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三部曲第二部艰难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蒙奇头脑发热 李荣利令智昏

却说那李荣的一众门客,领命后不敢怠慢,一众人等引经据典,分析得失,陈述利害,倒也被他们搞了一个方案出来。

这一日,李荣把众门客叫来,听取他们的汇报。门客们从背景、目标、策略、利弊得失、注意事项等从头到尾汇报了一遍,听得李荣也不禁频频点头,心说看来没有白养你们这群家伙。于是他又仔细问了一些问题,提了一些要求,便吩咐道:“众位辛苦了,管家回头给大家看赏。下面还要请大家再辛苦一下,把方案继续完善,不日我将把此方案送交谷主,听候谷主旨意。”

这一日谷主府的议事大厅,蒙奇对众人说道:“众位爱卿,李爱卿不负众望,今日已然拟出一个方案,现在就让李爱卿跟大家报告一下,也请大家提提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方案。”

于是李荣上前,拿出他的方案,侃侃而谈。他首先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介绍,只听他说道:“在谷主的英明领导下,桃花谷实行了名为桃花谷小康发展模式的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个在前些日子丞相所做的报告里都有了充分的说明,在下便不再赘述了。但是这个模式也伴随着一点小小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劳动,这使人的自私本性得到了膨胀,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开始使用不正规的手段获利,因而坑蒙拐骗、贪污盗窃、甚至明火执仗杀人抢劫等犯罪现象开始出现,人们对财富的崇拜和追求愈演愈烈。”

李荣为了维护桃花谷发展之路的正确性,故意把存在的问题说成是小小的问题,但是听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因而李荣这番话下来,人们也是纷纷点头,因为这些问题的确都是客观存在,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荣见开局不错,知道自己把病灶找准了,便更加信心满满,他接着说道:“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自私自利的本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被无限放大所致。”

李荣继续说道:“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的办法是:保留所有土地国家所有,而每个人不再租赁国家的土地,而是改为每个人都为国家劳动,劳动的财富全部属于国家,而国家则按照每个人的劳动付给报酬。由于财富集中到了国家手里,国家就可以有钱解决那些鳏寡孤独、身体残疾之人的生活问题,国家还可以出钱开医馆、办学堂,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由于不再存在私有土地和私有财富,人们的生活都由国家来供养,便可以彻底解决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了。”

李荣说到这里,人们有的频频点头,而有的则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见此情状,李荣便接着往下说:“也许众位怀疑此办法的可行性,下面本人便重点讲一讲。一是土地是国家的,人们劳动也是为了国家,而国家养活全体百姓,这从道理上是说得通的。二是人的劳动能力虽有不同,但是大家都为了国家而劳动,而国家则是按照大家的贡献提供报酬,这也解决了劳动能力不平衡的问题,我们把这个叫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三是国家保证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且鳏寡孤独、身体残疾之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彻底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才是大同社会的本意啊。

“这个办法如果可行的话,下一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一是如何确定国家与百姓之间的分配比例。按照有国才有家的道理,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强大,才会有百姓的幸福生活,因此劳动的成果必须首先保证满足国家的需要。而国家的需要,除了要满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人财物支出外,还要考虑一些孤独老人、残疾人员的生活需要,保证医疗、教育支出,保证河道的治理、道路的修建等等,除此之外,国家还要留有适当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除去国家的需要外,国家可以再对百姓进行分配,满足百姓生活的需要。当国家有困难时,百姓要做出必要的牺牲,以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二是如何确定每一个劳动者的报酬。国家在确定了对劳动者的分配后,再按照等每个劳动者的贡献程度对每个劳动者提供报酬,而对每个劳动者的报酬则取决于其参加劳动的时间和贡献的大小,由其所在地区的人员进行考评确定。”

什么事情都是一样,当只说一些美好愿景时,都是大套的理论、满是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别人自是无法反驳,但是到了具体的政策上,人们便各有各的看法了。对李荣的这个方案也一样,当李荣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后,人们的议论便开始了,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李荣已经无法继续说下去了。

见此情景,蒙奇说道:“众位爱卿,请暂缓议论,先专心听李爱卿讲解,然后大家再发表议论如何。”

见蒙奇如此说法,大家便停止了议论。

李荣继续介绍:“难免大家会议论,这正是本办法的核心之处。本办法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但是任何方法都会存在问题,关键是利弊的比较、得失的取舍。站在国家和个人不同的立场上、从为公和为私的不同角度出发,便会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众位觉得不是吗?”

