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皇长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9章 意外之喜

在之前的商讨中,杨倓与萧瑀都认为,若杨广回帝京,镇住关陇门阀,那便能稳住关中,关中稳住之后,再施行一系列政策,以杨广还是天下之主的共识,东出便能在一两年内稳定天下。

但现在,杨倓忽然意识到,他和萧瑀都疏忽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便是

从东征高句丽开始,到如今的雁门之围结束,杨广仅余的一些余威,还能镇住关陇门阀吗?

若杨广已经镇不住关陇门阀了,这般回帝京,不仅稳不住关中,帝京将会变成杨广的牢笼。

关中虽是根基,但那是文帝的根基,不是杨广的根基,杨广如今与关陇门阀已经离心离德。

若杨广被困在帝京这座牢笼中,真就可能会被架空了,最后便是演变到文帝夺帝位的一幕。

“陛下,首选当回东都。”杨倓改变了主意,不再提议回到帝京。

萧瑀听到杨倓也提议回东都,有些诧异。

之前他们商讨的是回帝京,为何改变了?

不过他也看出杨广心中已经选择回东都,杨倓也不得不顺从回答。

一众提议回帝京的大臣,颇为的失望了。

他们本还希冀杨倓能改变杨广,选择回帝京,没想到,杨倓居然也是只得顺从杨广回东都。

“说说你的分析,为何回东都?”杨广对于杨倓的答案颇为高兴。

受制于关陇门阀,杨广镇不住关陇门阀这件事,自然不能说出来。

只能从其他方面说。

杨倓现在也更能感觉到,杨广让自己回答这件事,是在考较自己。

那他便要给出个满意答案才行。

杨倓沉思了一下,道:“陛下,关中虽是大隋的帝京,兵马也雄壮,目前相较于其他地方也相对安稳,但也正是如此,不该回帝京。”

“为何?”杨广好奇的询问道。

“关中相对安稳,若回帝京,将有偏安之嫌。”

杨倓分析道:“到那时,天下的反贼更会因为陛下选择偏安的关中,变得更是猖獗。”

“但若陛下选择东都,在东都坐镇,天下反贼便会立刻意识到陛下平定天下的决心。”

“这不仅能很好的稳住东都的子民,更能让天下反贼有所畏惧。”

说到这里,杨倓看了一眼宇文述的方向。

他虽然与宇文述彼此为敌,但也是承认宇文述刚才说的话很正确。

杨倓续道:“许国公刚才说的没错。”

“东都西连关中,东通山东,北可进冀幽,南可取江南,和帝京大兴相比起来,东都乃更是大隋中心,不容有失。”

“陛下坐镇东都,便代表大隋东西南北皆统一,皆由陛下掌控。”

“说得好……”

杨倓的最后一句话,真真的说到了杨广的兴奋点,杨广非常的高兴与满意,他向众臣道:“诸位爱卿,明白了吗?”

一众大臣中,有些人已经被杨倓的分析说服了。

但也有一些人还是觉得,回帝京大兴乃是首选。

而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与关陇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杨倓的话还没有说完。

他想到了一策,“陛下,臣有一策献上。”

“你说。”杨广很高兴,他现在很喜欢听到杨倓的献策。

杨倓道:“潼关是关中东出的门户,也是关东西进的咽喉,只要牢牢掌控在手中,便可西扼关中。”

“而东都有虎牢雄关,以雄兵驻守,再由陛下坐镇东都,便可西扼关中,东定山东,遥控南北,天下必然能安稳。”

东都虽然是四战之地。

但那是在天下彻底分裂的情况下。

而如今,杨广的余威还在,天下还是属于大隋,还有很多地方还是会听杨广的号令。

直到大业十三年,杨广才彻底失去对天下的掌控。

而现在,天下还没有彻底分裂,杨广还能够掌控很多地方,坐镇东都是最好的选择。

“此策极好。”

杨广非常赞同杨倓的策略。

“还有何人认为朕该回大兴?”

