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论五行与中医
2015年元旦
《易经》称阴阳而不及五行。五行之说,始见于战国末期。刘师培云:“《易经》一书始于伏羲,成于文王、孔子。伏羲之时未有五行之说,文王、孔子不奉五行,故《易经》一书无一语涉及五行。西汉焦 1、京 2之流,以《易经》说灾异,杂糅五行之说,已与经文相违。而郑君 3之注《周易》也,则以金木水火释四象,马融作注,复以四时五行说《系辞》。宋儒作先天后天图,至谓河图洛书,皆以五行为主,可谓歧中之歧也。”五行学说,至战国末叶邹衍始甫形成,邹衍前尚未显学,故《庄子》《韩非子》诸书,均无加以评论,迄《荀子·非十二子》篇,始以思孟 4言及五行之非。近代顾颉刚等,以为思孟直指邹衍之误,其说亦有可信者。然自邹衍得志于诸侯后,五行之说,始为学界所注意,故自《吕氏春秋》书中,已可见五行之言。迨及汉代,五行之说波及始广。
1 焦:指焦赣(生卒年不详),亦作焦贡,字延寿,西汉中期著名哲学家,专研《易经》,著有《焦氏易林》。
2 京:指京房(前77—前37),字君明,治易学,师从焦赣,详于灾异,开创了京氏易学,著有《京氏易传》。
3 郑君:指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晚年注释《易经》。
4 思孟:即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合称。
杨宽云:“邹衍眼看到周天子已灭,必将有新的统一的王朝兴起,因而创造出这样的学说。但是他用五行相克来解释朝代的兴替,不能说明其相克的动力所在,就不得不归之为天意,他的五德终始,说是从原始的唯物论出发,结果仍然陷入神秘的宗教迷信中去。”夏曾佑云:“晋葛洪《抱朴子·论仙》篇,引董仲舒所撰《李少君家录》,云李君有不死之方,而家贫无以市其药,故出于汉以假涂,求其财,道成而去云云,其事实怪。然以证《春秋繁露》所列求雨止雨之法,暴巫 1、聚尪 2、埋虾蟆、烧雄鸡老猪、烧死人骨燔之等法,则仲舒之学,实合巫蛊厌胜神仙方士而一之。是治《公羊春秋》者,合方士之说也。至于易道阴阳,更与方士为近,而道人之名,即起于京房之自号。礼家封禅,申公、公玉带之伦,皆能定其为儒生,为方士,更无论焉,盖汉儒之与方士不可分矣。”春秋战国秦汉,每多儒生又方士,或方士又道家,且多通医,多臆测空想。汉武时董仲舒创立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之说,人副天数 3,以人骨三百六十六应一年三百六十六天,大骨十二付应一年十二月,人之四肢应一年四季,人之活动静止应天之黑夜白昼。虽南朝时祖冲之力辨其非,然此风相沿,一至唐宋而后,如陶景、葛洪、孙思邈等,当属道家又方士一流。《汉书·楚元王传》载有邹衍《重道延命方》一书,可知邹衍必当通医。按:邹衍为当时燕齐方士领袖,而董仲舒等承其学,故五行之说羼入医理,当首推邹衍。
1 暴巫:曝晒女巫。古人认为巫能通神,曝晒女巫以使上帝哀怜而降雨。
2 聚尪(wānɡ汪):曝晒骨骼弯曲之人,目的使上苍哀怜而降雨。
3 人副天数:董仲舒的学说之一,在《春秋繁露》中有《人副天数》一卷。董仲舒认为,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刘师培更云:“是治经之士,以五行配合医术,说各不同。盖《灵枢》《素问》均言五行,儒生以其与《洪范》《月令》相似也,遂以儒生所传五行配合医经,更以医经之言入之儒书之注,此古医学赖经生而传者也。”吕思勉云:“《素问》杂以阴阳五行,益方士兼通哲学者之所为。”汉儒方士,其本近似不可分。《内经》非一人所著,其成书全出汉人伪托,其时阴阳五行之说盛行,儒生方士多臆测空想,《内经》自当不能例外,又以历代方士说各不同,故前后自相矛盾者颇多。章太炎曰:“精者一字千金,谬者粪土之不若。”《内经》依道家之说,以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五脏肝心脾肺肾,不顾五脏实物部位。按: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说文》云:“人心土脏,博士说以为火脏。”据此,则心居中央,肺在南方,肾在北方,脾在东方,肝在西方,左东右西也。五脏分配五行,正其位,计其数,便于记忆也。汉儒许叔重撰《五经异义》,两载今古文之说,其古文《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其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以一水居下在北,二火居上在南,三木居左在东,四金居右在西,五土居四方之中。是则古文《尚书》为格物致知之儒说,与现代解剖左脾、右肝、上肺、下肾、中心五脏部位相合;而今文《尚书》欧阳说出自道家典籍,以左肝、右肺、上心、中脾,不顾实物部位,故与现代解剖反焉。
