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风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39/40760639/b_40760639.jpg)
第198章 诛费无极
史料没有象记载伍子胥那样记载伯噽的艰辛逃亡,因为谁也不知道还有漏网之鱼,伯家被烧,里面的人都烧成了灰烬。
有史料记载,郢都的百姓听说官府派人火烧伯郤宛家,感念伯卻宛对百姓的恩德,自发前来保护伯家。
百姓们把伯卻宛家中的稻草往外搬,也有人将他家中的席子往外撤,反正易燃物都被搬出了府外。
甚至,当时参加围攻伯府的很多将士都不愿执行命令,最后鄢将师下令:“谁敢不执行命令,与伯家同罪。”
士兵们这才勉强将火把扔进伯府,但也仅仅是草草扔在前庭院里就了事。
鄢将师大怒,亲自火烧伯府,这才将伯府点燃。
伯郤宛既死,全族均遭诛灭。受伯郤宛一案牵连的,还有另外两家。
费无极对囊瓦说,阳家和晋陈家平时与伯家交好,现在伯家既灭,那另两家一定会很不满,这对令尹大人您很不利。
“那就都灭了吧。”囊瓦下令灭阳家和晋陈家。
史料记载,鄢将师奉囊瓦之令,抓捕了阳令终以及两子阳完、阳佗,以及晋陈,扣了一个通吴谋叛之罪,悉数杀之。
唉,外有强敌,却内诛良将,楚国江山真的危险了。
百余年来,楚国最大的敌人是晋国,但随着晋国内部血淋淋的权力斗争越演越烈,导致晋国不断衰落。
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争斗到了春秋后期,已经从压倒性的优势到势均力敌了,从而楚国可以争取到中原的不少利益。
权力斗争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而现在,楚国最大的敌人是吴国了,吴国的权力斗争是从公子光弑了吴王僚开始的,权力斗争一来,吴国便在穷邑之战中落败。
但吴国很快控制了内部斗争,吴王阖闾是一个强势的吴王,吴国已经走上了正轨。
现在,权力斗争在楚国如此激烈,年幼的楚昭王根本无能为力。
费无极显然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在楚国国内,他已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那在楚国国外呢?
费无极也可以轻轻几句话,便掀起滔天巨浪。
如在蔡国。
楚平王即位后,宣布楚军从蔡县撤军,让蔡国复国,同时命蔡国上卿声子的儿子朝吴行使监国权力。
蔡国复国后,卿大夫们便又活跃了起来,这些人都是世袭而来的。朝吴没有心思当蔡国的卿,所以,仅仅是代表楚国帮助蔡国恢复一个诸侯国该有的那些摆设。
费无极作为楚平王的红人,大行贪贿,谁不孝敬他,他便拿谁开刀。
他以为朝吴也会来拍自己的马屁。但朝吴是谁?
本就是楚平王在蔡国当蔡公时的亲信,又是蔡国原上卿声子的儿子,现在又在蔡国,会来尿你费无极这壶?
费无极心里冷笑一声,那行,不让你小子撞撞墙,你就是不知道咱老费的厉害。
费无极要害朝吴,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吴家与伍家世代交好。
想当年,伍举因为自己的岳父一案而怕牵连出逃,还是当时任蔡国上卿的朝吴老爸声子说服了楚灵王,才让伍举回的国。
楚平王即位后,朝吴在这次楚国政变楚平王夺位中居功甚伟,加上楚平王知道朝吴是一个将相之材,所以许多大事都主动与朝吴商议。
其中,在确定太子建老师的人选上,楚平王的初衷是让费无极继续担任太傅,但朝吴却认为伍奢的德才更胜一筹。
就这样,伍奢成了太傅,而费无极屈居其下,当了少傅。
为此,费无极一直耿耿于怀。
好在朝吴不愿在楚国为官,按楚平王的意思,原本是让朝吴担任楚国令尹的,但朝吴家国情结很深,他要回蔡国去。
楚平王便让朝吴当了蔡国的监国。
监国,说白了就是蔡国的太上王,代表楚国监督蔡国。
所以,在蔡国,朝吴的实际地位已经很高了。朝吴也确实是尽心尽职,一心想把蔡国建设好。
朝吴在蔡国的实际地位很高,而名义上的地位却连蔡国一个普通的卿大夫都不及。
所以,费无极这次来蔡国,故意对朝吴讲:“兄弟,你何不自己当蔡国执政卿大夫算了?
