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什么说有三种“抑郁”
当我们谈论抑郁时,其实涉及三种不同的“抑郁”:一是作为流行语的抑郁,二是心理学上的抑郁,三是医学上的抑郁(抑郁症)。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抑郁这个词变得流行起来,甚至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这时的“抑郁”和“郁闷”“丧”“憋屈”“烦躁”一样,都是形容和描述让人不舒适的身心状态。新闻中时常出现名人身患抑郁症的报道,本意可能是为了普及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但也使得“抑郁”这个词在某些时候附加上了身份标签的功能,成为“名人病”“文艺病”。
抑郁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以情绪低落、活力缺失为主的复合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抑郁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情绪,抑郁能让个体的节奏放慢,减少可能造成消耗和危险的社会互动,对自身进行反思,悲观的预期也使得个体更容易做出规避风险的决策,并增加向他人求助的可能,较轻度的抑郁还能够提升社会推理和思维任务的表现。显然,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抑郁情绪发生的诱因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通常我们在科普时所谈论的“抑郁症”,指的是抑郁障碍中的“重性抑郁障碍”,这是一种涉及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的明显变化的身心疾病,除此之外,在DSM-5中抑郁障碍还包括了“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恶劣心境”“经前期烦躁障碍”等。你并不需要去鉴别诊断是哪种医学上的抑郁障碍,但至少当一个人和你说“我抑郁了”或“我的同事有点抑郁”时,你需要去澄清他所说的“抑郁”到底指的是什么。
根据DSM-5的标准,抑郁症包括三个典型症状:情绪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简称“三低”。具体来说,如果我们在两周内频繁(几乎每天)出现以下大部分的症状,那么可能就不是普通的情绪问题,需要到医院进行排查。
感知觉上:感官变得迟钝(如觉得色彩不鲜艳了,吃什么都不香了)或异常敏感(如听到电话铃声就特别紧张),觉得脑子变慢了,反应变慢了,注意力难以集中。
情绪情感上:感觉情绪低落,总是觉得开心不起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空虚感,莫名地悲伤,容易被激惹,对情绪失去控制,有绝望感。
身体上:没做什么体力活却觉得疲惫,没有活力,有乏力感,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非病理性疼痛感,就是觉得难受但说不出哪里不舒服。
行为上:睡眠障碍(早醒、睡眠质量差、睡得过多或过少,甚至整夜无法入睡),食欲改变(吃得太多或太少,吸烟或饮酒量增加),坐立不安、走来走去或呆坐不语、行动缓慢,回避社交,泪点变低了(常常莫名地就哭起来),进行自杀准备或尝试自杀。
思维上:常常出现“我太无能了”“都是我的错”“还不如死了好”“我只会给别人造成麻烦”“事情不可能好起来了”等悲观、绝望、自责的极端想法和逻辑,出现自杀的念头、企图,甚至开始自杀计划。
患病率:美国重性抑郁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为7%,1—29岁个体的患病率比60岁以上个体的患病率高3倍。
CMHS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状和双相障碍等)的12个月患病率为4.1%,终生患病率为7.4%,其中重性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3.4%。
产后抑郁并非DSM-5的诊断条目,但有50%—80%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后会经历一段“baby blues”(产后抑郁),其中有10%—15%会比较严重,当出现典型的抑郁症状时就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风险性特征:自杀企图与自杀行为。约15%的抑郁症病人自杀死亡。增加自杀风险的特征包括:男性、独身或独居、明显的无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