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齐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齐桓公的春秋霸业巅峰

应该说,郑国本来是紧紧追随着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国,郑国的选择是不错的。

但这一次,由于齐桓公居然将郑国的制邑赏给了申侯,让郑国国君郑文公对齐桓公产生了很大的意见。

作为春秋霸主,齐桓公这些年殚精竭虑,东奔西走,救燕驱戎,存邢复卫,救援郑国,讨伐蔡楚,兵威到处,所向披靡。

齐桓公所做的一切,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作为一方诸侯应该做的,那纯粹就是周天子应该履行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确实也将自己当成了天子级别的,对周天子的一些行为看不惯时,便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如天子家里的事,齐桓公就决定管一管。天子周惠王特别宠爱小儿子王子带,便有意废掉太子郑。

齐桓公听说此事后,干脆于公元前655年在首止这个地方组织了诸侯会盟。

首止,即今天河南省睢县东南。这次会盟规模浩大,当时齐、宋、鲁、郑、卫、许、陈、曹等八国国君与太子郑签订盟约,会议公开宣布支持太子郑,反对天子周惠王易储。

这意味着诸侯们直接承认了太子郑的大周王朝储君地位,变相警告天子周惠王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必须严格遵守嫡长制规定。

这是齐桓公对周惠王的赤裸裸的威胁:天子!你别乱来!你如果敢立王子带为太子,那列国诸侯便拥立太子郑,看你敢不?

周惠王那个气啊不打一处来:好啊,齐侯,你果真是敢爬到天子头上撒尿了啊。

但周惠王明着拿齐桓公没半点办法,只能在暗地里阴一把齐桓公。

周惠王的阴招是利用一下郑国,因为周惠王听说郑伯对齐侯有些意见。

于是,周惠王偷偷派特使联系了郑文公。

天子特使对郑文公道:“郑伯原本一直是朝中卿士,现在陛下打算重新封郑伯为卿士,希望郑伯能忠心辅佐王室啊。”

郑文公哪曾想天上会掉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在郑国立国以来的前三世,即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时代,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卿士大权,使得刚迁至中原的郑国不但立稳了足,而且借天子之命以讨伐诸侯,吞地拓土,好处不知得了多少。

自己说穿了终归仅仅是大周王朝一介诸侯,臣子听天子的命令,又会错到哪里去?

郑文公头一热,便认定了这是一件好事。迎着郑文公热切的目光,周惠王特使提出了要求:

“那郑国就不要掺和齐侯他们的事了吧,他们干涉王室内部事务,在太子一事上说三道四,天子非常生气。”

当时郑文公已经参加了首止会盟,按周惠王的意思,就是要他中途退会。这岂不是对齐国大不敬?

郑文公犯难了,他忧心冲冲对天子特使道:“现在齐国已经是诸侯之长,如果臣中途逃会,那必定会遭到齐侯的责难。”

天子特使道:“陛下有言,现在至少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诸侯都没掺和此事。陛下已经遣使赴楚国,要求楚国对贵国多加保护。

陛下还命令晋国也善待贵国,郑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郑伯你看,齐国敢惹楚国么?齐侯组织了八国联军,最后也不是不敢对楚国来个硬碰硬决一雌雄?”

是的,上次以齐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在楚国面前也无非是张牙舞爪了一番,最后仅仅是得了个面子就撤军了。

这位天子特使的口才确实一流。

郑文公一下便有了底气,再加上郑文公本来便对齐桓公强令自己将制邑赐给申侯非常不满。

于是,就在当天,郑文公便不辞而别,逃了首止盟会。

第二天,齐桓公发现郑国人竟然没了人影,火气一下便上来了:“可恶的郑国佬,这还得了?不行,得教训教训郑国!”

公元前654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等联军讨伐郑国。

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包围郑国重镇新城。

当时,陪同郑文公一起参加首止会盟的郑国上卿孔叔郁闷了,他哪里会想到,国君居然在首止会盟中被天子特使成功挑唆,做出这等利令智昏的事来?

