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求学上海交大造船系
一、意外的选择

1938年6月23日摄,母亲生我一百天
中学六年,我一直就读于上海沪西中学。沪西中学原来叫伯特利中学,是个教会学校。
在准备报考大学之前,全国有一个高中生数学竞赛活动。在参加了校级、区级多次选拔赛、预赛后,我们沪西中学由我和另一位薛姓同学得到了参加市里复赛的资格。据说前几名可直接进入几所名牌大学读数学系。
考场设在格致中学。那天进场拿到试卷,浏览了一下,题目不多,每道题都不易,但觉得大都能做得下来。其中有一题似乎最可拿得下来,就试着先做。
题目简明:用圆规四等分圆周。
开始以为是智力测验(现在人称“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定个圆心,画个圆,把纸通过圆心竖折,再横折,折横线和圆周相交形成的四点不就是了?刚写到试卷上,立刻想到数学是严谨的学科,我没用圆规呀,这一下可心慌意乱了,左思右想,不知怎解。赶紧再做其他题,估计大都做出来了,但是满脑子还是刚才这道题怎么解,直到时间到了,铃声响起,只好怏怏地离开考场……但就在跨过门槛时,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只需画几道弧就是了(1)……
那时空军部队来学校挑飞行员学员,我也在候选者之中。体格检查非常细致周到,许许多多指标我都是好的,检测医生的组长给了我“发育优”“营养优”等好几个优评。但是我们中只被选中一位,是身高只有一米六的同学,据说飞行员小个子优先,我那时高一米七三。
1956年毕业那年,正值国家计划要培养大批知识人才,大学招生数量激增,对军工专业尤为重视。我和部分同学被事先做了品学考察和家庭调查,被纳入“保考高校”范围。
此事由我们非常崇敬和信赖的陈校长亲自过问和指导,有不少专业可选。同学中有选北京航空学院的,我想学航空一定很有趣味和挑战性,就也选了北航的飞机制造专业。回到家里一说,爸妈都不吭声,过了好久,妈自言自语说:“五年内可以回上海几次。能不能在上海读大学?”……我明白了。

1952年我在沪西中学初二第二学期的《成绩报告单》。各门功课尚可,学期均分87(当年属于优等);品德考查为:“有能力,但没起作用,学习及生活上比上学期退步,在班上不守民主秩序,做事有始无终。”回想起来,校领导和班主任对我很好,但我的表现不如人意,还是让他们失望了
第二天,我惴惴不安地找陈校长说了,她说那你就报造船专业吧。当时交通大学大部分搬至西安,有关造船的专业留下来成立了上海造船学院,专门培养造船人才。陈校长让我重新填了表,是她帮我选定了后来的人生路。

1956年8月9日,接到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通知,我被上海造船学院录取,8月24日报到。录取通知报到时被收去,这是“报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