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六大典型城市入境旅游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3 研究层面:旅游耦合研究有待理论提升深化

近年来,旅游耦合研究已经得到学界重视(马耀峰,2014),并从旅游供需系统与目的地内部供给系统两大视角开展广泛的研究,而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是研究的焦点之一。从旅游系统的角度来看,旅游流是旅游系统中客源市场需求层面的表征,而目的地则是旅游系统中的供给层面的表征,旅游流与目的地是相互作用的自组织发展系统,二者的耦合过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自组织特征。但已有耦合研究多拘泥于系统内部与子系统之间的实证分析,缺乏对耦合研究结果与规律的系统性理论阐释与分析,无法从整体角度形成对目的地旅游供需耦合的系统性理性认识(薛华菊,2014)。

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的耦合可反映出客源地与目的地“主—客”文化结构的适配,旅游供需功能结构的协调,同时包括反映出目的地与客源地空间结构的匹配,二者的耦合本质上是对区域“人—地”协调关系与“人—人”协调关系的集中反映与思考。发生学与系统论为从整体上深刻审视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的演变过程、发展特征与驱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理论视角。系统发展过程中具备层次性、整体性、稳定性与突变性等特征,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结构功能相关律、优化演化律、涨—落有序律等规律,这些定律为科学认识目的地旅游供需耦合现象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从系统论角度展开对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的研究,可以更为科学地理解与把握目的地的协调发展情况。在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供需耦合的过程中各子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稳定性与突变性特征如何?两大系统演变过程是否符合结构功能相关律、优化演化律、涨—落有序律?目前学界对上述问题尚未进行验证回答。故从系统论角度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供需耦合协调度进行剖析,对从理论层次加深对目的地旅游供需耦合演进过程、成长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对目的地旅游供给侧调控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