“主公,臣建议向齐侯认错,这个时候,齐国惹不起啊。”孔叔对郑文公道。

郑文公哪里会肯?他对齐桓公已经很失望了。只要楚国能够来救援郑国,郑国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惠王倒也是说到做到,知道这次郑国为了声援自遭到了齐国的报复。

周惠王立即派人联系楚国,要求楚国发兵救郑。

楚国现在虽然舍不得取消王号,但已经恢复了每年向周天子进贡,在实际上承认了自己的诸侯、周王室的天子地位。

一直以来,楚国谋求着中原诸侯的地位得不到承认,那现在已经被周天子承认了,当然很高兴。

天子的命令来还是不来,楚国都要向中原进军的。现在天子命令自己救援郑国,正中楚国下怀。

楚国的目的不是直接与齐国对抗,而是选择了攻打许国。

因为许国是紧紧抱着齐国大腿的,既然你齐国打郑国,那我楚国便打你许国。

更何况,楚国老早便看中了许城,这是一块楚国向中原再进一步的绝佳战略要地,何不趁此机会拿下许国?

齐桓公听说楚军进犯许国,恨得牙痒痒的。那就先把郑国放一边吧,作为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齐桓公必须救援此时正受楚国大兵蹂躏的许国。

楚国一看齐国率着多国部队来了,也不愿意直接对抗,抢了一把后,随即退兵。

齐桓公见楚军退了,又想着要教训郑国了。

这里我们得说一句,我们讲讲故事,好象你来打我了,我退了。我来打你了,你退了。三言两语便完了。

但其实,一旦刀兵动起来,必然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尤其是由列国诸侯组成联军,更需要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所以,虽然说齐桓公计划又要教训郑国,但真正等一切准备停当,以齐国为主要力量的中原列国诸侯联军组建完毕并正式出兵,那已经是第二年的事了。

公元前653年,齐国率联军再次讨伐郑国。郑国可怜,这些年真的遭了很多罪:

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57年,连续三年,楚国侵犯郑国。

公元前654年,齐国率领多国部队讨伐郑国;公元前653年,齐国再次率多国部队讨伐郑国。

短短七年间,遭受外敌入侵居然高达五次!试问,一般的诸侯国谁能吃得消?

郑文公终于后悔了,对自己从周惠王那里得来的什么王朝卿士这个虚名付出的代价,简直欲拍断大腿!

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是务实主义,追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而王朝卿士这样的虚名,放在春秋早期确实是有所大用的。

但春秋已经走了一百多年了,连天子都没几人鸟了,你郑文公真是脑子进水了,居然还图这个虚名,结果自己主动脱离强大的中原列国诸侯联盟,得罪了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遭致不断挨揍的惨境。

至于楚国,能一次次出大兵来救吗?

眼看郑国又要面临中原列国诸侯联军一顿暴揍,郑文公仰天长叹:

唉,寡人只想着给郑国一个平安,让郑国人民好好生活,但大国怎么总要来欺负郑国啊。

郑文公却不好好想想,本可以实实在在地跟着齐国混,却偏偏听周惠王的哄。自己给自己挖坑,跳下去摔个半死还怪别人?

郑文公真的没想过吗?

相信他是想过的,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与齐国交恶带来的无穷无尽的麻烦。

郑文公将卿大夫孔叔找来。孔叔见自己这位当哥哥的国君如此悲凉,也不禁叹了口气。

不过,孔叔他也揣摩出郑文公的意思了。于是,孔叔对郑文公道:

“主公,臣听说,心则不竞,何惮于病。现在国家在齐、楚这些大国面前,已经是弱国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既然是弱国了,那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如果实力不济却偏偏充强,那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国家有难,已到了亡国边缘,我们除了向齐国投降认错,实在没有其他法子了。”

孔叔的原话中有一句“心则不竞,何惮于病”,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心脏都不能正常工作了,还去担心什么其他的癣疥之疮呢?”

也就是说,“内在无法强大,还担心什么外在屈辱呢?”

郑文公长叹一声,道:“寡人知道大夫所言之意,先让寡人想想再作决定吧。”

孔叔急了,道:“主公,情况危急矣,现在已经到了朝不夕待之时,还等什么啊。”

郑文公把眼一闭,心道:“陛下啊陛下,不是臣不忠,而是实在没得办法了。”

最后,郑文公把眼一闭把脚一跺,终于下定了决心:投靠齐国!

郑文公向齐桓公表达了诚挚的歉意,要求重归中原诸侯联盟圈。

齐桓公原谅了郑国,并就双方结盟达成了初步意见。双方约定,由齐桓公主盟,先在鲁国的宁母召开会议,要求郑文公亲自参加。

宁母,鲁国重城,今山东省鱼台县境。看着通知书,郑文公犹豫了,他没想到齐桓公居然这么爽快一口答应和好,这里面会不会有猫腻?

