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风云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新的开始

团建活动给绿能公司渔城一期小型网建设运营项目划了一个完美的句话,新的篇章开始了,全体员工投入到时间更紧、任务更重的二期全面建设阶段。

二期项目将在全渔城建设52座充换电站,其中服务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有23座,服务纯电动公交车的19座,服务纯电动出租车的社会公共充电站9座,另外还有1座服务换电中巴的换电站。整个项目完工后,渔城预计将投入2011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混合动力公交车1250辆,纯电动公交车435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换电中巴26辆。

在全面建设阶段开始的第一周,绿能公司紧锣密鼓地提拔了一批人,其中部门级的任命尤其引人注目。

首先是杜锋,他连升两级担任市场部经理,成为绿能公司唯一一位部门正职。其次是高伟,他由工程项目经理提拔为工程部副经理。

姜驿被任命为运营部副经理主持工作,仍然兼任总经理秘书的职务。他的任命让大家觉得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姜驿近几周来实质上已在主持运营部工作,名正言顺是迟早的事,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冯国强履行了给年轻人机会的承诺,杜锋、高伟、姜驿都是三十岁以内的中层干部。

在正式任命前的谈话,姜驿担心自己服务领导会不周全,冯国强贴心地将会议组织、领导后勤服务类的工作交派给综合部,保留了与重大经营管理相关的秘书职责,姜驿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激之情。

张新宇仍然是技术主管,没有被提拔,但是冯国强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被派往总部技术部协助进行技术开发工作。张新宇刚和二姐打得火热,有些不舍得,但经冯国强耳提面命后还是决定服从安排。二姐闷闷不乐了好久,幸亏现在科技方便,两人可以不受距离限制时不时视频诉情,更何况张新宇还有一月一次回渔城的福利,两人的关系虽然进展得温吞吞的,但趋势已不可逆转。

张新宇刚到普华新能源时,技术部派他去了测试组,并分配了一位老员工当师傅。张新宇非常高兴,背着包找到测试组的办公区,满脸堆笑地询问一位测试工程师:“打扰了,麻烦问鲁工在那个工位?”

“鲁工啊?他在旁边的办公室。”工程师指了指方向,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走廊旁是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张新宇从窗户望去,里面摆了四张办公桌,靠里的桌子前坐着一个人,其中三张都是空的,办公环境似乎不错。

办公室的大小与公司领导的办公室相差无几,虽然桌子多了些,但整个房间鲁工一人独占,说明他是一位资深的工程师。

张新宇对这位师傅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整了整衣服,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鲁工说道。

张新宇应声推门而入,顿时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扑进鼻腔,似乎是煮熟的毛鸡蛋的臭味,闻到这股味道,脑细胞立刻活跃起来。

鲁工低着头在桌子地下摸索着,一阵簌簌的声音过后,脚臭似乎淡得还可以接受了。他抬起头来,这是个看过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的人。鲁工胖得极具特色,圆盘大脸、鸡窝一样的头发、唏嘘的胡茬子,穿着一件黑色圆领T恤。张新宇见过别人不小心把衣服夹在屁股中间的,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能把衣服夹在胸和肚子中间的。鲁工胸口两侧的T恤上印着斑斑点点的灰色汗迹,而正中间鼓囊囊的不知道是啥。

张新宇马上就知道了,鲁工从胸襟下掏出一团白色的东西,顺手扔到垃圾桶。张新宇看得分明,那就是一团卫生纸。

咽了咽口水,张新宇说道:“鲁工好,我叫张新宇,公司安排我向您报到。”

“他们告诉我了,绿能公司的。”鲁工滑了一下椅子,将头从屏幕的遮挡中挪了出来道:“你自己随便坐。”

鲁工从桌下的小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递了过来,张新宇摇了摇头,鲁工也不去劝,嘭地一声拉开易拉罐又滑回电脑屏幕前。

过了一会儿,鲁工滑动了一下椅子,递过来一个U盘:“里面是第一代充电系统软件测试报告,你先花三天时间熟悉一下,然后跟我一起做新版本测试。”

这是对自己人的信任,张新宇激动地接过来。冯国强交给他的秘密任务就是全面掌握充电控制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为未来各城市公司开发地属应用平台奠定技术基础。有了测试报告,基本就能摸清开发逻辑了,再进一步如果能一点点弄到源代码,那自己就可以攒出一套完整的充电控制系统了。

张新宇怀着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忍辱负重地住着80元一晚的经济酒店,忍受着师傅的“熏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了小型网的建设运营经验,绿能公司在充电站建设规范和运营服务流程上已经基本成型,并制定了规章制度固化下来,大幅度缩短了投产周期。全面建设期的场站地址已经敲定,建设工作正在紧张地推进,但是仍然有两朵乌云笼罩在上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散去。

第一朵乌云是一直绕不开的强电增容。自整改危机后,渔城供电局对公交场站电力供给放宽了限制,不过仍然没有全部同意绿能公司作为申报主体,但没有限制公交集团作为申报主体。经过协商,公交集团前脚申报电力增容,后脚就以BOT的方式交给了绿能公司,供电局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社会公共充电站强电增容上,由于不属于公交场站范围,供电局仍旧卡得死死的。

第二朵乌云是临建申报。充电站配套建筑包括配电房、办公区、休息区等,除了个别场站内有红本建筑外,其余地方都是空地,需要新建临时建筑。按照法规,临建只有两年的有效期,过期后最多展期一年,也就是说三年后必须拆除。对于充电站来说,三年时间连预估投资收益期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必须要延长临建寿命,否则投一个亏一个。这是致命的问题,上面有法规压着,最令绿能公司高层头疼。

这两朵乌云不是绿能中基层能解决的,各部门只能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头疼的问题交给高层去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