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党性之基:学习贯彻基本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科学理论是时代的精华,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理论修养,坚定政治信仰,以先进理论为党性修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党性的内涵要求着重学习基本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党性最初涉及的是哲学、理论层面的问题,表现为“哲学的党性”“理论的党性”等形式。恩格斯在1845年《“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的前言和结束语》中批判德国“绝对的社会主义”时,最早使用了“党性”一词。他认为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可是人们却想用这些空话使德国革命,去推动无产阶级并促使群众去思考和行动”。[1]反过来说,理论要有党性,就是要去除掉这种抽象性、这种所谓的普适性,就是要坚持现实性,敢于承认它具有服务于和依靠于特定社会群体力量的意识形态性。列宁进一步发挥了这一理论,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流派的对立,暗含的实质是不同党派的斗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发展出了另一条理解党性的逻辑思路,那就是政党组织的党性问题。政党的党性,即该政党的本质属性,是该政党之所以是该政党而不是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它通过政党的纲领、章程、宗旨、组织、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奋斗目标、根本制度等表现出来。政党的党性有几个层面的意蕴:①建立在党员个性基础上的共性;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③严格的纪律性;④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先进性。由此可以看出,党性是政党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属性,是党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是对政党“是什么”问题的解答,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简要表达。
党的基本理论,是党性的理论表达。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2]“我们共产党员,不但要在革命的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而且要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3]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然声明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服务,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指明了解放的方向和道路。毛泽东思想从融入其中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出发,以东西方文化思想资源为知识背景,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形成了有个人特色和中国共产党特色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党员党性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党员党性观在新时代的发展,开辟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新的理论境界。
党的基本理论反映了党的内在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和“灵魂”。
增强党性,首先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石。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总纲领和战斗旗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增强党性,解决好“总开关”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继承和发展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性的首要理论内涵。其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学习经典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经典著作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还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苦历程。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工作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准确掌握“用实践去发展本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真正“走近”马克思、列宁的内心世界,学会与伟人“对话”和“交心”;才能准确掌握经典著作蕴含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汲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不竭精神动力;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首先从读精选开始。精选著作就要选择那些论述深刻、内容丰富、富有启发的著作。精选著作还可以根据具体任务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比如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选择《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来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等内容。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其次要精读。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要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读,不要应付地读。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要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紧密联系当前的现实问题去读,不要孤立地读。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要带着问题去读,根据某个专题系统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要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读。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最后要精通。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根本的是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整准确地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2.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4]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对当今及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大而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影响和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问题不是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而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践。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态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实际做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其固有规律,把革命气概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凭主观热情工作。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闭关锁国,不仅要懂得中国,还要懂得世界。总之,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3.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注重理论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东汉王衡曾在《论衡》中说道:“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是最好的学习,也是党性的实践。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要自觉地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上,坚持基本观点,运用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运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增强从实际出发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运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运用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深入理解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深入理解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理解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运用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基础的观点,深入理解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质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运用劳动价值论,增强尊重劳动、尊重领导者的自觉性;运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运用资本原理,加快资本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入理解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深入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在这些运用中,检验和强化共产党人的党性。
4.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
信仰问题决定人生奋斗方向和奋斗价值。对党员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加强党性修养最重要的问题。在2019年3月举行的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必须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灵魂和血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各种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论”,不明白马克思主义统领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内涵,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在实践上也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直存在着的发展着的客观事实。邓小平说:“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5]“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6]一种思想体系能存在多久,首先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一种思想体系能够产生和存在下去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大的社会需要性。从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到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承担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马克思主义开始于西欧几个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很快超出西欧、北美,传到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传到了全世界。它之所以能在具有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扎根,就是因为它能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被民族化,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
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为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典范。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其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理论内涵。
1.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学习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总结和集中概括。自党的七大以来,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对自己的文稿始终表现出认真、慎重态度,不仅勤于修改,而且精益求精,多方征求意见。即便是一些反映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曲折的篇目,毛泽东的态度依然是非常慎重的。比如,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这篇讲话总结了前一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展情况,提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7]的判断,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毛泽东非常重视这篇文献,1955年8月23日,他将修改本送刘少奇、周恩来等13人征求意见,要求这些同志看后再“提出修改意见”。9月2日晚,毛泽东同陈伯达谈《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修改问题。10月13日,为征求对《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三次修正稿意见,毛泽东又给在京的10位中央政治局委员、8位副秘书长和邓子恢、陈伯达、廖鲁言写信,要求这些同志“收到后,即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返回。[8]毛泽东对自己的重要文献,态度之认真、修改之细致,堪称典范。毛泽东始终用发展、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以往的著作。同时,对结集出版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著作一事持冷静态度,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著作在当时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共产党员应结合实际,通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文集》。如果没有能力全部通读,也要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有关文章,如《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反对自由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掌握基本观点,把握精神实质,以毛泽东思想为共产党人的党性奠基。
2.学习毛泽东思想,要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三者是统一的,同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政治立场,又是政治观点;既是政治智慧,又是领导艺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10]自己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要求我们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并用毛泽东思想中的“三大法宝”去涵养共产党人的党性。
3.学习毛泽东思想,要重在当代社会中运用丰富
学习毛泽东思想,涵养党员党性,关键是要在当代社会中运用毛泽东思想。党员干部要把毛泽东思想与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认识、分析、解决自身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由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并在学习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此涵养与强化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
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凝聚了全党智慧,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实现了从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使得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学习邓小平理论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邓小平理论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学习邓小平理论,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读《邓小平文选》,学习邓小平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学习邓小平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学习邓小平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学习邓小平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学习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精髓实质,加强党性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和权力,以邓小平理论为共产党人的党性奠基。
2.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读《江泽民文选》,重点把握江泽民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思想观点,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实践中,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清除思想尘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共产党人的党性奠基。
3.学习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结合思想工作实际,通读《胡锦涛文选》,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共产党人的党性奠基。
五、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基本内容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2.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性意识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一是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是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本依据,必须反复研读,深入领会。二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必须系统学习,深入学习,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三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专题论述摘编。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编辑而成的系列专题论述摘编,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领域的具体展开,是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文本和专题教材,需要认真研读,反复学习。四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工作文集。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实践历经村、县、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多层级领导岗位,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系列工作文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实践和心路历程。认真研读这些工作文集,对于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和生长过程、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增强学好这一思想的信心和决心。
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它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大意义,是全方位、宽领域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的必不可少的视角,也是确保我们学懂弄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重要方面和基本方法。在国际社会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之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提出了包括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3.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性实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要在实践中注重政治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形成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定力,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作斗争,经受住各种政治风浪考验。要在实践中注重绝对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石。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其内涵包括信仰忠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保持步调一致。要在实践中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进一步确立思想理论的“定盘星”,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就“四个自信”的“压舱石”。要在实践中提升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为政理念。每个党员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满怀为民情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民宗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与实践,落脚到增强本领,提高能力。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59页。
[2]刘少奇:《人的阶级性》,《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3]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4]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7]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09页。
[8]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22、450页。
[9]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10]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