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大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5章 大盗章麻子

(本章为修改章节,新章节名:反复。)

放过孟昶,是赵德昭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当时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只不过赵德昭选择了看破不说破,孟昶二人自然也不会去故意捅破那层窗户纸。

之所以这么做,倒并非是赵德昭多么的宽容大度,更多的原因在于,赵德昭觉得这件事没有什么继续追究下去的必要。

其实,关于这一次孟昶的刺杀行动,赵德昭并非是全然不知的。

在他出发前,就收到了风声,说最近可能会有变故,让他做好准备。

这个消息的来源并非是赵德昭散布出去的人马,而是蜀中的某个世家来人。

是的,这帮世家们在一边联合谋划着刺杀赵德昭,重新夺取蜀地政权的同时,又在暗中向赵德昭走漏风声。

一开始,赵德昭并不怎么相信这些。或者说,就算信了,赵德昭也并不是太在乎。

现在锦城府都在宋军控制之下,孟昶一个孤家寡人,又能翻起什么浪头来?

就算孟昶真的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来,赵德昭也自信能反手拍灭了。

一如刚才那般。

不过孟昶的举动,倒是正好验证了之前来走漏风声的人的说法。

赵德昭很清楚那些人的想法,对方这样泄漏消息,又不说的具体一些,说白了就是想两头讨好。

到时候无论孟昶的行动成功与否,他们都能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这种从船顶先漏水的情节。

堪称经典。

也正因如此,赵德昭明白如果自己把这件事捅开来的话,最多也就是把孟昶和那个动手的老头给抓去认罪罢了。

这帮在后面撺掇的士族们不会受到多大的牵连。

那样的话,追究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重要的是,从这件事情里面,赵德昭看清楚了蜀地的士族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首鼠两端,做大事而惜身。

成不了气候。

本来赵德昭还有些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这帮人可乘之机,在自己离开锦城府的时间里把蜀地的局势给搞乱来。

现在看来,只要宋军内部自身不出问题的话,蜀地这里应该是不会出太大的状况的!

想到这里,赵德昭莫名的有了一种插旗的即视感。

把这种古怪的念头抖落掉之后,赵德昭便专心的为接下来的行动准备起来了。

两日后的清晨,赵德昭便带着手下人离开了锦城府,执行迎接朝廷官员的军令去了。

至于说巡逻队维持城中秩序的任务,赵德昭则是转交给了李继隆的淮南军。

他们这些人已经剃了头发,换上衣服戴上袖章的,和以前的巡逻队看着也没太大区别。

当赵德昭旗帜鲜明的带着两千人马从北门离开的时候,锦城府里头的一些人可以说是喜出望外了。

欢喜的自然是北路军的一众将领们。

按照王全斌的安排,赵德昭至少得离开锦城府半个月。只要没了赵德昭这个幕后黑手在后面捣鬼,处理手下闹事对于这些将领们而言人可就要简单的多了。

于是锦城府里的气氛就这么随着赵德昭的离开而变得越发波云诡谲起来。

没半天的时间,那些北路军的将领们就沉不住气了。

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之前被赵德昭撺掇着,他们已经接连出了两次血安抚下属了,这几天一耽误,少抢了多少东西啊!

这些可都是钱啊!

因为赵德昭和他手下的巡逻队的离开,使得原本串联协作的宋兵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了。

虽说在离开之前,赵德昭就把巡逻队的职责交接给了李继隆,但是李继隆似乎是没有什么相关的经验,所以对巡逻队的安排并不熟练,以至于这些淮南军组成的巡逻队效果大不如前,有时候就连巡逻路线都能走错来。

这样一来,那些北路军将领们很快就找到了可乘之机。他们在商议过后,将手底下还听话的亲卫兵将都聚集了起来,组成了一支专门的弹压队伍。

通过卡巡逻队的空当的办法,这一支弹压队伍用各个击破的方式,一个个的将那些串联抗议的营地给弹压了下去。

为了彻底的扑灭赵德昭撺掇起来的火焰,这些将领们在处置带头闹事者的时候下手极重,连带的处置了大量的下层兵卒。

一时间杀得是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为此,沈义伦专程求见了王全斌出言劝谏,认为此举太过不妥,容易引起兵卒不满。

但是王全斌对沈义伦的谏言置之不理,他也有些被赵德昭目中无人的态度给气到了。以至于后来沈义伦继续求见,全都被王全斌以称病的名义给挡了回去。

也就在赵德昭离开了两三天的功夫,锦城府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赵德昭没来的时候的样子,将领们照旧宴会狂欢,士兵们照旧卖着苦力,为将领们搬运着钱粮物资。

营地里,李继隆有些无奈的的看着卯兔,开口问道:

“现在城里都乱套了,你那边能支出一些人手来吗?再这样下去的话,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啊!”

卯兔摇头道:

“没办法,我这边也才刚铺开摊子,又要盯着那群蜀国的大臣们,人手短缺得很。只能说王全斌这一招釜底抽薪太厉害了,连殿下也没办法。不过你也别太着急了,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用不了多久殿下就会回来的。”

