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然物外的定风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遇到的每件事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当这些不如意出现在时,我们该怎样看待呢?是抱怨、是难过、是自卑吗?还是以一个积极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苏轼在《定风波》中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面对人生不如意时的超然豁达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辙曾这样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这种以儒学为基础而浸染释、道的思想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这使得他能够以一种乐观旷达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逆境。因此,当苏轼二十一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嘉祐元年(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出蜀进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第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其清新洒脱的文风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苏轼只得了第二。苏轼一时名声大噪,开始步入仕途。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入朝为官之时,正逢宰相王安石变法。一心为民的苏轼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迫害,所以他很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原本正是仕途顺遂的时候,结果因这次上书招来的却是被调任杭州通判。苏轼的内心本应该是极其的憋屈,但他却把这次挫折看做是对自己的磨炼,内心依然是乐观豁达的。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此后,苏轼便遇到了堪称飞来的祸事。当时李定等人陷害他,故意扭曲他的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轼送入狱中,史称“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出游,风雨不期而来,朋友深感狼狈不堪,苏轼却不以为意,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于是《定风波》就随之诞生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通过描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之事象征着词人面对坎坷人生所表现出的旷达超脱的胸襟以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