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小道消息
马秘书不由得暗赞孙卫东的洞察力,既然都是明白人,他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便说:“现在确实有这种说法,说天河酒店项目竣工后,毛区长会调到市里,当副市长,到时还主抓经济。当然这都是小道消息。”
“无风不起浪,在官场上小道消息往往比正式渠道消息更准确。”
马秘书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孙卫东的说法。
孙卫东继续说:“但我有点不明白,既然天河酒店项目竣工后,毛区长就能晋升,为什么还要和莲花区争经济产业园这个项目,这不是得罪人么?”
马秘书小声说:“孙总,这个你就不懂了,从某些方面来讲,下岗工人再就业要比天河酒店的项目还重要,因为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是政治任务。而且天河酒店项目是因为地理位置好,说句不好听的,谁在毛区长那个位置,天河酒店都会立项。但经济产业园不一样,只要这个项目做好了,那就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可以赌别人的嘴。”
孙卫东点头,沉吟了半晌,说:“如果毛区长去市里工作,你怎么办?”
马秘书笑着说:“我听从组织的安排。”
孙卫东说:“正常来说,如果毛区长高升了,你作为他的秘书,肯定也会进一步。但这只是正常来说。毛区长升的这么快,肯定会遭人非议,如果他在提拔你,会让人说他培养自己人。你说是不是?”
马秘书嘴角抽搐了下,讪笑说:“我没想着高升,只要服务好领导就行了。”
“马秘书,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你难道就不想有个更好的前程?”
“当然想,可这种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我只是一个小秘书。”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你不能跟着毛区长一起走,继续留在东城区,估计新上任的领导不会找你当秘书吧?”
“肯定不会。毛区长来东城区上任,之前的秘书也没用。”
“还是的呀。所以当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一定要懂得争取,机不可失不再。”
马秘书抿了下嘴唇,问:“孙总,你是不是有什么高见,还请你指点一二。”
孙卫东笑着说:“指点不敢说,就是有一些自己的建议。”
“你说。”
“我的建议是……”顿了顿,孙卫东忽然打着哈哈说:“还是算了,毕竟毛区长最后能不能去市里工作,还不是板上钉钉。”
“孙总,你就说说呗。”
“不说了,不说了。等天河酒店竣工,毛区长的事尘埃落地落,在说也不迟。”
马秘书赔笑,说:“那到时,还往孙总多多提携。”
“提携不敢说,毕竟你的仕途又不掌握在我手上。”孙卫东拍拍马秘书的肩膀,说:“好啦,我们回去吧。”
孙卫东开车把马秘书送回了东城区政府,然后独自回到了公司。他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经济产业园做找一些投资小,技术性不高,周期短,但又能很快见到效益的项目。
他想到了黄志远,于是就给黄志远打电话,约他晚上一起吃饭,黄志远欣然答应。
自从黄志远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做批发生意后,他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他现在做夹克衬衫的批发,每月都有两三万流水。而且他的服装店生意也没有关闭,在批发市场服装行业内,做的是有模有样。
晚上约在红樽坊吃饭,孙卫东先让武强留了一间包间,等他赶到后时,黄志远已经在了,而且还有作陪的。
作陪的人,孙卫东认识,是爱民服装店的王来喜。王来喜现在已经转行不做服装生意了,改做五金批发,也在小商品批发市场。
现在商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只要跟孙卫东交好,就能挣到钱,反之就会和大恒商贸一样。
王来喜是个人精,他知道黄志远和孙卫东关系好,所以便有意和黄志远亲近,今天孙卫东给黄志远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好在场,知道晚上孙卫东和黄志远要一起吃饭,就死皮赖脸的跟了过来。
三人落座后,孙卫东叫服务员点菜,王来喜殷勤的给孙卫东递烟,说:“孙总,知道老黄要和你一起吃饭,我就跟过来蹭饭了,你可别介意啊。”
孙卫东笑着说:“大家都是朋友,说什么蹭不蹭饭。太见外了。”
点完菜把菜单交给服务员,孙卫东说:“你今天来也正好,我要跟老黄说的事,你也给参谋参谋。”
王来喜忙说:“不敢,不敢,孙总你是做大生意的,我可不敢乱参谋。”
“大生意都是从小生意做起来的,我只是比你们运气好一点。”
黄志远问:“孙总,你有什么事跟我说?”
“是这样的,莲花区要建一个经济产业园,鼓励下岗工人创业,我想听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小商品批发市场现在做的很成熟,如果依托小商品批发市场,天河市自产自销一些小商品,还是很有前景的。”
不等黄志远说话,王来喜抢先说:“没错,现在天河市已经有很多小作坊了,可都不成规模,而且技术含量也比较低,如果政府扶持,统一规划,再给予技术上的扶持,进行规模化生产并不难。”
“市政府不仅统一规划,给予技术上的支持,还会提供免息贷款,两年免税,但前提是必须入驻经济产业园。”
黄志远说:“这是好事啊,像生产手串的,鞋帽的,螺丝钉的,日化品的,都可以进驻经济产业园。”
孙卫东点头说:“没错,所以我这次请黄大哥你吃饭,就是想让你帮我联系联系这方面的小老板,之前没干的也不要紧,只要有好项目就行。我初步的计划是想招100个加工生产商。”
黄志远说:“没问题,这件事你交给我去办。”
王来喜说:“孙总,我可不可以在经济产业园办个企业?”
“你想做什么企业?”
“五金。我现在批发市场做五金,我想自产自销。”
孙卫东暗赞王来喜脑子灵光,因为响应政府号召做生意而且是第一批人,赔钱的概率非常低。
“没问题。”
顿了顿,孙卫东又说:“老黄,其实你也可以做个企业。”
“什么企业?”
“服装厂。”
黄志远笑着说:“不行,不行,服装厂投资太大,机械设备就要投资好几万,而且懂技术工人也不好找。”
孙卫东说:“钱和技术我可以帮你解决。你只需做好管理和销售就行。”
黄志远诧异的说:“你的意思是……”
王来喜羡慕的说:“孙总的意思很明显啊,他给你投资,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