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职业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与发展、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第二章至第九章,从职业过程、职业关系、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构的角度展开,详细阐述了职业生涯、职业角色、职业生活、劳动关系、职场互动、职业分层等专题内容。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从职业制度的角度展开,介绍了现实生活中职业信息监测、职业资格、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开发等几个重要的问题。全书总体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总体结构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姚裕群:《关于职业社会学的几个问题》,《科学·经济·社会》1990年第2期。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4]刘思达:《职业的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林源:《人的本质、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方莉莉:《人的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天山论坛》1998年第1期。
[6]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7]Super,De,A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st,No.05,1953,p.185.
[8]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9]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10]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12]因果律是指事物之间最重要、最直接(可以间接)的关系,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
[13]奥古斯特·孔德(1789—1857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实证主义和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
[14]王小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打通实证与理解的藩篱》,《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5期。
[15]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古犹太教》等。
[16]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德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7]Gary Hamel,Revolution vs.Evolution:You Need Both,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9, 2001,No.5,pp.150-153.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