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偏心亲女儿
不远处走过来的林氏恰好看到这一幕,姜梦月拍掉姜宁的手。
姜宁深深垂下头,很是惊慌失措的模样。
林氏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拧紧眉头,“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姜宁抬起脸,看了一眼林氏,又看向地面散落的镯子碎片,低声道:“是我的错,我不小心摔坏了姐姐的镯子。”
姜梦月怒气上头,根本没有注意到林氏走来,看到林氏不悦的神色,还有姜宁委屈的模样,内心暗叫不好。
“娘……”她急忙解释,生怕母亲会觉得是她欺负妹妹,“这镯子是娘传给我的,如今妹妹回来了,我就准备把镯子还给妹妹,没想到摔碎了……”
这个时候顾不得心疼镯子了,别叫母亲误会才是正事。
方才看到姜宁柔柔弱弱道歉的模样,火气就升起来,不由自主的拍掉她的手。
她该不会是故意这么做的吧?
姜梦月看向姜宁,起了疑心。
姜宁一直低着头,看人看不到她的脸色,“是我摔碎的,不是姐姐的错……”
林氏听到姜宁小心翼翼的声音,心一下子揪紧起来,道:“不过是区区一只镯子而已,摔了就摔了,算不得什么,你别怕,不用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等来日为娘送你一匣子首饰!”
林氏感到心疼,不过是摔碎了镯子而已,她的女儿小心翼翼的,像是做了天大的错事。
一旁的姜梦月呆愣住。
母亲竟然连问都不问,心直接偏向姜宁。
若摔碎的是普通镯子也就算了,那可是侯府家传给嫡女的镯子!
姜梦月急忙道:“娘,那是祖母传下来的镯子,我也是紧张坏了才失态的!”
姜氏看了眼碎裂成几块的赤色镯子,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宁宁不是故意的,此事怪不得她。”
姜梦月内心委屈,一股酸楚的劲儿涌上来,她自小在母亲膝下长大,认为母女情深,但是没想到亲女儿一来,心就偏了。
在此之前还对她说会一视同仁,会把她当成亲女儿一样,现在看来全都是骗她的。
姜宁才是亲女儿,就连侯府家传的镯子摔碎了,都能轻描淡写的略过。
林氏内心思量,侯府家传的镯子就一只,如今她有两个女儿,自然不能亏待任何一个,打造一模一样的两只镯子是最好的法子。“等明日我寻个血玉,给你们两个人打造镯子。”
姜梦月脸色难看,死死攥紧手。
姜宁则是看着林氏,鼻头一酸。
是她误会母亲了,前世母亲没有对她提及镯子,并不是因为偏爱姜梦月,而是根本没把侯府相传的镯子看的那么重要。是她钻了牛角尖,才会有了误会。
林氏拉过姜宁的手,“宁宁,娘带你去看看你的屋子。”
姜宁感受着母亲掌心的温暖,顺从的跟着走过去。
姜梦月落在后头,看着地上摔碎的镯子,气急败坏的跺了跺脚。
她的镯子就这么被摔坏了!
母亲的心偏向姜宁,简直偏到了天边!
凭什么,就因为她不是亲生的?除了不是亲生的以外,她哪一点不如姜宁?
姜宁不过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上不得台面,带出门只会丢人现眼。而她是在侯府养尊处优的千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道要比姜宁好多少倍!
*
“过来,这里就是你的屋子。”林氏领着姜宁进屋,姜宁抬眼望去,屋子里布置的精致,足以可见花了心思。
“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跟娘说,准备的仓促,也不知道合不合你心意。”
姜宁眼眶泛红,林氏十分期待把亲生女儿接回来,短短两日,就把屋子布置的如此好。她却不懂母亲的心思,在姜梦月的挑拨离间下,屡屡伤母亲的心。
将心头的酸楚压下,重重点了点头,“我很喜欢,让娘费心了。”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林氏这才放心,看着生分的女儿,想要快些亲昵起来,好把以前的亏欠全部弥补给她,但当要开口时,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林氏犹豫了一会儿,捏了捏帕子,问道:“你这些年来过得如何?”
她的女儿本该在侯府无忧无虑的长大的,却遗落在农户,不用想,日子定然是不好过的,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心疼的不得了。
姜宁看到了林氏脸上的愧疚,心中一刺,前世她伤透母亲的心,这一世她想要好好孝顺母亲,不让母亲担心。
她握住了林氏的手,安抚道:“娘,过去的事已经都过去了,不必再提起,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你说得没错,以前的都不重要,娘会好好补偿你,把这些年来亏欠的全部弥补给你……”林氏眼眶泛红,哽咽道。
“别站着了,坐下来陪娘说说话。”林氏抹去眼角的泪水,拉着姜宁坐下,这时余光看到姜宁袖子里白皙手腕上的烫伤。
内心顿时一惊,拉过她的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伤的如此重?”
姜宁下意识想拉袖子遮掩,这是她烧断绳子时烫伤的痕迹,没想到被母亲看见。
林氏握着姜宁的手,不让她乱动,细细打量之下才看见姜宁手上满是粗茧和伤痕,这哪里是姑娘家的手。
林氏心疼的不得了,她的乖宝儿在乡下受了苦,掌心的粗茧定然是日日夜夜干活才磨出来的,顿时眼泪落下,“都是娘的错,没能把你早早接回来!让你受苦了……”
母亲的关怀和担心,让姜宁鼻头发酸,她摇了摇头,“娘,我没事,都已经过去了……”
林氏心如刀剜,立刻吩咐嬷嬷,“快,快去请大夫来!”
大夫进府给姜宁诊治,留了药方,还有外抹的药。林氏亲自给姜宁涂抹药膏,看到触目惊心的烫伤痕迹,心如刀剜。
“娘,我没事,已经不疼了。”姜宁道。
林氏放下药膏,道:“你手腕受了伤,这些日子不要碰水,有什么事情就吩咐下人,娘给你派了桂嬷嬷和几个丫鬟。”
“我知道了,娘。”
母女二人关系融洽,气氛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