这可是世袭的哦。监国,毕竟只是暂时的嘛。只要你愿意,我便对大王讲,大王一定会听我的。”
朝吴笑了,他如果想要当个蔡国的卿大夫,自己跟楚王讲讲即可,哪需要欠你费无极的情?
但朝吴真的不愿意干这个卿的职位,一大堆形式主义的事,没意思。他只想干点实事。
朝吴向费无极表示了感谢,同时也表示了婉拒。
费无极心道:就知道你不愿意,但老子偏偏要提这事。
费无极到另外一个场合提了这事。上国使者来访,蔡国当然得隆重招待。
蔡国为费无极举办了国宴,酒喝得差不多了,费无极的大嘴巴便开始动了起来:
“感谢大家热情款待,这次来蔡国,本就是例行公事,来看看蔡国这一年多来发展怎么样了,哪些方面还需要楚国的帮助。
但前几天,朝吴却对我讲,想当蔡国上卿了。这个事嘛,本使回去后禀报大王,那是一句话的事。
其实啊,不瞒大家,大王是很看重朝吴的。大家可能不知道,蔡国复国的第一方案是朝吴继君位,只是实在没有名份罢了。
朝吴任蔡国上卿的事,还需要各位理解并全力支持啊。”
朝吴要做卿,那原本的这些卿便得将位置让一个出来!
好不容易复了国,搞了个世袭的卿位,现在要让出来。凭什么?!
蔡国的卿大夫们很郁闷,一边郁闷,一边不自觉地结成了统一战线。
最后,蔡国发生了动乱:许多人围住了朝吴家,大骂朝吴不是东西,然后什么东西脏就往朝吴家扔。
结果呢?朝吴实在无法在“失去民心”的蔡国呆下去了,又感觉对不起楚平王对他的重托,干脆出逃,去了郑国。
蔡国事变令楚平王很生气,他下令调查,一查就查到原来是费无极搞的鬼。
费无极却一点也不担心,他对楚平王道:“大王,臣是故意逼走朝吴的。大王想想,朝吴的能耐有多大?
朝吴这种人治理蔡国,蔡国又曾经被咱们大楚灭过,留着朝吴,那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大王当初没让朝吴当楚国令尹,确实是英明之举!朝吴这种人,本就应该让他消失,现在让他流亡已经是很客气了。
大王,臣之所为,行径确实不怎么光明,但这都是为了咱们大楚,为了大王您啊!”
楚平王想想,貌似是这个道理,于是也就不再追究了。
这就是费无极。
唉,如果他将这些本事用于正道上,多好啊。可惜对有的人来讲,平生最喜欢的事便是害人。
这一次,他又害了伯家、阳家、晋陈家。那他还能继续为害楚国吗?
楚昭王年幼,囊瓦是个混蛋,但楚国人民终于忍不住了。
因为伯郤宛之死,楚国许多地方发出了为伯郤宛平反的声音,还有一些地方甚至聚众游行示威。
王族代表、德高望重的公子申也站在了楚国人民的一边,为伯家请命。
沈尹戍找准机会,求见囊瓦,道:
“伯、阳和晋陈三家,令尹大人在他们没有任何罪行的情况下,单单凭费无极三言两语,令尹大人就诛灭了他们。
现在,国人对令尹大人意见非常大,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令尹大人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身陷舆论中心,难道还不想设法弥补吗?
费无极此人,阴险狠毒,他遮蔽大王耳目,使先王看不清听不明!
我们楚国,如果没有这个人,以先王的温和仁慈,恭敬节俭,必定能够成为像成、庄、穆、共那样的雄主!
但他已经害了太子、朝吴,灭了伍家,现在他又借令尹大人的刀害了伯家、阳家和晋陈家,国人能不义愤填膺吗?
现在,吴国新立了国君,国内太平。边境日趋紧张,迟早要生战事。
战事一开,令尹大人的麻烦便越来越大,必将陷入危险境地!
希望令尹大人尽快诛杀了费、鄢两人以平民愤!望令尹三思。”
囊瓦呆望着沈尹戍,默然良久,终于醒悟过来!
认识到自己错了,囊瓦的整改也是即知即改。过了两天,囊瓦下令,抓捕费无极和鄢将师,召开公审大会,并宣布尽诛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