这番话又显示出了李荣这个人的阴险之处,他祭出了国家和个人的不同立场,为公和为私的不同角度,把人们置于了非此即彼的选择之中,而且帽子也足够大,大到稍有不慎,便足以让人付出生命和名誉的地步。听到这里,人们的心情也不免凝重起来。

见自己的话取得了效果,李荣便继续说道:“大家可能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有可能会产生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毕竟大家现在是为国家、而不是为自己在劳动,那如何保证大家能够依然像是在为自己劳动一样而努力呢?对此我们也想好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只能国家好了,才会有百姓自身的好,这就像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一样浅显。大家为了国家而劳动其实就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这是一致的。要把国家利益至上作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要让为了国家利益光荣、损害国家利益可耻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二是加强道德教育,让人们树立公而忘私的思想。要让人们认识到,对国家和集体好才是对的,只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及小圈子负责,那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可耻的。这种道德观要发现和培育典型、广泛宣传、形成氛围,使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而且这种道德观教育要从小孩子抓起,让人们从小就树立起这种道德观念。三是严厉打击自私自利行为,对坑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绝不留情。通过三管齐下,使人们彻底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在谷主府设立一个计划管理部门,以前地都是自己的,地里想种什么是自己说了算,大家在交易时也是交易各方认为合适就行。而现在地是国家的,大家都是为国家劳动,那么哪些地该种什么就要由国家来决定,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价格也需要国家来规定,因此谷主府应该设立一个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在谷主府设立大同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指导大同社会建设工作并随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依然按照每个部落成立一个生产单位,在每个部落设立一个大同社会建设指导小组,负责每个部落的大同社会建设问题。最后,道德教育也是刻不容缓,要在公私学堂里都开展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观教育,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并以实现大同社会为最高理想。”

李荣说完后,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毕竟这是改变治国理念的事,这件事实在太大了,众人一时也想不太清楚。另外,需要建立新的部门,那现有的部门职责就会相应调整,这些变化都会深刻影响到现场每一个人的利益,大家在弄清楚之前都不敢轻易表态。

见没人说话,蒙奇便开始催促:“众位爱卿,对李爱卿的想法,各位有什么意见?”

大家还是没有做声。

见此情景,丞相蒙利作为百官之首便不得不说话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李尚书这个想法太新奇了,我等一时还没想明白,请谷主容臣等一些时日仔细考虑考虑。”

蒙奇便道:“也好,此等治国大事,岂可仓促而定。就给众卿十日时间,十日后我们再议。但是,提醒众位,此等大事确定之前乃是国家头等机密,众位爱卿万不可以私下泄漏。”

众人忙道:“遵旨。”

这几日,一些善于投机的官员已经开始站队了,李荣门前的客人也日益多了起来,这让李荣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也暗自发誓,一定要搞下去,即便不能留名青史,也要遗臭万年!

这十日注定是不消停的十日,这样大的事情,即使谷主蒙奇吩咐过要保密,但是却早已满城风雨了。连日里,各级官员、各色人等无不议论纷纷,有的觉得这个政策实在不靠谱,想着如何阻止这个政策;有的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想着如何更好地改进这个政策,使之更加完善;更多的人则是在分析这种政策实施的后果,好乘机分一杯羹。人们不论官职、不论贫富阶层,也都分成了不同的派别,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观望的,还有就是积极准备趁火打劫的。

谷主府内,蒙奇正在仔细研究李荣的方案,马杰在旁边侍候着。蒙奇问马杰:“你觉得李荣这个方案可行吗?”

马杰答道:“按照李荣的说法,将来所有的政策和财富全部决定于国家,那就是决定于谷主府,也就是决定于谷主。只要您能找一些忠实可靠之人,勤勉努力工作,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蒙奇点了点头,道:“可是太傅一直教导我,自私是人的本性,人真的能做到公而忘私吗?”

这回马杰没有答话。

蒙奇继续问道:“李荣提出要设立一个计划部门负责确定每年谷里需要耕种的作物,确定物品交易的价格,真的有那么聪明的人可以把这些事情都弄清楚吗?”

马杰还是没有答话。

蒙奇也不管这个,他只是把他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而已,于是他继续说道:“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且需要真正的公正无私,真正的忠心不二。可是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这下马杰立即答道:“那是自然有的,像我对待谷主那绝对就是忠心不二的,我是绝对不会背叛谷主的。”

蒙奇看着马杰,笑了一笑,说道:“别急着表白,我又没说你。你的忠心,我是丝毫不会怀疑的,但是你可以做到公正无私吗?”

