartArt,可以很便捷地做出图形来,有流程图、层级结构等,编辑起来也很方便,让我纳闷的是为什么WPS没有这个功能,每次做层级图,还得专门下载个Excel。网上还有一些流程图在线制作网站也很方便,百度搜索“流程图”就行,其实就是把拆分出来的内容,以一种漂亮的形式展现出来。

(2)熟悉公司业务的每个模块

对于新手运营来讲,可能有点难,主要是工作中接触不到。刚开始工作时,接触的都是一个模块的工作,比如数据运营,就是做数据,其他的接触不到。在大公司干了几年的也是这种情况。我建议把一个模块做精后申请换岗,去做其他模块。如果是在小公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老板希望你把所有的模块都接手了,前期虽然辛苦点,但是用一两年时间把运营模块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后,在做结构化拆分时,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手到擒来。

互联网公司的第一考核都是收益,运营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围绕收益来的,即便是提升用户口碑,也是为了拉新,从而间接地提升收益。从收益的角度来看,运营的模块就不局限于数据、用户、活动等内容了,还包含版本开发、广告投放、公司的战略等,对这些模块,运营不可能完全了解,但是要写进去。在几年的运营工作实践中,我发现一旦做久了,思维容易固化,做的事情也是如此,在没有新的增长点时,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例如广告投放,写进结构拆分模块中,作为拉新的一种方式。

(3)多人讨论,力求详尽

一个人的认知毕竟有限,除非对自己能力十分自信,否则在做拆分时,还是要找人讨论一下,比如技术就容易漏掉。我在做公司收益拆分时,按照收益的来源进行拆分,分成了APP内和渠道两块,觉得要想提升收益,最终的落脚点是提升用户活跃度,在渠道方面,是增加在学校的广告投放。这个计划给老板看后,指出了第三条路——电销,即跟进已经注册过的用户,电话推销产品。这种方式我完全没想到,后来补了进去,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结构化拆分最重要的一点是详尽,涵盖所有涉及的事情。拿用户活跃度来举例,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方式有哪些呢?活动刺激、提升留存、用户维护、老用户召回,这些就够了吗?不一定,还有提升新增用户数、非常规手段刺激(比如诱导打开、后台拉起),以及一些还没有想到的方法,写到万能项、其他中。这个拆分出来的表,会随着自己认知的提高而变动,半年之后做同样的工作结构化拆分,做出来的可能就不一样,会增加新的知识,剔除过去理解有误的点。

(4)临摹可以快速提高做结构化拆分的能力

我在群里经常遇到有小伙伴找运营计划模板、竞品分析模板的,结构化拆分的文档也是有模板的,有模板在,新手在拆分事件时,只需要修改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第一次做出来的东西可以拿得出手。我在做流程图时也是照搬别人的模板,删删补补,最后输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文档。

结构化拆分的文档网上不一定找得到,这些一般是公司内部的东西,不外传,也可以找熟人要,运营新人要“不耻下问”,还有各种运营群的共享文档里,也有模板可以下载。说句题外话,一个会做出超级漂亮的文档的运营,在职场是很受欢迎的。

4.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1)探讨盈利新方案时

公司经常开会,开会时经常提起收益,提起收益时经常说如何提升?每次提到这个问题时,我就拿出做的收益结构拆分图来,指出每个环节可能带来的收益,以及哪个环节已经饱和,哪个环节有增长的可能,通过结构拆分的表格,与会人员就能够听懂我的说法,在提需求时,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比如我说要做一个积分系统,刺激用户持续登录,从而提升广告收益。在应用分发收益几近饱和时,广告收益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因为有了表格,这个提议很快通过,并进行了开发。

(2)给下属培训时

在给下属做业务知识培训时,要有脉络。我最喜欢的是按照业务结构化拆分的表格来讲,从最上面往下,一层层地讲,讲到最后,下属对业务有了大体的了解,当讲到与下属有关的工作时,可以详细地讲。既可以让员工学到知识,又可以让员工产生领导懂得真多的想法。有了这样的想法,管理员工就顺畅多了。

(3)个人总结时

运营要时不时地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工作做总结,对所学的新知识做梳理,这个结构化拆分是对之前工作总结的一种方式,如果能把所学的知识按照树状图梳理出来,让领导看下是否有理解不对的地方,一点点修正认知,可以快速提升个人的运营水平。

小结

做结构化拆分是个思考的过程,由于人的天性是趋于慵懒的,能不思考的尽量不思考,所以,能够主动对工作做拆分的运营并不多,这也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优秀的运营比较少。大家在掌握了结构化拆分的技能后,最重要的是勤于去做,即便没有领导安排,也要主动找事做,要知道看得再多都是别人的,记到脑子里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