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求你把我贬为庶民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竟有此等作物!?

当上万的胡惟庸同党伏诛后。

这日,朝会上。

朱元璋看着下方的大明众臣。

“咱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中书省以总天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纲纪。”

“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

“咱欲革除中书省,升六部,仿古之六卿,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

“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这胡惟庸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们能怎样?自然是只有同意了。

这时监察御史许士廉出列道:“历朝制度皆取时宜,何况创制立法,天子之事,既出圣裁,实为典要,但虑陛下日理万机,劳神太过。”

“臣愚以为宜设三公府,以勋旧大臣为太师、太傅、太保,总率百僚庶务。”

在场的大臣听到许士廉的话,心中都不由暗道:“这老小子真会拍马屁,不过提议这三公的设立倒是颇好。”

而朱元璋听完许士廉的话自是开心无比,对于三公设立也就应承了下来。

至此,朱元璋终于完成了早就想要废除的宰相制度,实现皇权的集中。

于是,关于朝廷的改革很快便传令四方。

朱昱自也得到了消息。

“果然,老朱的目的就是为了集中皇权,至于胡惟庸等人不过是工具人罢了,而且还是属于最悲哀的工具人,用完即死。”

朱昱望着京师的方向暗自叹道。

“果然百闻如一见,只有处于这个时代才能最深刻地体验到给老朱打工真的是命苦。”

“可惜我一开始想要贬为庶民的计划在现在看来多半是破产了。”

“这未来到底该如何打算呢...”

片刻后,朱昱收回思绪。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尝试改变这个大明吧。”

低语了一声,朱昱转身回到了屋内继续当起‘悠闲文抄公’。

与此同时,废除了宰相制度的朱元璋正忙得飞起。

一堆堆的奏折摆放在朱元璋的案头上,朱元璋手持朱笔不断在一本本奏折上书写。

如今虽是初入春,但是朱元璋的额头却是已有汗珠渗出。

然而,对此,朱元璋却是丝毫不在意,握着朱笔的手就没有停过,显然老朱这是乐在其中。

除了老朱处于忙碌状态以外,小朱同志亦是完全处于工作中。

作为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加之朱元璋完全不担心他这个太子涉政过深从而有一天权柄过大,朱标每日要处理的奏折亦是不在少数。

正如后世有人调侃道:“某种程度上来讲,小朱这是在给老朱当宰相,以致于小朱同志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从而改变了大明的前进方向。”

就在父子俩都在忙于政事,毛骧带着一摞纸走进了崇政殿。

“陛下,这是从朱昱那里传回的记录。”

正伏案工作的朱元璋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毛骧。

毛骧见状,立即将手中的东西奉于御前。

朱元璋搁下朱笔,伸手拿起最上面的奏折看了起来。

而上面正是关于朱昱这些时日来的日常记录。

‘昱回乡,每日以素为食,未曾断绝。’

看到这一条,朱元璋嘴角不觉露出了笑容。

“这小子品性果然是不错。”

随即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继续往下看。

‘巳时,昱起。’

看到这一幕,原本脸上还挂着笑意的朱元璋只感觉一股无名之火升起。

朱元璋下意识往下看了几段,发现这样的描述周期性地出现。

也就是说,朱昱每日都是巳时起。

“哼!果然此子太惫懒了些!”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往后看。

‘昱命工匠制一物,形似车,无需牛马便可在人力下向前行驶,昱取名自行车。’

“这自行车似乎有些意思,竟无需牛马即可前行。”

看到自行车的记载,朱元璋心中有些好奇。

很快,关于朱昱的日常记载便被朱元璋看完。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元璋又拿起一本装订成册的小册子翻看起来。

“贵五谷而贱金玉。”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此言当怀宋子!”

看着序中这一段话,朱元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好一个‘贵五谷而贱金玉’,好一个‘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能出此言者当是大才!”

朱元璋出言赞道。

这一幕被一侧的朱标看在眼里,朱标内心不由升起好奇。

从刚才毛骧说出‘朱昱’二字时,朱标便放慢了批阅手中奏折的速度,分出了一部分心神注意自家老爹。

对于刚才自家老爹看奏折时的几次神情变化,朱标已是有所注意,当时就有些好奇奏折中写了什么。

眼下见老爹脱口而出的称赞,朱标内心的好奇就更重,仿佛有一只猫在心中不断挠着。

然而他此刻却是不好打断自家老爹,只能静静等着。

这时朱元璋已是看到了正文《乃粒》篇。

看着纸上写着关于各种农作物种植的描述,从事过农事的朱元璋一眼便看出了其中所言无不是经验之谈,可以说对农事的总结十分老练细致。

之后便是《乃服》、《彰施》、《精粹》等等,《天工开物》的上篇内容都有。

其实朱昱在书写天工开物时,考虑到如今大明还没有如土豆、辣椒等作物。

因此关于这些作物的描述适宜地修改了些,同时另开一篇记载这些大明还未有的作物,并标注了其乃海外之物。

因为显然当下的大明并不适合将关于土豆这些作物印发出去。

饶是如此,当朱元璋看到纸上写着土豆这一作物能达到亩产26石已是十分吃惊,要知道如今大明水稻平均的亩产也才2-3石。

这意味这种叫土豆的作物是水稻近九倍的亩产值,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惊讶。

若不是朱元璋看到书中写到一些大明如今已经有的农作物的种植流程是真的,他肯定会怀疑朱昱是胡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