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炼妖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小人国

唐颂越想越奇怪,仰视夕阳,已坠入山后,月光又被山角挡住,景物更暗,只得回洞再说。

出林时,见左侧有一条没有草的窄径,也似人辟,便不从原路上走,特地绕道回去。

意念一动,心剑飞出,剑上寒光照在地上,新雨之后,土地上竟现出许多小人脚印,都是五个一排,成为直行,算计为数甚多。

林中地上都是芳草绵绵,只有这条窄径上是寸草不生,两旁桃林也甚整齐,益知所料不差。

沿路循迹,走了两箭之地,才走完这片桃林,到达洞窟前面,便匆匆抄山路跑回洞窟之中。

洞外恰好有松枝柏叶,他用剑斫削下两大抱,铺在地面,权当茵席。又搬了几块大石,将洞窟堵塞,以防万一。再拾起两根枯枝,以心剑发火,将它点燃。

火光四外一照,这洞窟是两丈方圆,是一个天生石穴。洞门高可及人,上下四面洁净无尘。

当中却有一大块类似油渍的黄斑,用火一烧,闻着一股松子般的清香,猜是松脂遗迹。除此之外,丝毫不见有虫豸蛇蝎盘伏的迹象,足可放心安歇。

他盘膝而坐,正要继续修炼那白阳真人留下的图解,忽然听见洞外远处有多人呐喊之声。夜静山空,入耳甚是真切。

他轻轻走向洞口,就石缝往外一看,只见月光已上,左近峰峦林木清澈如画,到处都可毕睹。除那片桃林外,地多平旷,看得甚远。

只听万树摇风,声如潮涌,与多人呐喊相似,却不见一个人影。细看并无可疑之兆,知是起了山风,自己一时听错。

再看天上星光,时已不早,便将残火弄熄,在松枝上打起坐来。

唐颂这多日来,起初是勤于用功,坐了歇,歇了坐。后来功候精进,成了习惯,一直未曾倒身睡过。

今天过于劳乏,但等到气机调匀,运行过十二周天,身体便即复原。做完功课起身,略微走动,觉着百骸通畅,迥非日间疲敝之状。

他正在欣喜,猛又想起昨日失足,宛如天边飞坠,下落深渊,虽然前进方向不误,目光被雪山挡住,只一翻越过去,便可到达白阳山麓,究是出于臆断。

再者,下落时云层那般浓密,即使到达山麓,由数千百丈的高山绝岭穿云上升,不知有多少危险?

