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疾病是常见病吗
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黄悦勤教授等在核心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研究文章,公布了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CMHS)的患病率数据。CMHS覆盖了中国除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32552人完成了调查。结果显示,六大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物质使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18—34岁为各年龄段中最高。女性心境障碍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物质使用障碍及冲动控制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终生患病率为16.6%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在参与调查的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他的人生中,曾经或正在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而不是说得了精神疾病就治不好了。有读者可能会觉得16.6%这个比例听起来太高了,好像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并不会见到这么多的“精神病”,这种感觉和调查数据之间的差异可能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大众对精神病的认知相对狭隘,很多人觉得精神病人就是那些“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行为怪异”的人,但这其实只是类似“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中的部分症状,“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六大类精神障碍中较低的,只有0.7%,而单是心境障碍中的“抑郁症”终生患病率就达到3.4%,物质使用障碍中的“酒精滥用”终生患病率为3.1%,焦虑障碍中的“特定恐怖”和“强迫症”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6%和2.4%。并且,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大部分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都是在增长的。二是受病耻感的影响,很多人讳疾忌医,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去医院,即使确诊了也会向身边的人隐瞒病情。三是确实有一部分精神障碍会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或存在社交退缩的表现,使得一部分病人无法加入或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情境。这些都造成了一种“大家都没病”的错觉,随着心理科普力度的加大,也可能会出现“大家都有病”的误解,但逐渐地我们开始了解:精神疾病就像感冒、骨折、糖尿病、癌症等生理病痛一样,是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可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的一部分,在人群当中总有一定比例的人正在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而对于组织来说,帮助和支持身患精神疾病的组织成员,关心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是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