一个搞不好,自己刚到宁母,就被齐国人给抓了起来!

郑文公一生小心谨慎,他想起历史上的齐侯总拿其他诸侯国君的性命说事,所以他不敢犯险,命世子华代替自己出席宁母盟会。

世子华心里一下便火大了:你自己不敢去,是怕被齐国人在会盟当场给抓了起来。现在倒好,让我替你去死吗?

但父命兼君命敢违吗?无奈之下,世子华带着无尽恨意和满腹牢骚怨言参加了盟会。

见郑文公不参加盟会,说什么天子另有要事需郑文公亲自办理,齐桓公很不满。

什么年代了,难道你郑伯还拎不清是天子的事重要,还是寡人的事重要?

齐桓公命人将世子华叫到自己办公室,对郑世子华冷冷道:

“世子,贵国好大的架子!请和,是贵国提出来的,现在郑伯却又派你来敷衍了事,这算几个意思?”

世子华吓得脸都白了,他忙表示道歉,随后道:“齐侯息怒,这事真的怪不得寡君。

现在,敝国是由泄氏、孔氏、子人氏这三族掌控着,叔詹、孔叔、师叔三人把持着朝政,寡君根本没有多少发言权。

如果要想敝国完全听命贵国,必须将这三人除去!外臣在此向齐侯表态,只要除去三族,那今后敝国将唯贵国之命是从,甚至愿意成为贵国附庸。”

齐桓公大喜,这是一个大馅饼啊,以后只要这个世子华当了郑国国君,那郑国岂不是成了齐国的附庸?至少是铁杆小弟了吧?

郑世子华走后,管仲却冷冷对齐桓公道:“主公,莫上了这小子的当,这小子的话纯粹是放屁!

现在,各诸侯之所以能够听命我国,靠的就是我国最讲求礼和信这两个字。

郑国世子此人能够对主公讲出这番话,实在是不安好心!

哪有一个国家的储君在国家大事上,不向自己的国君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却想借用外国力量来铲除异己?

更何况,据臣所知,郑国这三人素有贤名,被郑国人尊为三良。

象世子华这种人,居然想着要害三良!此人无信无义,将来必定自取其祸,主公不要轻信他。”

齐桓公对管仲是言听必从,更何况,经管仲一分析,郑世子华确实动机不良!

这种人连以后能否顺利继承君位都成问题,哪还来什么今后一切听齐国的?

齐桓公想想好气,差点就中了这小子的计了。

于是,他将世子华再次叫来,狠狠教训了一遍,要求他尽好人臣本份。

世子华被骂得面红耳赤,也被吓得北斗转南,满心希望抱上齐侯大腿,结果马屁拍在马脚上,被踢了个乾坤倒转,摔了个灰头土脸,只得悻悻而归。

齐桓公见郑文公对齐国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样子,便又送了他一个大礼。

他派人去见郑文公,将世子华来鲁国参加宁母会盟时对自己的话,原原本本对郑文公说了。

这下让郑文公真正感动了。出于对齐桓公的感激,郑文公终于下定决心:老老实实跟着齐国,郑国从今后就成为齐国的铁杆小弟!

公元前653年冬天,郑文公派出使者,正式向齐桓公请求结盟。

齐桓公大喜,摆平了鲁国、郑国和宋国,让这三国都成为自己的小弟,这是齐国称霸中原的必要条件。

公元前652年,天子周惠王驾崩。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等国君主及陈国世子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天子之位,这便是周襄王。

周襄王对齐桓公非常感激,即位后,赠给齐桓公胙肉、弓箭和战车,并且向天下宣布:提升齐国的地位,从侯爵提升为公爵!

齐桓公利用谢恩的机会,于前651年召集宋、鲁、郑、许、陈、曹等国君主在葵丘会盟,规定了五条禁令:

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葵丘会盟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周天子的代表予以默认,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齐桓公期间,他还分别于公元前645年、公元前644年分别召集各诸侯国在牡丘(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会盟、淮地(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会盟。

史料记载,齐桓公作为春秋第一霸主,先后召集了16次较大规模的会盟。

这些会盟均由齐桓公主持,齐桓公也成了春秋史上第一位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的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独霸春秋江湖长达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