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银镯(6)
马明月失踪,嫌疑人是一对儿长相平平,令人无法产生深刻印象的年轻夫妇,而在马明月失踪前,这对夫妇中的男人就去找城门口的老秀才代写了一封书信,且将书信压在了马永三食肆的一个花盆底下。所以,这是一桩针对马明月或者是马永三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少女失踪案。
眼下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个男人提前放到花盆下的这封信。
信里写着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看起来与马明月以及马永三夫妇没什么关系。
故事是这样的……
在南陈边境有一个叫渭水的小村子,这个村子位于两国交界处,因为战乱频繁,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地方。这里既是神仙洞府,也是额鼻地狱。
不打仗的时候,这里是两国走商做买卖的地方,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打仗的时候,这里是牛鬼蛇神盘踞的地方,什么样的腌臜事儿都有,死人更是家常便饭。有些晚上还在一起喝酒的人,第二天起来发现头没了,尸体就横卧在距离自个儿家不远的那条巷子里。
按说,这样的地方早就该没有人了,可跟人们猜想的不同,这里每天都有人死也每天都有人来。那些空着的,无人居住的房子,要不了几天就会有新的主人。
在渭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空置的房子,谁先占着归谁,但占了房子的人,必须跟前房主的姓。据说,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是为了便于管理,可两不管的地界,到底管了些什么,无人知道。
在渭水村,有一个叫苗雨的小姑娘的,她原是南疆人,是因为躲避战乱,跟着爹娘一路逃命到渭水的。他们运气不错,刚到渭水,就找到了一间没有人居住的房子。
房主人刚被杀,院子里还躺着房主的尸体,屋子里还残留着令人恶心的血腥气,可苗雨跟她的爹娘并不在意。他们是踩着死人的骨头一路逃难到这里的,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已经很满足了。
苗雨本不姓苗,他们是按照村子里的规矩该姓为苗的,至于她原本的姓氏是什么,苗雨没有告诉过别人,别人也不知道。
他们在渭水村住了两年,直到苗雨十四岁那年,因为一场更大的战乱,迫不得已,她只能跟着爹娘再次逃难。
这一次,他们是跟着渭水村里的汉人一起逃的,她娘在逃荒的路上病死了,临近安平县的时候她爹也死了,等她安葬完她爹,发现那些跟她一起逃难的人全都走了,他们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等她,也没有一个人关心她要去哪儿。
苗雨很伤心,可她并不怨恨那些人,她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因为没有目的地,在安葬完爹爹之后,苗雨随便找了一个方向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马家村,随后被村中的一户人家收留。
这户人家姓马,家中只有父子二人。
男主人之所以收留苗雨,是见苗雨长得漂亮,他想要苗雨给自己的儿子做童养媳。
马家村地处偏僻,日常生活全靠着打猎和采药为生,因为猎物减少,草药渐少,村里人的日子也是越过越难,可再难都得给儿子娶媳妇儿。娶不起怎么办?领个童养媳回来,不仅能省掉一笔彩礼钱,还能给家里多个劳动力,等孩子们成年后直接圆房,还省了一笔宴请宾客的花销。
男主人也想给儿子领个童养媳,可他们家条件实在是太差,相看了好几家,人家都不愿意。就在他为这事儿发愁的时候,苗雨晕倒在了他们家门口,被他顺手捡了回来。
“这个男主人不会是马永三吧?”柳韩山敲着那封信问:“不不不,不可能是马永三,马永三只有一个女儿叫马明月,没有儿子啊。”
“是马永三他爹,那个需要娶童养媳的才是马永三。”秦邺闷了口酒:“就这事儿,我还是去乌衣巷找了原先的马家村的人才打听出来的。”
这苗雨被捡到马永三他们家时,苗雨十四岁,马永三九岁,两个人足足差了五岁。尽管苗雨的年纪有些大,可对于那些想要娶童养媳的人家来说,这五岁的差距算不了什么,且女人年纪大一些,更知道照顾人。
按照马家村里领童养媳的习惯,只要男方满了十四就能圆房,可没等这马永三长到十四,苗雨就出了事情。按照信中所说,这苗雨是被马永三的爹给欺负了,且还怀了他爹的孩子。
眼见着苗雨的肚子越来越大,马永三的爹担心被人说道,就让马永三去郎中那边讨了一副药。这药是做什么的,明眼人一瞧就知道,郎中自然也知道,可他是个识趣儿的,该问的不该问的,他是一句都没问。
药吃下去了,苗雨疼得满地打滚,却始终不见孩子出来。马永三他爹一狠心,又让马永三去郎中那边讨了一副药。尽管郎中一再规劝,说那药的药性大,再吃下去会死人,让他借辆马车带着苗雨去城里找个能救命的大夫,可他不管不顾,愣是给苗雨喂下了第二服药。
“那孩子……”南锦衣握住了手。
“两副药下去,那孩子命再大也得被阎王爷给收走了。孩子没了,苗雨也没熬过来,马永三他爹见出了人命,就对外说苗雨得了急症暴毙了,连夜带着马永三把苗雨埋到了山上。”
“马永三他爹是主犯,马永三是从犯,马家父子手里欠着苗雨一条命。”柳韩山琢磨着:“这长相平平的夫妇二人莫不是苗雨的什么亲戚,是给苗雨报仇来的?”
“信里没说,但信里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在苗雨暴毙后不久,郎中的娘子就失踪了。”秦邺指着乌衣巷的方向:“那郎中还活着,眼下就住在乌衣巷里。据他说,那天他正在家中为人看诊,娘子火急火燎地跑回来,不一会儿功夫就拎着一个小包袱从卧房里出来。他问他娘子做什么?娘子说她母亲病了,需要她回娘家照顾。岳母身体一向不好,对于娘子的说法,他并未在意,只交代她,若是岳母病重,不要不好意思,让小舅子回来接他。”
说罢,秦邺又补了一句:“这郎中是个瘸子,无法直立行走,日常出行需要靠一辆特殊的车。本以为娘子去了岳母家里,结果天黑之后小舅子上门,郎中这才知道,他的娘子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