这下,马杰又不说话了。

蒙奇说道:“你也不敢说没有私心,是不是?其实我也不敢说自己没有私心。如果人都没有私心,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过了一会儿,蒙奇又问道:“你说国家和我是一回事吗?国家的利益和我的利益完全一致吗?”

马杰听后一愣,但是不敢再有迟疑,马上答道:“这还用说?您是国家的代表,您就代表国家,您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

蒙奇哦了一声,便继续研究他的方案。

实际上,蒙奇自己对这些问题也没有答案,他只是想听听别人的看法,也没指望马杰就能答上来,但是这几个问题他必须要想清楚。

丞相府内,蒙利正在思考着,他把心腹管家叫过来商议道:“你说李荣这个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先不说这个方案是不是可行,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论起治国思路,管家当然比不上蒙利,但是作为管家,他主要的任务就是管理各色人等,虽然都是丞相府的家丁,可是哪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要管理好这一群人,那也是非常麻烦的。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打理丞相府和京城各府各衙的关系,因此管家对人性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于是他沉吟着说道:“老爷,我觉得吧,他提出这个方案要是得到了谷主的肯定,他便拥有了对这个方案的解释权,因此他的影响力会大幅提升。再加上他又提议要新设立两个部门,不论他主管哪一个,那都是天大的权力。那个计划部门,无疑是经济权力最大的一个部门了,今后谷内想干什么、怎么干,都要这个部门说了算。那个什么领导小组,看着像是没有什么实质的事,但是却拥有了思想的解释权,那可是控制了舆论呀。如果谷主被他说服了,或是被他控制了,到时候他怎么说就怎么对呀。”

蒙利深深点头称是。他不是不懂这些,只是他也想听听别人会怎么看这个问题,也想通过别人来坚定自己的想法而已。

蒙利继续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他突然一凛,说道:“如果谷主被他蒙蔽了,他要是胡作非为,还有人能够制约他吗?想不到这个家伙这么阴险。”

管家答道:“这个人口碑非常不好,确实是个阴险的家伙。”

蒙利再问道:“再说这个方案真的可行吗?天下人真的可以做到无私吗?真的有那么聪明的人可以做到算无遗策吗?”

管家答道:“这个嘛,想这天下之人,怎么可能会没有私心私欲呢?反正老奴是没有见到过。至于有没有人能真正做到算无遗策,老奴也是不相信的,俗语说得好,智者千虑,尚必有一失呢,怎么可能有人会不犯错误呢?”

蒙利听了默默不语,良久才道:“如果这个人计算错了怎么办?谷里的人都要跟着他一起错下去吗?”想到这种可能的结局,他的心不禁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

太尉府。太尉王军回到府内,依然没有头绪。他虽是武官,但是这些年因为没有战事,他的军队也一直以屯田为主,对经济也关心一些。他承认,李荣说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李荣提的办法真的可行吗?难道病灶找准了,药方就一定对吗?他吃不准。

军人有军人的作风,既然吃不准,那就找人来商量一下呗,于是监军马宇被他请来,二人一起商议。

王军开门见山地说道:“请监军过来就是想请教一下监军,你觉得李荣的方案怎么样?我们到时候需要怎么表态?”

监军马宇既是谷主在军中的代表,自然是与谷主更近一些,同时对将士们的想法知道得更多一些。于是他道:“谷主确实担心出现贫富分化的问题,孤寡病残之人缺乏有效供养的问题,特权思想的问题,贪污腐化的问题。谷主担心这些问题越会来越严重,民怨也会越来越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对谷内安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谷主希望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蒙利道:“那你觉得李荣的想法可行吗?”

马宇道:“李荣提出的方案对我们影响不大,没有涉及到我们,我们这里应该没有问题。至于其它的,我也说不太清楚。”

蒙利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表态呢?”

马宇道:“这还用说吗?无论发生任何事,无论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都要无条件地支持谷主。”

蒙利一凛,说道:“监军说得对。”

马宇又说道:“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要确保军队绝不能乱了。”

蒙利道:“这是自然。”

太傅府。梅岭与梅萼也在议论着。

梅岭先是将李荣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道:“今日朝堂之上,那个李荣说的问题倒是没错,只是开的药方却是不对。”

梅萼道:“他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贫富差别是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难道大同社会就都一样了吗?我看不可能。再说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一定要采取这么激烈的手段吗?”

