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建设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前期工作,对东线、中线、西线的调水水源、调水线路和供水范围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论证,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连接的“四横三纵”的工程总体布局。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也是长江水北调的咽喉工程。工程建设目标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并达到向冀东、天津应急供水的条件。该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工期较长、风险程度较高。穿黄河工程能否如期建成决定了东线工程的成败和能否按期通水。对此,水利部从1973年就开始组织对东线调水过黄河的方式、位置进行研究,提出在河床底部开挖一条穿黄探洞,以查明穿黄枢纽处河床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探洞建设由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承包施工,勘探试验洞自1985年6月开工,1988年1月底完工。

2007年12月28日,东线穿黄河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并组建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山东省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穿黄河工程作为山东干线的关键节点,组建了专门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了强有力的管理人员,形成了以时任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局长助理、总工程师罗辉为首的现场工作班子。他们面对穿黄河工程建设这一艰巨任务,积极主动作为,科学统筹谋划。通过深度优化工程设计、探索现场建设管理模式、引入风险控制等先进管理理念,研发并应用众多创新技术成果,包括人工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大型机械化渠道衬砌机等施工新设备、滩地埋管混凝土底拱钢模台车等施工工艺、穿黄隧洞施工技术等,做到主体工程与通信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景观、现地管理设施与备用调度中心设施等有机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较好地实现了穿黄河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目标。我作为时任山东省南水北调负责人,对这项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由衷高兴,并对为记录穿黄河工程建设历史的本书顺利出版表示祝贺!

img

2016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