李继隆看着面前不比自己大多少的卯兔,对方那股沉着的劲头让李继隆也是冷静了不少。

城中的情况,赵德昭在离开之前也是做了些预测的。不过想了想以后,赵德昭还是决定遵从王全斌的命令,先离开一阵。

凡事都怕对比。

之前赵德昭努力维持秩序,在刚开始的时候收获了大量的民众认可,尤其是在赵德昭的舆论攻势下,许多人都对赵德昭感激涕零。

但是时间一长,他们就把这些事情当做了理所当然,甚至于从卯兔的情报中,有不少人开始编排起了赵德昭的坏话,还很有市场。

那些宋兵就更是如此了,赵德昭的巡逻队来来回回的帮他们串联沟通,帮他们争取利益。结果这帮人也没几个懂得感恩的,对巡逻队依旧是带着冷嘲热讽的态度。

要不是赵德昭给的钱够多,巡逻队员们早就和这帮白眼狼翻脸了。

而一旦自己离开了,那些宋军将领们就会自动跑出来当反派,帮着赵德昭把这些不知好歹的宋兵给狠狠收拾一顿。

到时候他们才会想起赵德昭的好,盼着赵德昭归来。

老话就有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说法,讲的就是御下之术。赵德昭自然不能一直给甜枣,那只能养出一堆养不熟的白眼狼。

现在有人抄着棒子要替自己动手,赵德昭当然得给人家一个机会,不然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

这各个方面的考量,赵德昭都和手下人详细讲解分析过的,听的一帮人都是既惊恐又佩服。

高孟口里一句“老奸巨猾”还没说出口就被赵德昭一眼给瞪回去了。

乾德三年,二月十四日的下午。

行军数日的赵德昭和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再一次的来到了利州城下。

此时的利州城早已不复之前赵德昭看到的那副凋敝景象,城门口的官道上行人车辆往来有序,若不是城门口那些操持着北方口音,和周围人群有些格格不入的宋军士卒,都看不出来这里不久前才经历过一场大战。

老远的看见赵德昭这么一大群人过来,守城的兵卒们就警戒了起来,他们驱赶开了城门口来往的行人,立起了拒马桩小心的观察着赵德昭的队伍。

不过一些来往的行人倒是认出了赵德昭的旗号,尤其是看到那张少年面孔之后,不少人都自发的上前拜见。

“昭王殿下,您来了。”

“恭迎昭王殿下。”

于是,守城的士兵很快就搞清楚了赵德昭的身份。没办法,这些天里他们也都从百姓口中知道了赵德昭在利州的名头。

随后守城士兵们便解除了警戒,一边放开道路,一边派人去通知城里的上级。

进城没多久,赵德昭就遇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康延泽。

当初赵德昭为了尽快去锦城府制止宋军的恶行,对于利州城的事物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就离开了。

王全斌得知以后,便决定派人来利州接管一下相关事物。

要知道利州城里这几十万石的粮草可是重要的战利品,也是王全斌向朝廷表功的重要证明,马虎不得。

只不过王全斌手下那些大点的将领头目们都在锦城府里忙着赚钱搜刮,没几个人愿意接手这么个劳累且油水少的事情。

于是这个任务最终落到了康延泽这个不起眼的内染副使的头上。不过为了能让康延泽名正言顺一些,王全斌将他提升为了转运使,官升几级。

对于康延泽这个人,赵德昭还是觉得挺不错的。从目前利州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康延泽所部的抵达并没有对利州的民生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百姓生活有序。

由此可见,此人的行事风格和军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能和沈义伦、曹彬一样,在这样一个大染缸里独善其身,这个康延泽绝对是个值得往来的。

“二皇子,好久不见了。”

对面的康延泽打了个招呼,赵德昭也是礼貌的回道:

“是啊,确实好久不见。先要恭喜康转运使升迁了啊。”

两人也就在出征前交接兵甲弓弩的时候见过一面,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军路的划分,都没怎么打过照面。

如今康延泽从一个内染副使升级成了转运使,连升几级,确实是值得恭贺一番的。

康延泽笑着摇头道:

“不敢当不敢当。也不知道二皇子此来是为何事?”

赵德昭答道:

“我奉王帅命令,前来迎接朝廷派来的官员,保卫他们的安全。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到了利州城了?”

康延泽点头道:

“不错,吕计相他们那些人前两日才进的城,现如今正在安排好的地方休息。”

“那还请康转运使先把我手下人都安排一下,咱们再去拜见吕计相他们吧。”

“也好。”

在康延泽的安排下,赵德昭这两千来号人驻扎进了一片空旷的营房里。

而赵德昭本人则是带着几名亲卫,去到了利州城的另一边。

以吕余庆为首的那一大队朝廷官员们都被安排在了城北的几座雅苑里面居住。

这些人基本都是文官,身体素质比不得久经沙场的武将们。从开封出发到现在,他们一路车马劳顿的,再加上水土不服等因素,使得不少人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这才停留在了利州城稍作休整。

在一座精致的雅苑里,赵德昭见到了许久未见过的吕余庆。双方过去的交往并不多,但自从赵德昭被赵匡胤叫去参加各种议事之后,他和吕余庆也就熟悉了不少。

毕竟不管开什么会,都少不了吕余庆这个计相的参与。

“吕相,好久不见了。”

“确实有些日子没见了,如今看到二皇子安然无恙就好。”

“有劳吕相挂心了。”

“可不止我挂心,官家和晋王也是关心的很,特意命我一定要看护好你。不想现在王将军倒是派你来保护我的安全了。”

“军令如此,我自然是要遵从的。”

对于王全斌故意支开自己的事情,赵德昭也没提及,这些事等吕余庆到了锦城府自己看就行了。

接下来的谈话有些平淡,聊的都是些简单客套的话题。康延泽很有眼力见,他察觉到吕余庆似乎有什么话想要和赵德昭单独谈,于是便以准备晚宴的名义先告退了。

等到康延泽离开之后,吕余庆才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对着赵德昭说道:

“殿下,我此来除了要处理蜀地事务以外,官家还托付了一件事情与我,此事与殿下的干系甚大。”

赵德昭看着吕余庆的脸色,问道:

“什么事?”

“王继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