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汉烈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7章 黎氏父子

安南清化府西都城。

黎季犛篡位之前,便令吏部尚书兼太史令杜省在清化府安孙洞建造西都城,建成后便将国都搬到了这里。因为此地本为黎氏祖地,黎季犛在此地的“群众基础”远比在旧都升龙城要好的多。

不过在稳抓“人和”的同时黎季犛也没忘了“地利”,当时已经打定主意做“乱臣贼子”的黎季犛当然怕被“人人得而诛之”,这西都城就是按照“坚实堡垒”的要求建造的,两丈高的城墙全部以巨石垒砌,坚固异常。

不过这期间黎季犛也没忘了好好参考一下宗主国的“帝王待遇”,这西都城长约两里,宽约一里半,面积和大明紫禁城几乎一模一样。

据安南的史书记载以及后世安南史学家的考证,这座巨石垒砌的坚城用时三个月就完成了主体建设,说起来很有些“祖先牛掰”的自豪感。但是……学“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迁都许昌操作的黎季犛很明显没学到位,因为他很明显没搞明白,他那宗主国的史书里面,大凡能称作明君的开国君主,写的更多的四个字明晃晃是“与民休息”……

已经在这巨石围拢的坚城中“安家落户”的黎季犛这会儿心情好得很。黎季犛今年正好年满七十,清瘦的面庞上雪白的一缕胡须,粗看倒也算得上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手中一份似乎还飘着血腥味的奏疏要摆得极远才能勉强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好在写奏疏的胡射“颇体圣心”,奏疏上的字写得极大,让黎季犛能自己观看这份奏疏。

不过这安南朝堂上像胡射这样体贴的臣子已经不多了,特别是与明军在冷径关下的一战,便让黎季犛损失了二卫大将范元瑰、振纲军将朱秉忠、三辅军将陈元喧、左神翊军陈大仆四个军方将领。

好在这四位将军的死是有价值的!根据胡射奏疏中所言,大明那进犯的几万大军不也仓促败还了吗?而且还是明军将领主动求和,拜求安南勇士放他们北还,为此甚至不惜将那该死的陈天平留给了安南。

如今这大明果然是纸做的老虎,看着凶,却是大而无当。自己算是生在了好时候啊!要不是明朝那对叔侄内战,那明朝太祖在位时自己可不敢捋大明的虎须!如今自己垂垂老矣,上天却将这般好的时机送到了面前!想来那大明的皇帝也肯定为那几万大明士卒的损失恼羞成怒吧?

但那又如何呢?自己又不是田间愚夫,将那道听途说的传闻当成真,真以为大明乃是天上神国。越是在高位呆的时间长了,越是知道治理一个国家有多不容易。那大明原本就要警惕北方草原的蛮子,然后又打了四年的内战,损失肯定不小。哪怕出使的使节带回来的消息说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想来也不过是明朝的君臣故意粉饰太平——这中原人最喜欢搞的就是这个,战争的损失哪里那么好弥补的?!如今他们又在安南损失了几万人马,想来也知道了安南人不是好惹的!大明皇帝恼羞成怒——恐怕也就只能恼羞成怒了吧?!

这般想着,黎季犛忍不住唇角勾起了个笑容来,雪白的山羊胡子也跟着微微抖了抖。

坐在黎季犛下首的中年人注意到了黎季犛这个笑容,忍不住松了口气。转了转眼珠,便开口道:“父皇,如今明军大败,可要向臣民宣告这个消息?”

“自然是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黎季犛狠狠点了点头,“要让我胡朝百姓人人皆知,大明并非不可战胜!以前安南卑躬屈膝以事大明,不过是那陈家人没有本事罢了!”

中年人非常赞同地点了点头,眼珠子转了转,张开口,却又有些吞吞吐吐地道:“那……我皇兄……”

黎季犛皱了皱眉头,瞥了中年人一眼,淡淡开口道:“朕不是与你们兄弟说过?‘天也覆,地也载,兄弟二人如何不相爱?’那大明叔侄引兵相见,国力大亏才有了你我父子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难不成你将来也要和你大哥兵戎相见?”

“儿臣不敢!”中年人赶紧摇头,又匆忙起身,大礼对黎季犛拜了下去,道,“儿臣只是担心,皇兄兵败冷径关、差点儿被明军所擒的消息传扬出去,对我黎氏皇权不利……”

“那便隐去你大哥去了冷径关的消息!”黎季犛狠厉道,“这点事情也要朕来教?!”

“儿臣明白了!”中年人语气坚定地道,低垂的头颅却没让黎季犛发现他紧紧皱起来的眉头。

等中年人退出这座并不甚大的宫殿,黎季犛忍不住叹了口气。

那中年人名唤黎汉苍,乃是黎季犛次子,更是现在的安南“皇帝”。

没错,如今的黎季犛乃是太上皇,真正的安南皇帝是他的次子。不过很明显,这皇帝有些名不副实,安南真正做主的,依然是这位太上皇。

而在冷径关下差点儿被赵恒抓了的那位,唤作黎元澄,是如今的安南左相国,乃是黎季犛的长子。

当年黎季犛打定主意要谋朝篡位,便出言试探自己的长子,与黎元澄对对子,黎季犛指着一块砚台出题:“此一卷奇石,有时为云为雨,以润生民。”黎元澄看到地上一颗小树苗,便对曰:“这三寸小松,他日作栋作梁,以扶社稷。”

黎季犛一听,这儿子只想做朝堂栋梁,以扶社稷,其志太小,不妥不妥!于是篡位后立次子汉苍为太子,一年后禅位,自己做了太上皇。

要说起来,黎季犛对于自己的这次子心中那是十分满意的。因为黎汉苍心性与黎季犛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心狠手辣、权欲心旺盛——当然,在黎季犛看来,应该是做事果决、不甘人下才是——不过未免太果决了一些,果决到连自己的大哥都快容不下了。哪怕黎季犛明里暗里教训了许多次,已经做了皇帝的黎汉苍依然视黎元澄如眼中钉肉中刺。

黎季犛摇了摇头,将自家这本难念的经抛之脑后,转头开始谋划起应该如何好好利用那被明军“主动送还”的陈天平,诛了朝堂上那帮陈朝遗老的心。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