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學案》原本復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三 永嘉學案之一

正字周浮沚先生行己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人也。學者稱為浮沚先生。少而風儀秀整,語音如鐘,十行并下。遊太學。時新經之說方盛,而先生獨之西京從伊川遊,持身艱苦,塊然一室,未嘗窺牖。嘗作《顏子不貳過論》曰:「過不必大,豪末萌于心,而天地為之應。悟不必久,斯須著于心,而天下歸其仁。」伊川亦稱之。吕與叔時在同門,先生亦師事之。豐清敏公為司業,一日騶從鬨于堂下,先生上書規之,清敏為巽謝焉,時兩賢之。成元祐進士,求監洛中水南糴埸,以便從學。

先生未達時,從母有女,為其太孺人所屬意,嘗有成言而未納釆。至是,其女雙瞽,而京師貴人欲以女女之,先生謝曰:「吾母所許,吾養志可也。」竟娶之,愛過常人。伊川常語人曰:「某未三十時,亦不能如此。然其進銳者其退速,當慎之。」其後先生嘗屬意一妓,密告人曰:「勿令尹彥明知也!」又曰:「此似不害義。」伊川聞曰:「此安得不害義!父母之體,而以偶賤倡乎?」謝上蔡曰:「恭叔不是擺脫不開,只為立不住,便放倒耳。」胡文定曰:「恭叔才識高明,只綠累太重。若把得定,便長進矣。」

崇寧中,官至太學博士,願分教鄉里以便養親,許之。尋教授齊州。大觀三年,侍御史毛□劾先生師事程氏,卑汙苟賤,無所不為,遂罷歸,築浮沚書院以講學。宣和中,除秘書省正字。卒于鄆。所著有《周博士集》三十卷。予從《永樂大典》得見之,其文蓋學東坡者。先生以偶墮狎邪之故,遂為謝、尹諸公所譏。然攷其晚年所造,似已為不遠之復,未可以此一節抹殺之。晦翁謂先生學問「靠不得」者,恐太過也。永嘉諸先生從伊川者,其學多無傳,獨先生尚有緒言。南渡之後,鄭景望私淑之,遂以重光。故水心謂永嘉之學「覘千載之已絕,退而自求,克兢省以御物欲者,周作于前,鄭承于後」。然則先生之功不可沒也。(黄氏原本,全祖望修之加详)

百家謹案:伊洛之學,東南之士,龜山、定夫之外,惟許景衡、周行己親見伊川,得其傳以歸。景衡之後不振;行己以躬行之學,得鄭伯熊為之弟子,其後葉適繼興,經術文章,質有其文,其從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