一进入白阳崖的禁制范围,估计无法动用多少真气,那时还是要往下坠。

幸好那三百六十四幅图均已记熟,既然没有找到第三百六十五幅图,那就只能自己参详了。

胡思乱想一阵,发觉月光已隐去,四外黑沉沉的,风势仿佛已止,不时看见旷地上有一丛丛的黑影。

唐颂先疑是原野中的矮树,算计月光被山头遮住,天色离明尚早,决意再做一次功课,把精力养得好好的。

那时天也明了,再多采集一点山果食粮上路,以免前途寻不到吃的。

于是他又把心气沉稳,调息凝神,打坐运功。等到坐完,微闻洞外有了响动。

刚一走到洞口,便听洞外众声喧驰,声如鸟语,又尖又细,脚步甚轻,好似多人在近处飞跑。

他就石隙往外一看,天已微明,上次所见一丛丛的黑影,都不知去向,也不见一个人影。

正在奇怪,忽听一声惊叫,几个二尺长短的黑影,从洞窟外飞起,疾如飞鸟,直往前侧面土坡之下投去,一瞥即逝。

唐颂眼光何等锐利,早看出是几个小人影子,料是昨日所见无疑,心里一好奇,也不管是人是怪,忙将堵洞大石推开,取剑在手,纵身追出一看。

只见洞窟外面已满积树枝,堆有尺许高下,便往土坡上纵去。

他刚一到达,便见土坡下面一片平地上,聚着千百个鲜花衣帽的小人,每个高仅二尺,各佩弓刀,班行雁列,排得甚是整齐。

中间三把小木椅上,坐着一男二女。男的身材略高,像是小人之王。在他的面前跪着三人,正在哓哓陈诉,神态急迫。

唐颂才一现身,那群小人便像蚊虫聚哄般,哗的一声呐喊,如飞分散开来,成了一个横行,站在小王前面,各自张弓搭箭,作出朝上欲发之势。

那小王倏地从座中起立,走向前面,嘴里“咿呀”了一声。

群小中便闪出一人,战战兢兢地朝唐颂走近了几步,先将手中弓刀掷下,不住地手舞足蹈,嘴里咭咭呱呱,说个不休。

唐颂看出群小空自人多,并没有什么本领,虽然不同他们的言语,看出并不是怀有恶意。

他略一沉吟,并不下去,放出炼妖壶金光,将这些小人全部罩住,再轻轻一挥手,将那个小人吸了过来,提起一看。

只见这个小人生得如周岁婴儿一般长短,只是筋骨健壮,皮肉坚实得多,其余五官手足,均与常人无异。

在小人的背上还印着一行弯曲歪斜、类似象形的朱文字迹,不知是何用意。

小人因为受惊太甚,已晕死过去。其他小人被金光罩住,虽然害怕,却根本无法逃脱。

唐颂见小人二目紧闭,心头微微起伏不停,知道气还未绝。人小脆弱,禁不起挫折,他反倒怜惜起来。

“古称僬侥之国,莫非便是这种人?可惜言语不通,没法询问。”想到这里,唐颂便坐了下来,把小人仰放在膝头上,轻轻抚摸,想将他救转。

那些小人见唐颂会法术,不是神仙,就是妖怪,霎时间“嘤嘤”啜泣之声,起自下面。

唐颂低头一看,那小王已复了原位,有不少小人正在痛哭流涕。

他知道这些人把自己畏若神明,便放下膝间小人,缓缓走下坡去,连喝带比的道:“我不是妖怪,不会吃人!你们找一个懂人话的来,我有话问……”

他往下走没两步,下面群小又暴响一声,各将片刀举起。他仔细一看,人数少了好些,不知何时溜走,自己竟未看出。

看来,那些小人怀疑他要加害,他如果再前进,势必群起来拼,这等小人,怎禁一击?既不像是山妖木魅,何苦多杀生灵?

他便把步履停住,一边说,一边做着手势。

经过几次,那小王好似有些懂得,口里咿的一声,众小中走出数人,来到唐颂面前,将周身脱净,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意似等唐颂自己取食。

唐颂将手连摆,随意又提起两个一看,生相均与先一个大同小异,只背上字迹和身穿衣饰不同罢了。

这几个胆子似乎略微大些,唐颂放了手,他们也不走,只管仰头注视唐颂的动作。

再看坡下那一个,已经醒转,仍伏在原处不动。

唐颂见怎么比说,也是不懂,忽然想到,如果将这些小人都收进通天塔中,由他们来培育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应该可以让那些女子专心修炼吧。

可惜言语不通,实在无趣。

在他沉思之际,忽然听见下面一声暴响,那数寸长的竹箭,竟然如暴雨般纷纷射上来。

“胡闹!”唐颂笑骂,一扬手,前方现出一片金光,仿佛一道屏障。

那箭一碰到金光,就纷纷坠落,一枝也未射中唐颂。

因见小人这般诡诈,他心里有气,往前一探身,刚要往坡下纵去,擒那小王,忽见路边桃林内又冲出一队小人,约有上百个。

内中三十多个,用几根竹竿抬着一个藤兜,中坐一个身材佝偻,与常人相似的女子。后面数十人,分抬着几个大蛇的头,飞也似向小王面前跑来。

还没有近前,驼女已咭咭呱呱,高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