金元诸子,竞创新说,执仲景一法而各自成家,其理论多在《内经》,遂使后之学者,不能逾越《内经》阴阳五行、脏腑生克之窠臼,言之者侃侃,一似真见,听之者茫然,不知所以,中医陷于玄学空理而不能自拔。故章太炎曰:“金元诸家喜以五行笼罩。”明清以降,愈演愈烈,以为不如此,不能释其理,更有甚者,有以儒释道三教义理,以补五行脏腑生克之不足,此风延续数朝,积重难返。而今中医哆 1谈阴阳五行脏腑生克,其实于阴阳五行上古源流未明,于五运分别未清,牵强附会,实属可笑可悲。以致有识之士,有欲废止中医之说,不能自信,何以信人?孔子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在我中医,何独不然!刘民叔先生尝言,阴阳五行学说,实为中医之玄理空论,本非诊治的术。章太炎曰:“自《素问》《八十一难》等,以五行附五脏,其始盖以物类譬况,久之遂若实见其然者。然则分配五行,本非诊治的术,故随其类似,悉可比附。就在二家成说以外,别为配拟,亦未必不能通也。今人拘滞一义,展转推演于藏象病候,皆若言之成理,实则了无所当,是亦可以已矣。”
1 哆:通“侈”,夸大,放纵。
刘民叔先生立论中国古医为六大学派,凡治神农学者曰汤液派,治黄帝学者曰针灸派,治彭祖学者曰导引派,治素女学者曰房中派,治苗父学者曰祝由派,治俞跗学者曰割治派。我中医处方用药者为汤液派,而神农、伊尹、仲景者,为汤液派之大成也。而脏腑经络为针灸家之别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名医录》云:“仲景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医说》引《张仲景方论序》曰:“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沉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是伯祖为汉时汤液传经大师,伯祖所授为汤液经法。林亿序《伤寒论》有云:“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甲乙经·序》又云:“近世太医令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是今本仲景书,为《伊尹汤液经》,张伯祖之亲授,张仲景之论广,王叔和之撰次,三者集合而成。仲景伤寒六经,本非《内经》之六经。《内经》六经,分手足十二经,为针灸家设。伤寒六经,为祖述伊尹者也,其设六经,为六大证候群,以风、寒、温三纲认病,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分病,以汗、吐、下、利、温中、养阴六法治病,而六法又周旋于六经周围,以六经范围分病,而天下万病皆能统治之。仲景《伤寒》全书,不讲脏腑经络,不讲阴阳五行,为超脏腑学说,此等朴素唯物辩证、格物致知之要旨,存在乎《伤寒论》每一条每一法中,遵仲景六经辨证,方得为经方家。虽论中间或有如“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如“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如“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又如“肝乘肺,名曰横,刺期门”“肝乘脾,名曰纵,刺期门”等条,以及人寸比类,三部脉法分诊,当为后之宗岐黄家法者所附。其《平脉法》之问曰师曰,《辨脉法》之问曰答曰二篇,并为仲景弟子所撰,且作者本非一人,更因受岐黄家法影响,故多脏腑五行岐黄家言。王叔和撰次遗论,以六经分篇,搀混正文,遂并存之,致使后世莫能辨白。
然则汤液学派,固不以《内经》为重也。读仲景书,无一字涉及《内经》五行脏腑理论,其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延及唐宋诸家。虽或论中偶及脏腑诸名,实则识别病在之部位而言,刘民叔先生曰:“盖《伤寒》全书,假脏腑以定部位,取部位以言脏腑,非谓泻心能泻胸内之心,亦非谓陷胸不能陷从心下至少腹之硬满也。若必取具体之脏腑以讲《伤寒论》之证候方药,则未有不死于句下者。所以药治学家之重部位不重脏腑,由是可进窥其大意焉。”是以知五行脏腑学说,原非仲景理论,更非药治学家之依据。五行学说并皆空想臆测,不切实际,无益于疾病其治,可以已矣。
