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文存(第三卷):题跋·诗联·剧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老莲水浒叶子跋

陈老莲画的《水浒叶子》,在明末清初,前后大概有四种刻本。哪一种算祖本现在很难说了。后来的翻刻翻印本,有: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醉耕堂本《水浒传》,借为插图,光绪十年(一八七一)同文书局石印本,近年郑振铎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列入第十三册,珂罗版印,一九五九年苏州桃花坞根据郑本仿刻印行。

陈老莲早期的版画有《西厢记》的插图,《楚辞》的《九歌图》《鸳鸯冢》的插图,后期的版画有《博古叶子》,都是很有名的。研究中国版画及版画史的作者,在涉及明代时,都不会不提到陈老莲及其所作的《水浒叶子》等等作品。

所谓“叶子”,不是“叶子戏”的纸牌,而是一种酒筹、酒令相类的东西。郑编《图录》本在画页上就注有“某某饮”字样,《博古叶子》的画页上就有陈老莲手写的谁当喝酒的说明,后来任渭长画的《列仙》,也注明“某某饮”,且书名不称什么什么“叶子”,而径叫做《列仙酒牌》了。

在前面提到《水浒叶子》,在明末清初,前后大概有四种刻本,现在这个影印本所用的底本,是其中之一。此外,郑编《图录》本的底本,是第二种。传世尚有:(一)潘景郑的藏本,郑编《图录》本改印时,以此本来替换第二种,是为第三种;(二)顾炳鑫的藏本,是第四种。

这本书的序跋文字,应有张岱的《缘起》,汪念祖的《引》,王亹的《颂》。但现存各本,没有一本是三篇俱全的,有的有一篇,有的有两篇。此本有张岱《缘起》,王亹《颂》,而无汪《引》,王《颂》是他本所没有见过的。序跋文字,或全或缺,并不重要,古书流传久了,缺序短跋是常有的事。

郑本不刻页码,顾本同,此本和潘本按《千字文》“天、地、玄、黄……”字序,刻至“寒、来、暑、往”止。计二十叶,四十图像,先后次序,排列井然。

郑本不注刻工姓名,顾本同,潘本在朱武页书口处有“黄肇初刻”四字,此本亦在朱武页上却有“徽州黄君倩刻”六字。按黄君倩(名一彬)与黄肇初(名一中)为兄弟辈,都是明代崇祯前后徽州版画刻工的名手,当然,黄君倩较黄肇初时代较先。黄君倩在天启间已刻《彩笔情辞》的插图。

郑编《图录》本的底本,保存情况不好,残缺处补字的地方很多,补画的地方则有张顺的手和部分衣服,施恩的手和足,扈三娘的手,刘唐的箭靶。顾本则缺宋江等八帧之多,雷横亦为残幅。此本画面较完整,但流传在南方过久,潮蛀两害,极为明显。这些都是成书后的问题,和原刊本的优劣无关。

这四个本子,要论优劣的话,自当推黄君倩刻本为首,顾藏残本、黄肇初刻本为次,注“某某饮”的刻本为又次。郑、潘两藏本的人物轮廓都没有变,只是绘画线条稍呆,题字笔划稍滞,这是很显然的。顾藏本线条明朗,我疑是郑藏本的初印本,但必须两本详细对勘才能说。为什么在明末清初会有多次翻刻?因为是宴饮用的书,使用上容易污损,发卖量大,印刷上容易模糊。这样,原版不能继续印刷时,只好翻刻了。当时并不一定把它当成艺术品来欣赏的。

版画的刻成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刻工用一个画家的画作底本来上版,这幅画并不是画家为了要上版而画的。二是刻者本人就是画家,在制平的木版面上自画粉本,随即动刀。三是刻工不会动笔,画家不会奏刀,两者合作,画家专为雕版而画,然后交给刻工去刻。陈老莲的版画是第三种。因为要使一幅画变为几十幅、几百幅画,在印刷术发明以后,当然会借助于木刻,这同时含有商业目的,想本本卖钱,多卖几本。把《水浒叶子》作为商品,在张岱的《缘起》中已加说明;后来的《博古叶子》,也是同样情况的商品。

虽然是为了木刻,画家就必然要和刻工合作,适应刻工的刀和刀的长处,因此把“白描”这一画法在画面上加工使用,不单纯在轮廓上使用线条,而是在一切方面都使用线条,把各种形态的线条复杂化起来,直到起颜色的感觉。这比唐代的阴文石刻线画,比李龙眠的著名的白描,都更加丰富而炫烂了。当然明代也有粗线条的版画,那是画家和刻工当初没有经验,没有注意到纸上画转为木刻画的特别属性,但在版画上也形成一个流派。陈老莲的为木刻而画的画,却不是粗枝大叶,而是很精细的,细到劈发的程度,完全让刻工去显示出他的刀上功夫。我们今天看这些版画,《水浒叶子》也好,《九歌图》也好,《博古叶子》也好,其他等等,都会被画面的工致所吸引,赞叹刻工的精巧技术,简直登峰造极。同时,也不会忘了陈老莲这个画家,怎么画得这么精巧,这么流利。也为人物的精神状态,个个都奋发有为的样子所吸引,赞叹画家构思融浑,使笔锋利,真是气象万千。从总体讲,可称为徽刻版画的典型。

鲁迅是提倡版画的,综合起来,他指出版画有几大好处:一曰好玩,二曰通俗,三曰宜作书籍插图,四曰比较容易搞,五曰印刷份数多、传播广,六曰好作政治宣传……他对古、今、中、外的好版画,包括木刻以外的其他种版画,都拿来开过展览会,选编过、复印过。最后和郑振铎合编影刊的大部头版画书,如《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就更洋洋大观了。鲁迅对中国古代木刻画有过很有价值的评论,如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并且说:“……一方面在复印中国的古刻……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所以曾经计划过要翻印陈老莲的《九歌图》《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

郑振铎主持的《中国版画史图录》,我想是合鲁迅的心意的,但没有完成,不知今后还会有什么下落。——《古本戏曲丛刊》亦是同一命运。

现在我们正处于拨乱反正的时代,百花齐放的时代,一个要在文化领域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中国自己的现代的文艺复兴的时代,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都意气风发的时代,这本《水浒叶子》只当是对这一伟大时代的点缀、贡献和提倡。

陈老莲(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名洪绶,字章侯,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末名画家,以画人物著名,也画山水、花鸟。

此本《缘起》文字有蛀蚀处,不便通读,兹重排一过,附于次;收入张岱《陶庵梦忆》中的文字,与此本略有出入,不另注。汪念祖《引》,兹从他本抄录,附入,俾成完璧。

此一复印本,愿师鲁迅之遗意,聊步西谛之后尘而已。一九七八年八月。