梅岭一听来了兴趣,他有意想考较一下梅萼,便问道:“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呢?”

梅萼也知道父亲想考考自己,便也不客气,说道:“国家可以拿出些钱来,对特别贫困的人口进行补贴啊。”

梅岭道:“这话也有点道理,可是钱从哪里来吗?要知道,国家是不能创造财富的。”

梅萼继续说道:“可以提高富人税收,一来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二来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三来可以将多收的税用在补贴贫困人群上。”

梅岭道:“富人有很多也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辛勤劳动致富的,提高对这些人的税收就合理吗?”

梅萼道:“俗话说得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钱多的人就要多做点贡献,有什么问题吗?”

梅岭道:“话虽是这样说,但是这样会不会打击人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会不会把人都变成懒人了呢?再者说了,那些制定政策的人,哪个不是富人,你觉得他们会拿自己开刀吗?”

梅萼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太大肯定会导致社会冲突,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还能保证他们自己的财富吗?”

梅岭道:“话是这么说,但是人家有钱也是人家辛苦赚来的,不是人家的错误,你不能看着人家有钱,就打人家的主意。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保护富人的财富,它也一定不能保护穷人的财富,因为富人和穷人都是相对的,一个自认为是穷人的人如果可以打富人的主意,那比他更穷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打他的主意了呢?那么怎么界定富人和穷人呢?又由谁来界定富人和穷人呢?”

梅萼道:“这个标准应该由国家来制定,国家总能制订出这个标准吧?”

梅岭道:“国家怎么决定?国家又不是人,归根结底还不是人来决定的?再说了,我们先不说国库中的钱从哪来,就只说对贫困人口进行补贴,那些穷人见不劳动也可以生活,那他们还会去想着劳动吗?如果他们一直依赖补贴,国家这不是在养懒人吗?会不会把其他人也变成懒人呀?”

梅萼道:“救急救不了穷、救穷救不了懒,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活该就应该受穷。”

梅岭道:“这种说法和你说的救济穷人不是矛盾了吗?孩子,治国理政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梅萼道:“我当然不是在意气用事,可是不管怎么说,社会管理都是面对众多人群的,关乎到太多人的利益,一个不好便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社会管理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该采用激进的方式,那样搞好了还行,如果搞不好就是一场灾难。社会治理是不能这样瞎折腾的,您觉得呢?”

梅岭听了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高兴地说道:“萼儿果然长大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了。财富分配是社会管理最最核心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问题,一个好的政策既要保证人们有创造财富的热情,又要保证相对公平一点,二者不可偏废,必须要掌握好度。”

梅萼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

梅岭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那个计划部门的提议可行吗?”

梅萼把嘴一撇、眼一翻,不屑地说道:“世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全知全能的人呢?”

梅岭深表同意,但是又说:“有了准确的人口,大致的生活用品数量就可以确定了。况且,有些东西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说面少了吃米、米少了可以吃面,不一定非要哪一种东西才行,所以这个说法倒也不是太离谱,关键的是这个人在绝对聪明的同时,也必须绝对的大公无私,否则一切东西都是他说了算,那还得了?”

梅萼道:“可是就是有人喜欢特定的东西怎么办?”

梅岭道:“他们可以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去换呀。或者说人们手中可以保留一小部分土地,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梅萼道:“那谁能保证他们对待国家的土地和对待的自家土地是一样的做法?井田时期,人们耕种自己的私田下的功夫就多,对公田下的功夫就少,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梅岭道:“这个也不必太在意,毕竟只是保留很少的一点,每个人还是以国家的土地为主的。其实我最担心的是,这个李荣根本就不把人当作人看,而是把人当成了工具,认为人只要能吃饭、能活着、能干活就行了,人属万物之灵,怎么可以这样呢?”

梅萼张大了嘴,吃惊地说道:“啊?怎么可以这样呢?”

李荣府内。李荣又召集他的一干门客,对他们说道:“我们前些天搞的那个方案,今日在朝堂之上,大家都没有表态,但是我看大家的意思,持怀疑态度的很多,谷主下令大家进一步思考,然后继续讨论。我觉得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论证计划部门的职责和可行性,二是如何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大同社会的建设上来。因为人的确都是自私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难解决,但是如果不解决这两件事,我们所有的方案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这两件事,我们近期一定要努力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诸位,方向已经确定,光明就在前头,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向着确定的目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取得重大的成果。”

门客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尚书大人的期望。”

李荣道:“你们就抓紧去做吧。”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