萧瑀最是动容。

现在他听到杨倓说西扼关中才终于意识到,之前他和杨倓商议时,疏忽了杨广是否真能镇住关陇门阀,若镇不住关陇门阀,帝京便将变成杨广的牢笼。

所幸的是,杨倓即时意识到了这一点,回东都的确是最佳选择。

其余大臣听完杨倓的策略后,已经没人再认为杨广该回帝京了。

如今的天下叛军此起彼伏,若杨广坐镇东都,再励精图治的话,四方皆有可能平定。

就怕杨广只是一时兴起,回到东都面对危局时,又想南下江都。

一旦南下江都,那真就要完了。

“此事便就此定下了。”

杨广最后一锤定音,而后看向杨倓,“仁安,你拟的赈济雁门之策,可拟定好了?”

赈济雁门?

听到这四个字,整个大殿中,除了杨倓、杨广、萧瑀之外,无一不是为之惊讶至极,尤其是宇文述与宇文化及父子二人。

二人皆是惊异的看向了杨倓。

他们一下子意识到,杨倓在书阁中几日不出,恐怕就是为这事。

但让他们惊异的是,杨倓竟然有能力说服杨广高兴的答应下来。

“臣已拟定好了。”众目注视之中,杨倓将那份由他抄写的赈济雁门之策,拿了出来,长秋令陈仪随即上前来取了过去。

“陈仪,你读给诸位爱卿听听。”杨广道。

“奴婢领旨。”

陈仪随之将赈济雁门之策展了开来,而后开始读里面的赈济内容。

随着陈仪将赈济雁门之策读出,大殿中的每一个大臣,无不是为之震惊,并非是杨倓的赈济之策有多好,而是已经多少年了,隋廷没有出现过这等赈济政策。

杨广能这般让陈仪当众读出赈济雁门之策,也就表明将会施行。

可他们都知道,在杨广的心目之中,天下民就不是民,若非如此的话,天下何至于叛军四起。

而现在,杨广竟是如突然间转性子了一般,竟是要体恤民情了。

最后听到陈仪读出赈济雁门之策中,免除雁门两年的徭役与赋税时,所有人都为之震动,神情中无不是流露出难以置信。

宇文述与宇文化及也毫不例外!

连他们都难以置信,杨广居然能答应杨倓,免除雁门两年的徭役与赋税,这可是在以前杨广还有雄心壮志时都没发生过。

“仁安,你的赈济之策还有不足之处啊。”听着陈仪读完了杨倓的赈济雁门之策,杨广满意的同时,也不由笑说道。

“请陛下赐示。”

“此次突厥奴南下,雁门郡遭受了莫大损失,又护朕有功,当免除三年徭役与赋税。”

“而马邑郡与定襄郡,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免除两年的徭役与赋税。”

听完杨广的这些话,杨倓为之惊喜的同时,大感意外。

他在重新写赈济雁门之策时,刻意少写了一年免除徭役与赋税,仅写了两年,这有以退为进之意,果然,杨广自己多加了一年进去。

但让杨倓大感意外的是,杨广竟是也免除了马邑与定襄二郡的徭役与赋税。

这二郡皆是与雁门相连,属于北境边防郡。

这是杨广下了决心,要为将来击败突厥,解决游牧民族之患做准备啊!

好,杨广已是有了一点雄心了。

“陛下圣明!”杨倓道。

“陛下圣明!”群臣的心中,纷纷有些激动起来,如今杨广前所未有的转变,让他们重新看到了杨广燃起了雄心。

唯独宇文述心中,感到了凝重。

他凝重的看向了杨倓,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太低估了杨倓。

能让杨广答应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答应的赈济之策,且让杨广又主动免除马邑与定襄的徭役与赋税,这等才能,若将来对付他们宇文家,他们宇文家还有活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