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的丹药
崔文升偷偷注意着皇帝的脸色,见皇帝满脸失望,他心中顿时一沉。
还不等他说话,便听皇帝说道:“退下吧!”
朱常洛将丹药随意的搁置在一旁,没有再理会他。
见状,崔文升只得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灵应子便在魏朝的引领下,进入了乾清宫。
“草民拜见陛下!”
灵应子恭敬的见礼。
“平身!”
朱常洛见着灵应子,心情不由得好了起来,笑道:“道长炼制出了新丹药?”
“草民近几日认真钻研,从道门典籍之中找到一种丹药,应该是陛下所需。”
灵应子说着便掏出一个玉瓶,双手呈了上去。
王安接过玉瓶,递到了朱常洛身前。
玉瓶刚一打开,便有一股清香从中喷涌而出。
朱常洛鼻子耸动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
玉瓶之中总共六颗丹药,朱常洛盯着看了两眼,便发现其中有两颗丹药出现了变化,产生了灵气。
见状,朱常洛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朝着灵应子说道:“好!这丹药很好。”
“陛下满意便好!”
灵应子恭敬的应了一声,接着脸上露出一抹迟疑之色。
朱常洛见到这一幕,顿时笑了一声,说到:“道长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
“草民......”
灵应子犹豫了一下,瞥了一眼朱常洛,见其脸上满是笑意,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草民想请陛下赏赐一颗丹药,就是......上一次服用的那种。”
“原来是这事啊!”
朱常洛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想要一颗灵丹嘛,他没有拒绝,从两颗灵丹之中取了一颗出来。
“这颗丹药便赏你了!”
一旁的王安连忙接过丹药,递到灵应子身前。
“谢陛下!”
灵应子十分激动的跪在地上,谢恩之后,这才从王安手中接过丹药,小心翼翼的放入了玉瓶之中。
这丹药可是关系到他能不能突破到传出中的境界啊!
朱常洛见着灵应子将丹药收好,这才问道:“道长,这丹药现在可以炼多少?药材够吗?”
“陛下,这丹药炼制倒是简单,只是其中有味药材比较罕见。”
灵应子连忙应道。
“药材罕见?”
朱常洛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之前那丹药的药材便难寻,如今他还费尽力气,准备清剿倭寇,便是为了畅通海路。
只是想要等海路畅通,恐怕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种可以替代的丹药,没想到也不够药材。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缺少的药材哪里可以寻到?”
“缺少的药材名为末药,我大明不产这种丹药,唯有从西域传来一些。”
灵应子连忙应了一声。
“末药”这种药材,他之前也不认识,当时见着丹方上写着,他仔细翻阅了古籍,这才知道这种药材,经过他查证,发现这种药材十分稀少,要不是在京城,他都很难找到这种药材。
听到这话,朱常洛顿时感觉有些头疼,西域不仅离着远,而且如今不在大明的掌控之中,难不成为了这丹药,再派兵将西域攻下来?
就算他想,现在也有心无力啊!
“道长安心炼制丹药吧,药材朕会让人搜集的。”
“草民遵旨!”
······
户部衙门。
乔允升急冲冲的进了李汝华的公房。
“大人,坏事了!”
见着乔允升满脸焦急,李汝华眉头一皱,说到:“吉甫,发生什么事情了?”
乔允升急忙说道:“大人,司礼监已经定下市舶司的人选了。”
“原来是这事啊!”
李汝华神色淡然,依旧翻看着手中的公文,市舶司的事情都有惯例,他自然没什么担心的。
“司礼监从户部要了多少人过去?”
“大人,这就是让下官着急的地方。”
乔允升脸色有些难看,沉声说到:“一个人没有,司礼监根本没来户部要人。”
“一个没有?”
李汝华猛地抬头望着乔允升,神色一凝,随即有些疑惑的说道:“司礼监没有来户部要人,那他们从哪里找来的精通经济的人才?”
刚说完,他脸色突然一变,似是想起了什么,嘴中喃喃说道:“原来如此!”
他终于想明白了,皇帝当日为什么从他这里要了二十个精通经济的吏员,原来是为了此事!
不对!
转念一想,当时李可灼都还未回京,皇帝怎么可能提前做好准备?
李汝华一时间思绪有些混乱。
见着李汝华脸色一变,乔允升有些疑惑的问道:“大人知道原因?”
“此事说来也跟我有关。”
李汝华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上个月,我找陛下从内帑要了三十万两银子,陛下让我从户部选了二十个吏员交给内廷,现在市舶司用的人,恐怕就是那些个吏员了。”
“这么说来,这些吏员也是我户部之人啊!”
乔允升倒是松了口气,只要是户部的人便行,要做什么,都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
李汝华摇了摇头,说道:“那些小吏自出户部开始,便不再是户部之人,陛下将其归入了光禄寺名下。”
不在户部名下,在明面上他们便没理由跟那些吏员联系。
“那......市舶司便没有我户部之人了!如此一来,市舶司的情况户部都无从得知,虽说税关之银一半要入内帑,但是没有户部之人参与,若是那些宦官暗中贪墨,我等也无从得知啊!”
乔允升神色有些凝重,可以预见,开海之后,那几处港口定然有大量的白银流入,税关涉及的银子也是海量,其中的利益如此之大,怎么能完全交由市舶司管理。
想到这,他看着李汝华沉声说到:“大人,此事定然不能让市舶司专权!”
李汝华沉思了片刻,起身说道:“我入宫找陛下商议!”
说着,他便朝着门外走去。
见着李汝华的背影,乔允升略微松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开海之事,除了朝廷的税关收入之外,巨大的海外贸易,也会产生庞大的利益。
按照朝廷的意思,放开民间通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下海,而是要从各处海港下海,在出海之时,市舶司也会根据下海商船的大小收税,海港之中还涉及其他各种税收,如果有户部之人在,他们便能从中下手,获得极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