1958年5月4日
【151】太陽病,脈浮而數者,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 (一作麻黃湯。)
《伤寒论》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152“脉浮者,病在表,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一作麻黄汤。)”
《伤寒论》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数者近乎紧,脉浮者,病在表,当发其汗,麻黄汤为宜。
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腰痛,无汗脉浮者,病在表,当发其汗。其或紧或数,不在所重也,所重者,证也。表实无汗脉浮,法当汗出而愈。
麻黄汤证为中风表实无汗,桂枝汤证为伤寒表虚汗出。
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两者根本区别在桂枝汤证有水气,故桂枝汤方用芍药以利小便,而麻黄汤证纯表无水气,故麻黄汤方无利小便药。
又四逆汤证亦属内有水气,而不用利小便药者,以有附子故也。观附子之用于真武汤证,及桂枝加附子汤证可知。
【153】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表為未解,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
阳明病,胸满腹胀之病也。脉迟汗出多,当宜下之或吐之。但以其恶寒,表未解也,当发其汗,桂枝汤。
阳明脉法有四:一为脉浮,一为脉大,一为脉沉,一为脉弦。
三阳有沉脉,三阴无浮脉。三阴或有脉浮,但不能作为三阴正脉。
脉迟,迟对数而言也,慢也。此条脉迟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汗,则脉迟当为浮迟。 (迟脉同缓,皆慢也,在三阳曰缓,三阴曰迟,但亦有脉浮迟者。)
《伤寒论》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如两条合并,可作“阳明病,脉浮而迟,汗出多,微恶寒者,其表未解,可发汗,宜桂枝汤。若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急当救里,四逆汤主之。”
此与269条“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急当救里;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同有表里缓急先后治法,又与312条“表解乃可攻之”有表里主次先后之治。
凡热病先解表后攻里,伤寒先温里后解表,此为《汤液经》不可变易之大法。
此条与461条“脉浮虚而涩,桂枝附子汤”同为脉浮用附子法。
此属阳明正治法外之法。
【154】太陰病,(原注:四肢煩疼之病。)脈浮者,可發其汗,屬桂枝湯證。
56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
四肢烦疼,为定中风之由来。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无自利而吐,然当有腹满,而兼表证。其脉不沉,小浮而无力。阳微人迎,阴涩寸口,因其脉微而长,故曰中风,长为阳脉,故知为欲愈也。若脉短不长为中寒,可与桂枝人参汤,恐有吐利,但必在汗吐下后。 (141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
有表里证者,虚者桂枝人参汤,实者则属五苓散证。
脉浮者,可发其汗,解表宜桂枝汤。
太阴病,指吐利言也,虽有表证,不可发汗。此则形似太阴,而脉浮者,表证实在太阳,而与364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不呕者,属葛根汤”相比,二者有虚实之不同,其虚实不在下利,而在表证,兼表证而脉浮,可以发汗。实者无汗脉紧,治以加麻黄之葛根汤;虚者有汗脉缓,则治以桂枝汤,或加葛根之桂枝加葛根汤。故虽下利为里证,但有表证可以汗法,则里证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